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4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25800.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蓝立体片的铁路三维地理场景数据服务制作方法,包括:S1,准备基础数据,S2,组织数据,S3,制作立体片,S4,关联铁路线位数据,S5,立体场景地图服务发布。本发明的方法利用航测原始航摄影像构建立体像对,生成红蓝立体片,实现仅需佩戴低成本的红蓝眼镜即可查看立体场景;通过分析立体像对覆盖范围和铁路里程点定位信息,实现立体像对与铁路线位的关联,快速检索定位感兴趣区域;通过将红蓝立体片制作成标准格式的地图服务数据并进行服务发布,达到仅通过网络传输即可实现多用户快速调用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03475.1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构件造型驱动参数表达与模型动态造型方法,包括:S1,CAD示意图制作及图层标准化命名;S2,参数解析及二维标注联动重绘;S3,生成参数驱动的动态三维构件模型;本发明能实现属性网格视图中行记录选中操作与二维视图图元重绘的联动响应;当属性网格视图中的造型驱动参数值改变时,借助三维几何造型数据访问接口,即时构造构件的三维模型,将造型结果显示在三维视图中。该方法实现三维模型构件模板的速度快、流程简单,通过二三维视图联动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构件模型的参数驱动几何造型过程和结果,实现了借助CAD文件交换模型信息,以及构件模板的实时交互编辑。
-
公开(公告)号:CN115080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1002930.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数据库到铁路CAD数字地形图全要素快速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CAD平台下数字地形图地物要素标准化表达参照;S2构建地物要素从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到CAD地形图的转换关系;S3基于FME的数据转换模板程序设计;S4待转换数据检查与预处理;S5设置转换参数进行第一块图数据转换;S6问题查找及数据转换模板修复完善;S7划分数据区域执行地形图批量化转换;S8数字地形图数据转换结果抽查;S9数字地形图图幅范围线制作;S10数字地形图转换成果整理归档。本发明实现了GIS平台空间数据库到CAD平台下数字线划图的快速批量转换,避免大量的人工编图操作,有效提高了数据生产效率,有效避免数据转换过程中的信息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114294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224999.3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云和影像融合技术的铁路营业线三维中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外业控制测量;S2航摄数据获取;S3数据预处理;S4激光点云与影像密集点云配准融合;S5点云切割;S6铁路营业线实景三维重建;S7轨道中心特征点提取;S8铁路线路中心点特征提取;S9铁路三维中线制作。本发明采用激光点云与影像密集点云配准融合,有效提升了激光雷达点云的密度、完整性和平滑性;本发明进行了铁路营业线实景三维重建,该实景三维场景既包含了高精度的几何特征,又包含了丰富的纹理属性,便于量测和判别;本发明有效减少传统铁路营业线测绘的工作量,并大幅提高了外业作业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425702.6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 G06K9/00 , G06T7/11 , G06T7/181 , G06T7/90 , G06T5/50 , G06T5/00 , G06T5/40 , G06F16/51 , G06F16/56 , G06F16/583 , G06F16/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外部环境风险源样本自动标注方法,包括:1.区域范围内DOM数据和DLG采集成果数据整理及质量检查;2.关注风险源目标要素信息提取与筛选;3.矢量多边形要素拓扑错误检查和修复;4.数字正射影像匀色处理;5.数字正射影像规则瓦片格网计算与样本数据裁剪输出;6.样本标注范围空间分析运算;7.正样本矢量多边形空间位置修正;8.标注成果生成及中间成果生成;9.标注数据检查局部修复;10.样本库数据整理与统一输出。本发明实现了大幅面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批量快速生成深度学习样本库,有效提高了样本标注效率,能根据样本数据自动修正矢量采集和影像表征地物边界存在的偏移,提高了样本标注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7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23214.5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InSAR的铁路采空区边界提取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域内时间序列SAR影像和精密轨道文件;将SAR影像数据预处理建立连接图;对连接图中的干涉对进行干涉处理生成差分干涉图,将差分干涉图进行地理编码;利用U-net神经网络对地理编码后差分干涉图进行采空区识别生成采空区-非采空区二值图像;对识别后采空区二值图像栅格转矢量;对多期矢量化后的采空区结果进行空间融合;统计分析采空区面积大小、发展方向和采空区边界距铁路的最近距离。本发明对威胁铁路安全的地下采空区进行了自动识别,并对采空区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优化铁路选线和排查铁路采空区隐患点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12386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788049.7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航测技术的铁路既有线里程放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离散点坐标、坐标正向投影、生成完整铁路中线、线路里程赋值、坐标反向投影和里程放样,本发明的铁路既有线里程放样方法消弱了人工丈量误差的累积以及粗差的出现,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由于钢尺干扰铁路信号引发的行车事故。本发明的铁路既有线里程放样方法能够替代传统的既有线上线作业和满足铁路里程丈量的限差要求,且里程放样精度能够满足1/2000的规范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2999.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10/20 , G06V10/2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V10/52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6V10/28 , G06V10/40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卫星影像像素级变化检测方法,包括:S1,数据采集和预处理;S2,设计卷积神经网络模型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Φ包括多尺度特征融合策略Ψ和多尺度输出结构Ω,多尺度特征融合策略Ψ通过四类非线性激活操作提取多尺度特征输出多尺度特征图,多尺度输出结构Ω通过激活层对特征图进行分类输出检测结果;S3,模型训练;S4,模型优化;S5,模型预测:固定卷积神经网络Φ,对每一对待测试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得到变化检测结果图CBI。该方法有效抵抗了双时相卫星遥感影像间存在的配准误差及遥感影像的投影差带来的影响,提升了像素级变化检测的精度,提升了像素级变化检测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33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21734.6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线描边样式生成方法,包括设计填充图案样式;建立图案模板;按照建立的图案模板存储斜线填充样式;选取待绘制的面状区域,按照S3存储的斜线填充样式对所述待绘制的面状区域进行描边,并且对描边进行栅格化;删除选取的面状区域,得到最终斜线描边样式。采用本方法实现了斜线描边样式设计的参数化和标准化。同时,填补了现行制图软件无法实现斜线填充的空白,提高图纸绘制、修改效率,提升成图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88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67965.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成本传感器集成的融合轨道三维重建方法,包括:S1,多传感器时间、空间同步;S2,MEMS惯导机械编排,进行三维姿态、速度和位置的更新;S3,GNSS载波相位精密定位并整合MEMS惯导解算;S4,视觉传感器辅助MEMS惯导解算;S5,进行视觉传感器位姿变化量零速静止判断,并修正MEMS惯导状态;S6,平曲线切线方位角修正惯导;S7,将步骤S3‑S6组合导航解算后的结果进行RTS反向平滑,得到反向平滑后的姿态、速度和位置;S8,根据S7反向平滑后的姿态和速度进行轨道的三维重建。该方法通过低精度多元传感器集成及系列算法实现了高精度惯导的测量精度,可大大降低设备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