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净化预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516568.3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净化预处理系统,属于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沉淀池、污水管、回流混合池、湿地进水管和湿地回流管,污水管向沉淀池内输送农村生活污水,沉淀池内部设有提水泵,提水泵上连接有提升管,提升管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回流混合池内,将经过沉淀的污水送入回流混合池内,湿地回流管的进水端设置在人工湿地内、出水端连通至所述回流混合池内,将人工湿地内含有硝酸盐氮的回流水送入回流混合池内与污水混合,回流混合池兼具均匀掺混、厌氧脱氮、有机物降解,消耗污水内的有机物,降低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内后对溶解氧的消耗,令有限的溶解氧更多参与氨氮的氧化分解,提高人工湿地的综合净化效率。

    一种山区河流水文地貌分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43220.6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河流水文地貌分级评价方法,包括步骤:第一,监测或搜集所述山区河流的相关信息,并综合利用遥感、GIS和GPS技术对河流信息进行初步解析,包括河流的位置、地貌特征及结构;第二,根据步骤一的解析结果,对山区河流进行监测单元的划分:第三,对各监测单元的水文地貌因子进行监测并记录,其中,水文地貌因子包括河床、河岸、河漫滩以及外界胁迫因子,其中,河床因子包括几何形态、底质、水文、植被以及人为影响下的河流连续性;河岸因子包括河岸的改造,河岸的改造分为保持自然、受宽型护堤工程的束窄以及受窄型护堤工程的束窄;第四,根据步骤三的监测结果,对各监测单元进行水文地貌分级。

    一种调水工程渗漏溯源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18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99923.1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渗漏溯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调水工程渗漏溯源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调水工程设置监测点,收集关键监测点的温度、压力和流速数据,对参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实时分析水流动态和环境变化,生成状态监测数据。本发明中,通过利用状态监测数据分析渗漏附近的环境变化,并通过模拟对比分析识别异常变化,更精确地预测和定位渗漏点,通过熵增计算,评估渗漏前后的能量状态,进一步精确预测渗漏位置和时间,通过模拟差异化环境条件下的能量流动,提高对渗透路径识别的准确性,实现更高效的渗漏源定位,使得整个渗漏溯源识别过程更为系统和科学,大幅增强水利设施的安全监管和维护效率。

    生境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279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85825.2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境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河流段的生境数据;对生境数据进行处理,确定与预设的多个生态指标对应的目标数据;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数据进行评估,得到目标数据对应的实际评估等级;其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指标对应的多个评估等级以及评估等级对应的评估标准数据;根据实际评估等级自动生成目标河流段对应的生境质量评估图;其中,不同的评估等级在生境质量评估图中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标示。通过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河流段生态环境的快速全面评估和可视化呈现。

    一种生态净化塘及其除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1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37423.6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净化塘包括:净化塘模块,所述净化塘模块包括一级生态塘和二级生态塘,所述一级生态塘与所述二级生态塘之间相互隔开并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一级生态塘和二级生态塘的边坡和池底采用生石灰与现场壤土混合的回填土,所述一级生态塘与所述二级生态塘之间设有回流井和水位调节井,用于调控一级生态塘和二级生态塘内水位,所述一级生态塘中设置有与所述回流井连通的提水曝气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净化塘的除磷方法,利用生态净化塘边坡和池底中氢氧化钙蓄存、水位变动析出、提水曝气掺混、碳酸钙促进絮凝沉淀、渗滤岛吸附截留、沉水植物PH调控,达到深度除磷效果。

    大流量环型实验水槽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2203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377953.6

    申请日:201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大流量环型实验水槽,包括环型槽、推流器、变频器、导流板和蜂窝状稳流格栅;该环型槽宽为3-4m,深为1-4m,由相互平行的两段直部和连接两直部的两段弯部组成,该直部为试验段,长度为10-19m;该弯部为半圆形;推流器设置于至少一个直部与弯部的连接处;该弯部的另一端连接蜂窝状稳流格栅;变频器与推流器连接;导流板为垂直于水面且相互平行的数道隔板,设置于两段弯部中,其具有与该弯部一致的弯曲度;蜂窝状稳流格栅为复数个平行排列的管道,布设于直部与弯部连接处的水槽中,管道的轴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其纵向高度不低于水流高度。该实验水槽流量可达到2-5m3/s,实现了大流量水流的循环流动。

    水质净化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202126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21230502.X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包括椰纤毯和多孔隙基质,椰纤毯具有展开状态以及卷绕呈筒状的卷起状态,多孔隙基质铺设在处于展开状态的椰纤毯上,并能够随椰纤毯卷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质净化装置,所采用的椰纤毯为天然材料,材料绿色环保,椰纤毯疏松、多孔,当水流通过椰纤毯时,粒径较大的沙、杂物将被拦截,多孔隙基质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环境,过滤和吸附性能良好,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可有效降解水中污染物,有利于水质净化,且具备水土保持、水质净化等功能,可用于分散型、防控困难的面源污染治理,与场地的适应性和融合性强。

    砂质河道基质改良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515399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20403236.X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质河道基质改良防护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基础夯实层、基质改良层、回填土保护层、种植层和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内网,包括生态种植单元,生态种植单元为多个且相互之间通过草绳连接;外网,位于内网的上表面的上方,包括带有网格的网面。本实用新型从生态防护和物理防护两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内网中的种植单元为植物前期的发芽和生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实现对被防护坡面的生态防滑;外网首先是降低被防护坡面由于外界的侵蚀导致水土的流失和堤坝的奔溃,其次是对内网形成保护,避免种植单元遭受外界破坏,同时对被防护坡面上的植物形成保护,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效果。

    一种回填工具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88404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261284.8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填工具。回填工具适于回填待回填件,所述待回填件具有需要清理的清理端,和设置在所述待回填件内部的开口位于所述清理端处的回填槽,回填工具包括锹裤、外框和内锹板,外框设置在所述锹裤上,与所述清理端的形状适配;内锹板设置在所述锹裤或所述外框上,位于所述外框的内侧,所述内锹板具有伸出所述外框并伸入所述回填槽内的工作部。本实用新型的回填工具具有种植土回填操作简单,回填质量易于控制,可避免出现砌块内种植土回填量不均的现象,具有成倍甚至数倍地提高回填施工速度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