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2658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119882.2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电池组SOC的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SOC测量方法不准确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SOC测量方法,首先测量出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最大可用容量、剩余容量或单体电池的SOC,然后,确定串联电池组在同一状态下的最大可充电容量和最大可放电容量或者剩余容量分别等于单体电池中最小的最大可充电容量和最小的最大可放电容量,并计算出串联电池组的最大可用容量等于串联电池组的最大可充电容量和最大可放电容量之和,最后得到串联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OC等于剩余容量除以串联电池组的最大可用容量。利用本发明的SOC测量方法,可准确得到串联电池组SOC,为串联电池组的成组、使用、维护和更换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275600.0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88 , G01R31/389 , G01R31/396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电池短路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装置包括n个短路支路、主回路继电器、电压传感器、示波器和电流传感器;每个短路支路由n个MOS管并联后再串联一个分流器组成,n个短路支路并联连接后的一端分别与主回路继电器的一端、电压传感器连接,n个短路支路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与电流传感器连接,主回路继电器的另一端与被测电池的正极连接,被测电池的负极分别与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连接,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还与示波器连接,示波器用于显示电流、电压波形。MOS管的开通与关断由单片机与Si8271AB‑IS芯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540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44236.1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N23/20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研究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冗余边界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选定电池预处理;步骤2:对选定的第一锂离子电池开展过充热失控实验,记录第一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时刻的温度、电压和容量等,确定电池的安全防护边界;步骤3:对选定的第二锂离子电池拆解,制作分别包含第二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半电池,一个正极半电池和一个负极半电池归一组,各组半电池分别过充至大于100%SOC的过充SOC点和热失控SOC点;步骤4:将步骤3过充的正负半电池拆解,进行电池材料表征分析;步骤5:结合半电池材料表征结果和第一锂离子电池基本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电池变化机理,共同确定电池的性能防护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2327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56790.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数据混合驱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初始化经验模型的四个独立模型参数;其次,基于差分阈值方法,利用锂离子电池容量数据识别拐点;再次,使用无迹粒子滤波方法获得初始估计结果;复次,建立初始误差序列,使用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处理初始误差序列;又次,根据相关性方法使用本征模函数重构误差序列;从次,对重构误差序列使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训练,得到带有置信区间的误差预测结果;最后,将初始估计结果使用带有置信区间的误差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本发明,利用少量历史数据,即可在短时内获得相应征兆并进行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的诊断,进而实现后续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82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611078600.5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义重量权重因子(α)和充电能量权重因子(Q);以列车的牵引工况信息、α、Q、和车载混合储能系统各储能元件参数为输入量,代入车载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需求、充电功率需求和放电功率需求的每一个边界条件中,分别输出一个车载混合储能系统总重量的边界值,记录三个边界值中最大值作为本次α和Q分配下实际需要配置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总重量;通过优化计算调节α和Q的大小获得最佳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在满足列车牵引需求的同时,以车载混合储能系统的重量作为优化目标,通过优化计算制定出不同类型储能元件耦合的优化容量配置方案,为车载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153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11200371.9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SOH在线估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SOH估计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特征参数在线获取困难,模型对训练数据依赖性强且所需数据量大,采用简单线性回归较难刻画电池容量与特征参数复杂的函数关系,估计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容量增量法从容量增量曲线中获取特征参数,该方法不要求电池经历完整的充放电过程,特征参数提取更加简单,有利于该方法在BMS中的应用;利用多输出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方法完成特征参数与SOH函数模型的建立,更好地利用不同输出之间的潜在关联性,提高SOH的估计精度;同时该方法对于训练数据依赖较小,对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33105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580077027.3
申请日:2015-02-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84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算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拟合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关系;B、利用观测器方法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C、对于步骤B中估算出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如果大于预定阈值,则使用观测器方法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如果小于预定阈值,则使用安时积分法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通过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算方法和装置,能够避免安时积分法和观测器方法的缺点,在全寿命周期、全荷电状态区域内提供高估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63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322159.X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1M10/44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为交直流叠加的锂离子电池低温充电方法,S1、根据安全极化电压范围选取正弦交流极化电压;S2、在S1的基础上,根据电池交流阻抗与频率的关系,计算产热功率与频率的关系,通过产热功率与频率的关系计算得到当前温度电池产热功率最大时的频率,为最优产热频率;S3、根据正弦交流极化电压幅值与当前温度下电池最优产热频率对应的交流总阻抗确定最大正弦交流电流幅值,利用对称正弦交流电流信号对电池进行低温自加热;S4、当电池温度达到预设的截止温度时,在锂离子电池两端施加一个交直流叠加激励,同时对电池进行充电与再加热;S5、当S4的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时,即刻将交直流叠加激励转换为三段降电流直流激励继续对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2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305430.9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城轨列车车载储能装置移动充电的供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牵引电机,牵引DC/AC变换器,辅助DC/AC变换器,车载动力电池模块,供电接触网,地面DC/DC变换器,不控整流机组,降压变压器和城市电网模块。城市电网模块,降压变压器,不控整流机组,地面DC/DC变换器与供电接触网组成地面恒流供电系统。本发明应用于城轨列车运行在线路架设供电接触网区域,地面恒流供电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城轨列车运行时牵引负载和辅助负载所需的能量,还能够在城轨列车运行时实现对车载储能系统进行恒流充电。本发明一定程度上解决车体预留空间对车载储能装置体积限制和将功率等级高、重量大的DC/DC变换器放置在车体上所造成城轨列车运行时电能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7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071787.6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2M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2M7/48 , H02M2007/4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低温自加热方法,基于对电池寿命影响最小的原则确定兼顾电池老化状态和SOC的最优加热频率范围;设计串联谐振式逆变电路,探索最优的控制策略使逆变电路在电池侧输出目标频率和目标幅值的正弦交流电流;利用谐振式逆变电路输出的正弦交流电流对电池组进行低温自加热,随着电池温度升高,电池内阻逐渐减小,谐振式逆变电路自适应地增大输出电流幅值,增大电池组加热速率,快速将电池组升高到目标温度。本发明具有对低温下锂离子电池组自加热速率快、低温性能改善明显、自加热效率高、对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无影响和加热温度均匀性好等效果,将促进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