-
公开(公告)号:CN1107634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82620.2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感知仿生鱼体周围流场的传感器布局方法,包括根据水下仿生鱼体自身运动特征及面临的水下环境特征,进行不同来流攻角、侧滑角、速度值下的仿生鱼体表面压力仿真;通过上述仿生鱼体表面压力仿真结果,在鱼体表面压力随速度方向的变化而变化较小的区域布置传感器,测量总压值及静压值;通过上述仿生鱼体表面压力仿真结果,在鱼体表面压差较大且随速度方向变化剧烈的区域布置传感器,测量压差值。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通过测量压力信息获得航行器周围流场速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3575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470882.8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空泡自由飞试验的自动通气结构及超空泡缩比模型,该结构包括通气阀和单向阀,通气阀包括阀门前段、阀门后段、撞针仓、密封件、撞针、第一和第二密封圈,撞针仓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撞针仓段和第二撞针仓段,撞针仓具有限流孔和撞针容纳孔,撞针容纳孔与限流孔相连通;撞针包括第一撞针段、第二撞针段和撞针轴环,撞针可移动地设置在撞针容纳孔内,第一撞针段具有沿径向设置第一泄压孔,第二撞针段具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二泄压孔,第二泄压孔分别与第一泄压孔和撞针容纳孔相连通,第一和第二密封圈间隔设置在第二撞针段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气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差且难以重复利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42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982622.1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水池拖曳试验模型分部件的测力方法,包括模型设计,设计试验模型的缩尺比,按照仿生外形的推力部件进行全体的分段划分,确定测力天平的安装位置,在分部件接口处安装部件测力天平;根据确定的模拟状态与模拟参数计算试验所需的拖曳参数;调节拖车速度满足试验要求值,记录测力天平的数据;对天平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对各部件的流体动力参数进行计算,获得完整的数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水池拖曳试验准确地测得仿生航行器在运动过程中各部件的流体动力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为舴体的结构设计和弹道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39392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634549.9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面飞行器模型着水缓冲减震装置及水面飞行器模型,该水面飞行器模型着水缓冲减震装置包括:滑板组件;锁紧释放机构。锁紧释放机构包括:顶杆、第一弹性减震部件、第二弹性减震部件、卡接端部和卡销组件,第一弹性减震部件套设在顶杆上,第二弹性减震部件设置在顶杆的凹槽内,卡销组件用于与卡接端部相配合以通过第一弹性减震部件和第二弹性减震部件实现缓冲减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依靠缓冲滑板并不能有效地实现飞行器模型着水过程的缓冲减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320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431977.1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A63H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行器模型发射管适配器及模型发射试验系统,该适配器包括多个适配器单元,多个适配器单元共同形成回转体结构,回转体结构具有容纳凹槽,航行器模型设置在容纳凹槽内,回转体结构的一端具有分离单元,分离单元用于在适配器离开发射管后依靠气动力实现其与航行器模型的分离。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适配器不能与航行器模型快速分离导致对航行器模型的姿态和发射路径产生干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70519.0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空泡流动的预测方法,针对现有计算方法与试验误差较大的现象,在能量方程源项中添加了空泡的影响,考虑了流体的热力学参数如当地饱和蒸汽压、蒸汽的密度、液体密度、汽化潜热等随温度的变化,提出了一种空泡流考虑温度效应的空化模型,构建了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水下空泡流动预测方法,解决了由于温度对空泡流影响较大而导致非常温空泡流无法精确计算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320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31977.1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A63H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行器模型发射管适配器及模型发射试验系统,该适配器包括多个适配器单元,多个适配器单元共同形成回转体结构,回转体结构具有容纳凹槽,航行器模型设置在容纳凹槽内,回转体结构的一端具有分离单元,分离单元用于在适配器离开发射管后依靠气动力实现其与航行器模型的分离。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适配器不能与航行器模型快速分离导致对航行器模型的姿态和发射路径产生干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38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499091.2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点集的物面类型识别方法,包括:计算获取物面的Y方向长度和Z方向长度;计算获取物面YZ比,根据物面YZ比判断是否进行物面YZ坐标互换;将任一物面进行网格划分;计算获取Z向单位长度中心点个数数组;提取满足|sj‑m|<szm,j=1,2,...,n的所有Z向分段中的中心点坐标,根据中心点坐标拟合得到拟合直线;计算获取物面长细比系数;重复上述步骤,计算获取各个物面的距离方差系数和物面方差系数;根据任一物面的物面方差系数和物面长细比系数判断任一物面属于翼类物面或身类物面。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识别及切分不同类型物面导致载荷计算效率低且输出结果不统一、不利于对比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1270519.0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空泡流动的预测方法,针对现有计算方法与试验误差较大的现象,在能量方程源项中添加了空泡的影响,考虑了流体的热力学参数如当地饱和蒸汽压、蒸汽的密度、液体密度、汽化潜热等随温度的变化,提出了一种空泡流考虑温度效应的空化模型,构建了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水下空泡流动预测方法,解决了由于温度对空泡流影响较大而导致非常温空泡流无法精确计算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78447.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梁模型的等效动强度评估方法,依据总体设计获取飞行器结构模型、材料参数、设备质量质心转动惯量数据、气/水动时变外力数据;构建飞行器几何模型,沿飞行器轴向选取若干特征截面并提取特征截面的几何参数;将材料参数与特征截面进行匹配赋值;构建飞行器的一维线性梁模型,划分网格,加载气/水动时变外力数据;进行动力学计算获取所有特征截面的内力;计算飞行器所有特征截面的时空应力分布,评估飞行器动强度。该方法基于梁模型获取飞行器各截面应力分布,在研制初期即可开展飞行器的快速化强度分析,有效提升了飞行器的研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