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角度联合概率的非对称波束信道多径演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0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138801.9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角度联合概率的非对称波束信道多径演化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泊松过程确定多径簇的生成时刻,采用取整的Gamma分布生成某时刻的多径簇的多径数目;对每条多径根据Gamma分布函数生成准到达角,采用混合高斯分布刻画准到达角与准离开角间的关系,采用指数函数和正态分布刻画准达到角与多径传播时延间的关系并生成传播时延;根据收发端的波束主瓣宽度,筛选掉准到达角超出接收波束范围外或准离开角的多径;更新终端位置,计算每条多径的生存概率,对每条多径赋予生灭特性,直至指定仿真时刻。本发明弥补了现有随机信道建模理论中未考虑到达角与离开角间的联合分布,为非对称波束这一特殊模式下的无线信道建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不完美CSI条件下的基于跨层调度机制的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915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164003.4

    申请日:2013-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通信设计技术领域中的一种不完美CSI条件下的基于跨层调度机制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建立异构网络系统的总吞吐量数学模型;设定用户数据传输中断概率;计算满足设定中断概率的宏小区用户数据传输速率和毫微微小区用户数据传输速率,并确定宏小区用户数据传输速率的时延约束和毫微微小区用户数据传输速率的时延约束;将上述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速率的时延约束代入异构网络系统的总吞吐量数学模型,得到用于计算异构网络系统的总吞吐量最大值的目标函数;根据该目标函数计算基站在每个资源块上发射的有用信号功率和用户使用的资源块的最优解。本发明用中断概率刻画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保证了跨层设计机制适合于实际无线通信网络。

    基于无线环境图的无线信道估计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9391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54745.5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环境图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首先获取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从无线环境图中检索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而后计算误差矢量幅度EVM值;当EVM大于阈值EVMg时,采用CSI在线信道估计算法,估计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更新;当EVM小于EVMg时,则继续对下一位置处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本发明的信道估计方法,基于无线环境图,能够对当前通信环境的信道状态进行准确估计,当实际信道状态与无线环境图所提供的信道状态存在较大偏差时,则利用环境认知方法,通过信道估计算法得出更切合实际的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更新,从而不断优化无线环境图信道状态信息,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与可靠性。

    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簇延迟线的分区混合信道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162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25899.X

    申请日:2013-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簇延迟线的分区混合信道建模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对测量得到的信道脉冲响应进行多径分量提取,分簇;按簇数量变化进行数据分区;计算以簇的形式出现的周期性移动反射径相对于以簇的形式出现的直射径的相对延迟时间,分离理论模型数据和统计模型数据;统计模型数据分析;理论模型数据分析;建立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簇延迟线的分区混合信道模型。采用本发明,既能通过簇间特性反映宽带信道变化的整体特性,也能通过簇内特性反映宽带信道变化的细节;既能反映轨道两侧规律性建筑对信道多径特性的规律性影响,也能反映列车周围快速变化的场景对信道多径特性的非规律性影响。

    一种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测量数据的理论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1558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26865.2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测量数据的理论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实际信道测量数据的分析,针对列车行进过程中规律建筑对地面与列车之间通信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建模,主要包括:根据实际环境以及列车运行特点,建立理论模型;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各传播径的传播时间;根据实际测量数据提取各传播路径的功率衰落;利用仿真实现理论传播模型。本发明对高速铁路场景下的宽带无线信道进行建模,精确描述信道的规律多径特性,对改进和优化高铁场景下的无线系统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LTE-Advanced系统的上行功率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5976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010235140.9

    申请日:2010-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上行功率调整方法,应用于采用频谱聚合技术的LTE-Advanced系统中,属于上行子载波功率资源分配部分。本方法主要包括步骤:首先,根据上行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PUSCH和PUCCH的TPC初始功率PPUSCH,k和PPUCCH,k,判断是否满足最大发射功率限制条件,不满足的进行如下步骤,采用两类法或N类法对子载波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分配调整偏移量对优先级最高的集合调整功率,判断调整结果是否满足最小发射功率限制。本发明考虑以TPC初始结果与TPC前功率的数值差为依据降低功率,能够一定程度兼顾吞吐量的损失。考虑了子载波的最小发射功率值,保证了PUCCH数据的传输,间接地保证了频谱利用率。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控制信令开销,算法简单,运算时延短,易于实现。

    一种基站辅助的移动终端设备自主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02822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237273.X

    申请日:2010-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辅助的移动终端设备自主接入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发送机给接收机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包括发送机的ID以及接收机的ID,接收机正确接收到请求信令后,回馈可发送信令给发送机,发送机接收到可发信令后,从LTE系统的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中获取当前发送数据可用的资源,用所获取的可用资源进行数据传送,借助终端间握手抢占资源,并采用与LET系统相同的频率和时隙进行传送,保证了用户终端间的快速通信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适合于感知无线电网络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11033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910243314.3

    申请日:2009-12-17

    Inventor: 张秀宁 谈振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合于感知无线电网络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将注水功率分配算法引入到动态信道分配之中,实现一种基于小区的分布式动态信道分配方法,根据各载波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不同的瞬时增益,动态地分配数据比特和发射功率,从而达到优化系统性能,提高频谱效率的目的。与以往的基于基站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用户之间的公平性,根据用户的速率要求和用户已分配的速率来决定哪个用户优先分配载波。此方法针对感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变化的环境和多业务的环境能够提供优越的性能和自适应能力。

    基于角度信息的发射多播赋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3558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76436.7

    申请日:2010-1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角度信息的多播发射波束赋形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目标移动台的角度信息来代替传统赋形算法中使用的完整信道信息,更加适合于无法及时获得信道信息的集群通信系统中。本发明还使用波束赋形增益来代替传统赋形算法中使用的信噪比作为新的赋形优化目标,这样就不会涉及到具体的信道信息。本发明涉及的流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基站获得移动台的角度信息,然后基于波束赋形增益作为优化目标生成波束赋形向量,最后将波束赋形向量与信号结合,完成发射。本发明能够显著的提高集群通信的群发业务中目标用户的接收信噪比,非常适合应用于集群通信系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