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阻式压力计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770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63605.X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阻式压力计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优选采用TSV和CMP工艺来实现。其中硅应变膜的厚度可以利用TSV工艺提前确定,在利用CMP工艺进行硅片减薄时可以自停止在TSV金属填充孔位置,可以大幅提高硅应变膜厚度的控制精度,大幅提高芯片成品率;在完成键合面金属引线和键合面绝缘介质隔离层的制备后利用CMP工艺对待键合硅面做平整化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硅玻璃阳极键合的气密性和强度,提高芯片长期可靠性;同时,通过键合面绝缘介质隔离层的制备有效避免了阳极键合过程中的高能离子对键合界面金属引线的损耗,可以有效提高金属电信号连接的可靠性。

    一种体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圆片级真空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335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05595.4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体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圆片级封装方法,其步骤包括:1)根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选取合适的SOI硅片和进行阳极键合的玻璃片;2)对SOI硅片的器件层进行台阶刻蚀,形成器件结构;3)去除部分埋氧层,释放器件结构;4)将SOI片和玻璃片进行真空阳极键合;5)对硅片进行减薄;6)通过光刻定义引线窗口,然后刻蚀硅,露出埋氧层;7)去除引线窗口内的埋氧层;8)在硅片表面淀积二氧化硅,形成电学隔离;9)对淀积的二氧化硅进行刻蚀,形成pad孔;10)淀积金属pad。本发明采用圆片级封装,工艺流程简单,能够大大降低体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真空封装成本。

    一种硅PIN中子剂量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4186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015141.1

    申请日:2012-01-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PIN中子剂量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硅PIN中子剂量探测器包括高电阻硅片以及分别位于硅片正面和背面的P型和N型有源区,两个有源区中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圆环形。本发明通过将P型有源区和N型有源区设计成上下非对称结构,使得P区和N区之间的距离大于硅片的厚度,有效增大了两个有源区的距离,即增大了探测器I区的有效厚度,突破了硅片厚度对PIN管I区厚度的限制。此外,环形有源区通过其结构本身的对称性产生比较均匀的电流分布。

    一种采用紫外线固胶的电子束曝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754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97604.8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紫外线固胶的电子束曝光方法,其步骤包括:1)清洗基片,并在基片上涂敷黏附层;2)在黏附层上旋涂剥离层光刻胶;3)对基片进行烘烤;4)在剥离层光刻胶上旋涂具有紫外敏感特性的电子束光刻胶;5)对基片进行烘烤;6)对电子束光刻胶进行电子束曝光;7)显影电子束光刻胶;8)采用紫外线照射显影后的电子束光刻胶图形,使其交联固化;9)显影剥离层光刻胶。本发明利用电子束光刻胶本身的紫外敏感特性,通过紫外线固胶的方式提高LOL剥离层和电子束光刻胶显影速度之比,解决双层胶的工艺兼容性问题,得到陡直的光刻胶侧壁。

    一种自封装的MEMS器件及红外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0581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2806.8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表面牺牲层工艺制作的自封装的MEMS器件以及及采用该器件结构的红外传感器。该MEMS器件包括基片、衬底保护层、下电极、下电极保护层、结构层、金属层以及封装层,所述结构层和所述金属层位于由所述封装层形成的封装腔室内,所述封装腔室通过在释放MEMS器件结构时利用粘附效应将封装层粘附在下电极保护层上而形成。本发明适用于红外传感器等具有可动结构的MEMS器件,MEMS器件本身和封装一起完成,封装周期短,工艺质量和成品率高,适于批量大规模生产。

    一种掩蔽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16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82984.1

    申请日:2009-04-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掩蔽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硅基片表面制成厚度为1~2μm的二氧化硅掩膜,并图形化,对硅进行深刻蚀,形成微槽或微开口结构;对微槽或微开口结构进行表面钝化;刻蚀去掉微槽或微开口结构的底部钝化层,对微槽或微开口结构的底部进行预刻蚀;接着继续各向同性刻蚀,形成微结构;然后,去掉硅片表面的掩膜和微槽或微开口结构侧壁的钝化层;回填形成掩蔽微结构。本发明利用厚掩膜很好的保护了硅片表面,不会出现针孔和钻蚀的现象。且掩蔽微结构的各向同性刻蚀在预刻蚀之后进行,可控制掩蔽微结构的截面形状,免去了复杂的工艺参数调整,也可避免对精密刻蚀设备的依赖。

    高深宽比氧化硅刻蚀工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72311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222444.4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深宽比氧化硅刻蚀工艺,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刻蚀系统,且反应气体包括C4F8、H2及He,并采用以下工艺参数:离子源功率为1000-1800W;承片台功率为300-400W;反应室压力为4-12mT;C4F8流量为10-20sccm/min;H2流量为4-8sccm/min;He流量为150-200sccm/min。本发明高深宽比氧化硅刻蚀工艺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包括离子源功率、承片台功率、反应室压力等一系列重要刻蚀工艺参数的调整,可明显提高氧化硅的刻蚀速率和对刻蚀掩膜选择比,同时能满足侧壁垂直度的刻蚀要求。

    纳米厚度梁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7141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11782.4

    申请日:2006-04-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厚度梁结构的加工方法,属于纳电子机械系统(NEMS)加工工艺领域。该方法的工艺流程包括:键合区制作、纳米厚度梁结构制作、硅与玻璃键合、纳米厚度梁结构释放四个步骤。本发明能够加工出纳米厚度的梁结构,准确控制梁结构的纳米级厚度,并且梁结构形状规则,工艺流程简单,不使用湿法腐蚀释放,成品率高,重复性好,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