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F15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5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5288.9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DF15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引物设计;步骤二,样本收集;步骤三,核酸提取;步骤四,亚硫酸氢盐转化;步骤五,甲基化检测;本发明采用耐U特异性Taq酶进行PCR扩增,避免了普通Taq酶和高保真Taq酶与亚硫酸氢盐转化过程中大量未甲基化的C转变为U,造成无法PCR扩增的情况出现;利用以亚硫酸氢盐转化产物为模板,分别测试不同退火温度下的PCR扩增情况,温度梯度为55℃,56℃,57℃,58℃,59℃,60℃,61℃,62℃,保证适宜的反应温度;对于GDF15基因甲基化修饰的实验流程合理高效,对不同浓度的引物进行测试,得出0.4μM浓度的时候的GDF15‑F4/R4引物对的扩增效果最好,有利于保证引物对的合理选择。

    TMEFF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87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974727.4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MEFF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引物设计;步骤二,样本收集;步骤三,样本核酸提取;步骤四,亚硫酸氢盐转化;步骤五,TMEFF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序列检测;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TMEFF2生物标志物蛋白水平的检测,通过对TMEFF2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可以更早的发现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能够在早期发现相应标志物的表达趋势,进而对疾病状态做出相应的预测,有利于判断受检者的患病风险,实现早筛早诊;本发明采用了最优的Taq酶、退火温度、引物对、引物浓度和模板input量设计,以及精确的参数控制,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提供的详细操作过程对基因甲基化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种尿液保存试剂、保存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301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81291.7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样本保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尿液保存试剂、保存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尿液保存试剂,通过将ε‑聚赖氨酸与其他合适的抑菌剂组合作为本发明的抑菌剂,并与醛基猝灭剂、pH缓冲剂、酶抑制剂和渗透剂组合得到尿液保存试剂,其能够稳定保存尿液样本至少21天不发生细菌DNA的增殖,还能够稳定保存尿液样本中的人体脱落细胞,使其至少21天不发生降解。该尿液保存试剂还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利用上述尿液保存试剂、PCR反应试剂等组分制备的尿路上皮癌甲基化检测产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准确度高。

    一种改善内皮功能障碍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3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361478.6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改善内皮功能障碍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创新地先以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式2所示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式3所示的化合物,然后式3所示的化合物与式4所示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酸化后得到式5所示的化合物,再式5所示的化合物在吡啶的存在下与碘单质进行反应,得到4'‑甲基醚金连木黄酮。本发明工艺路线合理、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生产成本降低,是一种经济的可规模化制备4'‑甲基醚金连木黄酮的方法。

    一种从牛奶中提取细胞外囊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507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60726.0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牛奶中提取细胞外囊泡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牛奶中提取细胞外囊泡的方法,包括:乳清中加入硫酸铵的步骤。本发明从牛奶中提取细胞外囊泡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首次验证硫酸铵可以用于mEVs的沉淀,且重新溶解后mEVs仍具有活性;该方法能够提高mEVs的产量,纯度相当,且成本更低,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mEVs;未来mEVs可以作为天然的纳米载体,递送蛋白质、药物及功能性RNA等生物活性分子,调节细胞的功能,治疗疾病,具有很大的临床转化前景。

    一种腹腔镜无损伤钳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2341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78843.5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无损伤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夹钳部以及与所述夹钳部连接并控制所述夹钳部的上钳头和下钳头开合的钳身部;所述上钳头和下钳头之间的夹持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Debakey齿。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可以用于加持血管及输尿管。

    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血管阻断钳

    公开(公告)号:CN109223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17291.1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血管阻断钳,包括:一对钳柄;相互铰接的固定钳头和活动钳头;将一对钳柄与固定钳头、活动钳头连接为一体的张闭连动机构;其中,当所述一对钳柄闭合时,通过所述张闭连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钳头朝着所述固定钳头方向移动,使所述活动钳头与所述固定钳头相对闭合,以便通过闭合的一对钳头阻断血管。本发明的血管阻断钳,在满足腹腔镜操作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简化操作流程,使得阻断血管安全、有效地进行,保障手术安全。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术的无创双极电凝夹持器及手术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2466151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0460558.9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手术的无创双极电凝夹持器及手术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辅助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机器人无损伤双极电凝夹持器,包括夹持机构和电凝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上设置与电凝机构相连接的导线;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端,且第一夹持端包括第一凸齿部和第二凸齿部,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夹持端,且第二夹持端包括第三凸齿部和第四凸齿部,第三凸齿部上设置与第一凸齿部相对的凹槽,且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凸齿部的纵向方向相同,第四凸齿部用于与第二凸齿部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使得第一夹持端减小对被夹持组织的夹持力,避免损伤被夹持组织,第二夹持端可以提供足够的夹持力,同时可以电凝止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腔内分离式无损伤大血管阻断夹

    公开(公告)号:CN216985019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0557631.9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内分离式无损伤大血管阻断夹,包括对称设置的前部钳夹和后部钳夹;前部钳夹和后部钳夹在中间部位交叉重叠,在左端部均设有对称朝前的折弯夹头,在右端把手处设有连接区并形成钳夹整体,在前部钳夹和后部钳夹的中间部位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用常规手术器械进行夹持的对称分布的受力点,上下相对应的两个受力点为一对,每一对受力点的形状相同且与常规手术器械的夹头形状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方便快捷的配合医生完成大血管阻断,帮助手术顺利进行,具有结构简单、操控方便、提高医护操作效率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