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0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871198.4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7/309 , H04B17/364 ,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延‑多普勒域的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测量场景,在时延‑多普勒域设计信道探测信号;探测信号经过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发送至无线信道;接收端获取信道探测信号,进行同步和OTFS解调;根据时延‑多普勒域输入输出关系,提取信道扩展函数(Channel Spreading Function,CSF);对CSF进行分数时延‑多普勒联合估计,获取更准确的信道时延、多普勒频移和增益系数。本发明可以直接测量CSF,并能够测量多径的分数时延和多普勒频移,有效提高了信道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533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47644.9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无线物联网天线瞬态电磁骚扰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电磁骚扰技术领域。智能控制柜中安装物联网信息转换设备、无线网关设备,智能控制柜的顶部连接通信天线,通信天线连接无线网关设备,电流探头环与通信天线连接,电流探头通过数据线与波形接收装置有线连接。本发明的优点能够解决智慧型变电站无线物联网天线瞬态电磁骚扰测试装置的问题,为无线物联网网关设备的可靠安全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撑,有利于深入研究无线网关设备电磁兼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63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367913.1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瞬态电磁干扰测试装置,包括采集组件、控制组件以及测试组件;采集组件与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采集组件与测试组件电线连接;采集组件用于测试数据的采集、汇总以及向控制组件传输测试数据;控制组件用于接收和保存采集组件传输出的测试数据;通过设置采集组件与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与传统的测试相比,减少了二次通信电缆的使用,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58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78010.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06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孪生簇的波束信道的仿真方法。该方法根据收发端波束的宽度确定收发端散射点簇的数目,初始化散射点簇的位置,得到收发端波束参数;根据收发端波束参数计算波束响应,计算各个链路在当前时刻的信道传输函数;更新时间、收发端的位置、波束指向和散射簇位置,计算各个链路在更新时刻的信道传输函数,计算出波束范围内的散射簇生存概率,确定更新时间后的散射簇的生灭,统计存活散射簇的数目,基于泊松过程确定散射簇的数目,若存活数目低于该阈值则生成新的散射簇。本发明方法考虑了散射簇的随机移动性和波束对散射簇生灭的影响,弥补了现有随机信道建模理论中未考虑散射簇的随机移动性和波束对散射簇生灭特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71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103746.5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播图理论的多波束信道建模方法,通过求出收发端天线阵列在各个角度上的增益来修正与收发端相关的传播路径增益,同时考虑到障碍物的移动性,将散射物分为静态离散散射点集合和动态离散散射点集合,并对两种不同的散射点集合考虑不同的散射次数,来构建基于传播图理论的多波束信道模型。方法弥补了现有传播图信道建模理论中未考虑波束赋形的缺陷,提高了信道建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778010.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06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孪生簇的波束信道的仿真方法。该方法根据收发端波束的宽度确定收发端散射点簇的数目,初始化散射点簇的位置,得到收发端波束参数;根据收发端波束参数计算波束响应,计算各个链路在当前时刻的信道传输函数;更新时间、收发端的位置、波束指向和散射簇位置,计算各个链路在更新时刻的信道传输函数,计算出波束范围内的散射簇生存概率,确定更新时间后的散射簇的生灭,统计存活散射簇的数目,基于泊松过程确定散射簇的数目,若存活数目低于该阈值则生成新的散射簇。本发明方法考虑了散射簇的随机移动性和波束对散射簇生灭的影响,弥补了现有随机信道建模理论中未考虑散射簇的随机移动性和波束对散射簇生灭特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406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48889.4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2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控阵的多径时延角度功率谱测量方法,包括:搭建基于相控阵的无线信道测量系统,并确定无线信道测量系统可测的多径动态范围;发射和接收不同波束指向的探测信号;对探测信号进行空包连续采集,提取定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噪声分量门限,采用峰值检测法,提取噪声分量门限以上的多径分量MPCs;对不同方向的MPCs进行时延域对齐,采用峰值检测法,确定不同方向的MPCs角度域峰值;对不同方向的MPCs设定旁瓣门限,提取主瓣方向的MPCs;根据多径动态范围,提取主瓣方向的MPCs中有效MPCs,得到多径时延角度功率谱。本方法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复杂度,对空间域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2602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452875.X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W24/08 , H04W24/06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线信道场景的分类方法和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高铁无线信道场景无法实现精准识别的问题。所述识别方法基于四类散射场景的分类方法,首先基于原始场景信道冲激响应数据,确定信道的稳态间隔,提取信道特征参数组成多维信道特征数据集,对多维信道特征数据集进行聚类处理,将高铁原始场景划分为四类散射场景,并为每类散射场景分配机器学习模型;将待识别的原始场景首先识别为第N类散射场景,然后通过所对应的机器学习模型,识别为属于第N类散射场景的第M个原始场景,有效地对高铁原始场景分类,简化了高铁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复杂度,并准确地识别高铁原始场景,实现了高铁无线信道测量数据与场景精准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999620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122105.7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RAN架构的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方法,包括:对无线射频拉远RRH中配置缓存器,并在所述缓存器的部分空间内预先缓存具有一定搜索度的内容;乘客通过无线链路向列车所处小区的无线射频拉远RRH‑m请求内容t,BBU池根据下行链路存储机制对所述的请求内容t通过RRH进行预缓存与传送;列车所处小区的无线射频拉远RRH‑m根据上行链路的延迟上传机制对传输数据进行上传。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减轻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中前程链路的负担,大幅提高C‑RAN架构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9620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122105.7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RAN架构的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方法,包括:对无线射频拉远RRH中配置缓存器,并在所述缓存器的部分空间内预先缓存具有一定搜索度的内容;乘客通过无线链路向列车所处小区的无线射频拉远RRH‑m请求内容t,BBU池根据下行链路存储机制对所述的请求内容t通过RRH进行预缓存与传送;列车所处小区的无线射频拉远RRH‑m根据上行链路的延迟上传机制对传输数据进行上传。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减轻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中前程链路的负担,大幅提高C‑RAN架构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