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17351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510023904.7
申请日:2005-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苦碟子药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物制剂,本发明方法的工艺为:苦碟子加乙醇回流→药渣水煎煮→滤过→浓缩→醇沉→滤过浓缩→大孔树脂吸附→水洗脱→乙醇洗脱→减压浓缩→苦碟子药用提取物。苦碟子药用提取物可进一步制成供注射使用的注射剂或片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等口服制剂。本发明方法具有提取工艺质量可控、药用成分提取率高等优点,所制备的苦碟子药物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6055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102333.6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8F257/02 , C08F267/04 , C08F212/08 , C08F222/08 , C08F226/02 , C12N15/87 , C08L51/00 , C08L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作非病毒基因载体的两亲性梳状聚苯乙烯马来酸酐-聚乙烯亚胺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两亲性梳状聚苯乙烯马来酸酐-聚乙烯亚胺接枝共聚物由分子量为0.2-10KDa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的伯胺对分子量为2-1000KDa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的酸酐进行胺解所形成。所述两亲性梳状聚苯乙烯马来酸酐-聚乙烯亚胺接枝共聚物可将核酸分子输送至细胞中,并使其在细胞中表达基因编码产物或沉默靶基因表达。本发明的两亲性梳状共聚物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材料廉价易得、合成和后处理方法简单、回收率高、复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携带核酸的转染效率高、生物毒性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0658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085842.1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47/24 , A61K47/18 , A61K47/22 , A61K31/4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伊立替康复合磷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或耐药性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复合磷脂组合物包含盐酸伊立替康、复合磷脂、胆固醇、长循环膜材、表面活性剂、缓冲介质。该组合物主要解决了现有脂质制剂体内外稳定性差、药物易泄漏等问题,能大大提高脂质制剂的稳定性及盐酸伊立替康的抗肿瘤作用,并可克服肿瘤的多药耐药。
-
公开(公告)号:CN10283643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110170501.0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47/48 , A61K9/00 , A61K31/3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抗肿瘤药多西他赛的结构修饰以及新化合物在抑制肿瘤耐药方面的独特作用,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组装成胶束的通式I表示的多西他赛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79366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38638.8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水性药物普罗布考的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普罗布考纳米混悬液是由普罗布考和一种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半透明、有乳光的溶液。所述普罗布考纳米混悬液含普罗布考1份,表面活性剂0.1~1000份,水20~1000份。所述普罗布考纳米混悬液采用白组装技术制备,制得的纳米混悬液粒径小。所述普罗布考纳米混悬液降低了难溶性药物普罗布考的粒径,增加了药物的比表面积,使药物在体内更容易被吸收,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所述普罗布考纳米混悬液与普罗布考混悬液相比,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提高了3~14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77559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22969.2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8G65/00 , A61K31/79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紫杉醇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抑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中的用途。所述紫杉醇衍生物的分子式为:Pluronic-(S-S-PTX)2,其中,Pluronic为表面活性剂普朗尼克,其结构通式为(HO-[CH2CH2O]X-[CH2CH(CH3)O]Y-[CH2CH2O]X-H;x和y代表基团个数,x为2-100的整数,y为30-70的整数;PTX为抗肿瘤药物紫杉醇;S-S-为二硫键;即两分子PTX通过二硫键与一分子Pluronic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376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83750.9
申请日:2010-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作非病毒型基因载体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阳离子聚合物具有下列式I的结构。本发明的阳离子聚合物是由末端含有炔基基团的单体和末端含有叠氮基团的单体通过一价铜离子催化的炔基—叠氮环加成反应聚合并同时脱去保护基生成带有1,2,3-三唑基团结构的阳离子聚合物。本发明的聚合物既保留了与PEI相当的高转染效率,又大大降低了PEI的细胞毒性,用该聚合物制备的基因非病毒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高、毒性低、转染效率高等特点。式I
-
公开(公告)号:CN102258475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84999.1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9/14 , A61K47/48 , A61K31/352 , A61P9/00 , A61P9/12 , A61P9/10 , A61P15/12 , A61P25/28 , A61P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水性药物黄豆苷元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小于100nm,按重量份计,包含:黄豆苷元1份、磷脂5~30份、表面活性剂1~50份和固体脂质材料1-40份,其中,黄豆苷元和磷脂形成复合物,被固体脂质或者固体脂质和磷脂包载。该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以薄膜分散法或热熔分散法制得。本发明首先将黄豆苷元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然后进一步包载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以克服黄豆苷元制备过程中的溶解性差、稳定性差、制备困难的难题;其平均粒径小于100nm,8小时体外释放达到58.4%,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可进一步制备成包括胶囊、口服混悬液、口服液等口服制剂,为患者服药提供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084911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610027444.X
申请日:2006-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31/7048 , A61K9/107 , A61K47/44 , A61K47/40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7/10 , A61P7/04 , A61P9/10 , A61P13/12
Abstract: 一种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冻干乳剂,包括治疗有效量的七叶皂苷钠和载体,载体包括磷脂、乳化剂、水溶性辅料和冻干稳定剂。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七叶皂苷钠制成内水相,加入含有磷脂的有机相中制成初乳,再加入外水相制成w/o/w的乳液,通过加入冻干保护剂冻干成固体。使用前,根据需要加注射用水,水合振荡后复原成乳剂。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冻干乳剂的特点是七叶皂苷钠受到水溶性辅料中稳定剂和磷脂的保护,注入血管后,不直接与血管壁作用,大大减少了刺激作用,增加了临床应用的耐受性,而且药物本身稳定性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205852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198808.4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9/10 , A61K9/48 , A61K9/08 , A61K9/19 , A61K31/352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P9/12 , A61P9/10 , A61P7/02 , A61P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豆苷元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黄豆苷元胶束含黄豆苷元1份、磷脂12~30份、附加剂1~25份。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制成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取黄豆苷元和占全部磷脂50%~95%的磷脂,加入有机溶剂,加热至40℃~60℃减压回流,保温搅拌2~10小时,回收有机溶剂,干燥,粉碎得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然后将该磷脂复合物制备成黄豆苷元胶束:取此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和剩余的磷脂、附加剂溶于有机溶剂,将溶液旋转蒸发成膜后,40℃~60℃水化,即得带乳光的胶束悬液。本发明黄豆苷元胶束的平均粒径小于50nm。本发明的黄豆苷元胶束,可进一步制备成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包括胶囊、口服混悬液、口服液、注射液、注射用冻干粉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