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安注箱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4887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75499.6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安注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立管,所述立管顶端为开口端,所述立管的底端为封闭端,立管的封闭端上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连通立管内部和壳体外部,所述立管的侧壁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的立管本身能够起到阻尼器的作用,同时立管上设置的通孔能够起到小管的作用,所以本发明无需设置阻尼器和小管,仅用立管便能实现自适应调节流量的功能,大幅简化了安注箱的结构,便于装置制造和维修;立管上自上至下设置的多个通孔使得在冷却剂液位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安注箱输出的冷却剂流量是逐渐稳定下降的,显著地提高了安注箱运行的可靠性。

    应用于小型压水堆的簇式控制棒布置方法及运行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790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861538.0

    申请日:2016-09-29

    Inventor: 夏榜样 卢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型压水堆的簇式控制棒布置方法及运行管理方法,堆芯燃料组件尽可能都插入控制棒,选择多个相邻燃料组件的控制棒作为1簇,由1台控制棒驱动机构提升或下插。堆芯仅设置“安全棒组”及“燃耗补偿棒组”,堆芯功率调节由燃耗补偿棒组及负反馈来完成。与常规控制棒布置相比,能够大幅度提高控制棒布置数量及反应性控制能力,使堆芯装载循环长度显著增加。控制棒驱动机构布置数量则有效减少,降低了小型堆压力容器顶盖结构设计难度。大幅简化了堆芯控制棒运行管理及堆芯运行控制难度,并展平堆芯空间功率分布。

    压水堆堆芯流量分区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218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165466.1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水堆堆芯流量分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区步骤:将压水堆堆芯横切面分区形成中流量区、大流量区、小流量区,中流量区是压水堆堆芯横切面中心点沿径向方向向外延展形成的区域,大流量区是以中流量区的边界线为起始点沿径向方向向外延展形成的区域,小流量区是以大流量区边界线为起始点沿径向方向向外延展形成的区域,中流量区是位于压水堆堆芯横切面中心处的区域,大流量区是包覆在中流量区外的一个环形区域,小流量区是包覆在大流量区外的一个环形区域,流量设定步骤:中流量区通入中等流量大小的冷却剂,大流量区通入大流量的冷却剂、小流量区通入小流量的冷却剂。实现了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的降低、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

    一种用于堆内构件下腔室的堆芯流量分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7598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04533.5

    申请日:2017-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7/32 G21C3/322 G21C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堆内构件下腔室的堆芯流量分配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上交替叠放有圆环板和调整环,螺栓柱穿过圆环板和调整环并将底板固定在堆芯下板下方,在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流水孔。本发明在底板上设置多个流水孔的方式,圆筒状结构与反应堆壳体之间作为冷却剂的流经通道,进入堆芯内的冷却剂流向均是从底部向上的方向,即使其有很少量的偏移,在筒状结构的轴线长度上经过向上的运动后,其横向的流动在轴向运动的带领下被逐渐消灭,最终达到堆芯下板时,达到完全向上移动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向流动混合后向上的过程而言,极大的减少甚至消灭了涡流,大大改善了冷却剂的流动稳定性,同时防止了一定尺寸以上的异物损坏主设备。

    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3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42954.4

    申请日:2013-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包括分配筒,分配筒上端面上开设有主分流孔和多个副分流孔,副分流孔均匀分布于主分流孔周围。该调节结构结构简单,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包括燃料棒盒和上述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燃料棒盒包括相互连通的高温盒和低温盒,高温盒中冷却剂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低温盒中冷却剂流道的横截面积,高温盒由不锈钢或镍基合金构成,低温盒由锆合金构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的燃料组件,大大提高了反应堆的中子经济性,并且能够实现冷却剂和慢化剂的准确分配。

    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板状流量分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7150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40914.8

    申请日:2012-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板状流量分配装置,其设置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的下腔室内,包括一个流量分配板和若干根支柱;所述流量分配板为圆形板,其通过所述支柱固定在压力容器内的堆芯下支撑板的下表面;该流量分配板与所述压力容器内的堆芯下支撑板共轴线;所述流量分配板上均匀开有若干个通透的流水孔。本发明大大简化了反应堆下腔室结构,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克服了堆芯入口区域流场不均匀现象,满足了热工水力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经济性。

    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和燃料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30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2954.4

    申请日:2013-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包括分配筒,分配筒上端面上开设有主分流孔和多个副分流孔,副分流孔均匀分布于主分流孔周围。该调节结构结构简单,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包括燃料棒盒和上述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燃料棒盒包括相互连通的高温盒和低温盒,高温盒中冷却剂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低温盒中冷却剂流道的横截面积,高温盒由不锈钢或镍基合金构成,低温盒由锆合金构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的燃料组件,大大提高了反应堆的中子经济性,并且能够实现冷却剂和慢化剂的准确分配。

    基于热力图的集成测试用例最小集分析方法、系统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3986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1254721.1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热力图的集成测试用例最小集分析方法、系统及终端,涉及软件测试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待测程序在集成测试阶段的基础测试用例集;执行基础测试用例集中的多个测试用例,建立相应的函数覆盖热力图;将多个函数覆盖热力图中的热力值对应叠加后得到总热力图,直至总热力图显示覆盖全部函数,组成完整测试用例集;选取总热力图中热力值最高的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并获取调用目标函数的所有测试用例中函数平均执行时间最短的测试用例作为目标测试用例,将总热力图中对应行列的热力值清除,直至总热力图的热力值全部为零,所有的目标测试用例组成为测试用例最小集。可以高效地完成集成测试以及后续的回归测试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