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5505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98652.7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应力释放器,所述应力释放器包括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套接于所述下固定座顶端的外侧,且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之间设有能够实现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之间相对转动的滚动结构,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通过滚动结构形成滚动运动副;其中,待固定的光学系统的底座设置于安装基础部之上,所述上固定座与安装基础部相连,所述下固定与底座相连。本发明公开的应力释放器能有效隔离热变形应力,提高系统的温差变化适应能力。同时能够有效隔离安装应力,减小安装应力传递到光学系统,避免装配人员因螺钉扭矩用力不同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系统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838647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92534.7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F16F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摩擦阻尼器,包括摩擦套筒、在摩擦套筒内沿摩擦套筒轴心方向设置的连接中轴,所述连接中轴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导向件组件、在连接中轴带动下与摩擦套筒可产生相对运动的摩擦球、与摩擦球连接并对摩擦球进行挤压的挤压锥块,所述摩擦球和挤压锥块设置在两个导向件组件之间,所述摩擦球设置有开口端,所述挤压锥块的锥尖放置在开口端内,通过调节两个导向件组件之间的距离设置锥尖在开口端内的位置。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阻尼器,能集成在减振系统中,阻尼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系统动能转化为摩擦球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内能,从而起到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77537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410691451.4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高功率光纤泵浦合束器及其封装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利用在拉锥整形后的光纤波导结构(包括根输入泵浦光纤、锥区、熔接点、输出光纤)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有技巧的涂覆两道高折射率UV胶,从而使其固定于带有凹槽的铝质基板上,再用与铝质基板凹槽结构相同的铝质上盖点胶密封以完成泵浦合束器的封装。利用本发明封装后的泵浦合束器结构简单,热量囤积现象不明显,散热效果好,器件不易损坏,耐受功率可达kW至数kW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5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54891.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023 , H01S3/101 , H01S2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板条角度选通多通放大超荧光光源,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增益介质、成像透镜、平面高反镜和空间滤波矩形小孔光阑;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发出的激光束经过成像透镜和空间滤波矩形小孔光阑后经过平面高反镜反射后在入射回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后射出。该方案光路结构简单,既能够获得超高的增益(小信号增益可达108量级甚至更高),同时能够避免反馈导致的激光起振,可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不同波长超荧光输出,大大拓展超荧光光源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2951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57832.5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182 , G02B27/0927 , G02B27/09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的环状光束生成机构,它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蜗杆、固定基座、旋转轴承、旋转部件、外围反射镜底座、外围反射镜固定座、外围反射镜、中心反射镜底座、中心反射镜固定座和中心反射镜,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蜗杆连接,所述传动蜗杆再与设置于旋转部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旋转部件通过旋转轴承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旋转部件中部设置所述中心反射镜底座。本发明实现了对光路镜面的分时使用,同时具有遮拦比可调、稳定性好、转速可调等优点,能有效地增强光束利用率和镜面的耐强光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782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007183.X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平均功率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平均功率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由多个侧泵浦单元模块组成,侧泵浦单元模块的结构自内向外依次的构成为:棒状激光介质、冷却通道、玻璃管、呈正多边形分布的次封装组、内密封槽、冷却通道、外密封槽、装配孔,次封装组通过次封装的次热沉之间的电连接焊接而成,并通过在侧泵浦单元模块基座上开孔将次封装组的正负电极引出。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工作过程中激光晶体的热应力,提高了泵浦效率;封装结构简单,适用于大电流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37753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91451.4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光纤泵浦合束器及其封装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利用在拉锥整形后的光纤波导结构(包括N根输入泵浦光纤、锥区、熔接点、输出光纤)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有技巧的涂覆两道高折射率UV胶,从而使其固定于一带有凹槽的铝质基板上,再用一与铝质基板凹槽结构相同的铝质上盖点胶密封以完成泵浦合束器的封装。利用本发明封装后的泵浦合束器结构简单,热量囤积现象不明显,散热效果好,器件不易损坏,耐受功率可达kW至数kW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0423686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96056.0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反镜跟踪能力测试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光源、扩束器、快反镜A、快反镜B、缩束器、探测器、计算机A、计算机B、控制模块和放大模块;该方案由探测器测试光斑的抖动,经计算机B图像处理、AD、PID控制以及DA等相关过程后将电压或电流输送到放大模块,放大后的信号最终加载到快反镜B上,使快反镜B产生相应的偏转,实现对光轴的闭环控制,同时这一控制过程也可以用来评估或测试快反镜跟踪光轴抖动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872564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2761.6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化宽调谐中红外内腔光参量振荡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将泵浦激光增益模块与OPO系统一体化设计与集成,并简化的OPO谐振腔的结构,能够解决目前外腔OPO体积过大、系统过于复杂、电光效率偏低等问题,以及目前内腔OPO波长调谐范围有限、阈值过高、转换效率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782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07183.X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平均功率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平均功率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由多个侧泵浦单元模块组成,侧泵浦单元模块的结构自内向外依次的构成为:棒状激光介质、冷却通道、玻璃管、呈正多边形分布的次封装组、内密封槽、冷却通道、外密封槽、装配孔,次封装组通过次封装的次热沉之间的电连接焊接而成,并通过在侧泵浦单元模块基座上开孔将次封装组的正负电极引出。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工作过程中激光晶体的热应力,提高了泵浦效率;封装结构简单,适用于大电流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