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83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98794.0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设计的星载相控阵和微通道冷板,所述星载相控阵包括T/R组件和天线组件,所述微通道冷板包括紧贴且固定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工质流道,所述下盖板的底部与T/R组件直接接触,所述上盖板的顶部安装有天线组件。本发明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换热效率高、流量可控,使用灵活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1405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98491.9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上大功率密度单机流体回路辐射器,包括蜂窝板、流体管道、散热单元和均热单元,所述蜂窝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流体管道固定设置在蜂窝板内,所述散热单元固定在蜂窝板面向环境的一侧,并用于将蜂窝板的热量传递给环境;所述均热单元固定在蜂窝板背向环境的一侧,并用于蜂窝板的等温化。本发明的辐射器具有散热能力强、占用空间小、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安全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7973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127448.0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地面测试舱,包括:每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中放置一个或多个测试单机,该放置尽可能避免测试单机的平面摆放;流体管路带走所述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的热量,所述流体管路分为多个分路后,分别进入各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所述流体管路由各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伸出后,合为一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及所述流体控制单元;流体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流体管路中冷却液的流量和流速,每个所述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中布置一个流量传感器及一个流量调节阀,以在星载单机的地面测试时,各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的散热方式满足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散热需求;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闭环控制所述流体管路中冷却液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742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861993.7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运转机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记忆合金扭簧,被配置为对可展开设备施加正向展开扭矩;基准扭簧,被配置为对所述可展开设备施加负向收拢扭矩,实现了可展开设备的展开和收拢简单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823458.2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卫星地面测试舱,包括:一个或多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每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中放置一个或多个测试单机;流体管路,被配置为流经所述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并带走所述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的热量;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闭环控制所述流体管路中冷却液的温度;流体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闭环控制所述流体管路中冷却液的流量和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7273.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12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航天器热试验的红外灯阵的优化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构建初始红外灯阵,所述初始红外灯阵包括m行和n列,每行中相邻红外灯之间具有行间距,每列中相邻红外灯之间具有列间距,每个红外灯具有距离被照面的高度,m和n都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以及采用第一优化算法对所述行间距、所述列间距和所述高度进行优化迭代计算,所述第一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包括所述红外灯阵的热流分布不均匀度,停止迭代的条件包括所述热流分布不均匀度小于第一目标值。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提高了优化设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599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655017.0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2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星载单机在轨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单机模块,被配置为与航天器安装板之间导热;第二单机模块,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单机模块,其对温度更敏感;隔热装置,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单机模块和所述第二单机模块之间,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单机模块和所述第二单机模块之间导热或隔热,对第二单机模块单独进行温度控制;所述隔热装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单机模块和所述第二单机模块之间换热量需求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9185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23448.9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包括:航天器安装板,其内表面上固定一个或多个星载单机;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内,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均匀所述航天器安装板各个区域的温度;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的外表面,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带走所述航天器安装板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61982.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被配置为使被控温设备温度保持恒定,包括:设备安装热沉,被配置为承载所述被控温设备;半导体控温装置,被布置在所述被控温设备与所述设备安装热沉之间,其中:所述半导体控温装置按第一方向通电或第二方向通电,以使所述被控温设备的温度高于所述设备安装热沉的温度,或使所述被控温设备的温度低于所述设备安装热沉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320503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800060.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被配置为使被控温设备温度保持恒定,包括:设备安装热沉,被配置为承载所述被控温设备;半导体控温装置,被布置在所述被控温设备与所述设备安装热沉之间,其中:所述半导体控温装置按第一方向通电或第二方向通电,以使所述被控温设备的温度高于所述设备安装热沉的温度,或使所述被控温设备的温度低于所述设备安装热沉的温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