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0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93294.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D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导流结构的高速列车及导流方法,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列车,包括中间车编组和设置在中间车编组前后两端的头车、尾车,头车、尾车以及每节车厢底部均设置有设备舱,设备舱向上凹陷形成有转向架舱,转向架舱为两个,转向架舱内设置有转向架;头车、尾车对应的转向架舱边缘设置有第一导流结构,每个车厢对应的设备舱与转向架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导流结构,位于同一车厢下的每个转向架舱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导流结构,同一转向架舱前后方的两个第二导流结构的导流方向相反;第二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板和角度开合机构,导流板通过角度开合机构动态调整导流板的开角。
-
公开(公告)号:CN1150428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711150.8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速列车加速通过隧道的压力波缓解方法,通过进入隧道前减速、隧道内加速的速度调节方式通过隧道,保持高速列车隧道通行效率的同时降低压力波的影响。其中降低压力波的影响包括改善高速列车头车的压力特性,改善每节车厢的压力特性,改善隧道壁的压力特性。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不需要工程改造和高速列车外形优化的前提下,同时尽可能保证高速列车隧道通行效率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65942.6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低频PIV测试高频扫掠射流瞬时特性的方案。扫掠射流由流体振荡器产生,以流体振荡器两侧反馈通道的压力差作为扫掠射流的扫动周期相位参考,通过快响应传感器与高频采样装置监测流体振荡器内的压差时域变化,获得流体振荡器内的振荡周期,通过对虚拟触发信号进行计数,在预设数量的虚拟触发脉冲经过计数器时刻输出触发信号(真实触发),激发PIV系统,PIV图像捕捉测量在扫掠射流振荡周期的数个预设相位进行,使得低频PIV可以准确捕捉高频扫掠射流特定相位下的瞬时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65942.6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低频PIV测试高频扫掠射流瞬时特性的方案。扫掠射流由流体振荡器产生,以流体振荡器两侧反馈通道的压力差作为扫掠射流的扫动周期相位参考,通过快响应传感器与高频采样装置监测流体振荡器内的压差时域变化,获得流体振荡器内的振荡周期,通过对虚拟触发信号进行计数,在预设数量的虚拟触发脉冲经过计数器时刻输出触发信号(真实触发),激发PIV系统,PIV图像捕捉测量在扫掠射流振荡周期的数个预设相位进行,使得低频PIV可以准确捕捉高频扫掠射流特定相位下的瞬时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097310.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D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列车尾涡控制的气动减阻装置,包括:涡发生器,所述涡发生器设置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涡发生器对称设置在列车端部流线型区域车壳两侧,所述涡发生器垂直于所述列车端部流线型区域车壳设置;所述涡发生器与列车中心线的夹角为a。本发明通过将涡发生器对称设置在列车端部流线型区域车壳处,涡发生器可上下伸缩调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列车尾涡控制的气动减阻方法,能够有效减弱尾涡强度,提升列车流线型尾部表面正压,可在不影响其他车辆气动阻力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尾车气动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7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00413.0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动态密封指数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列车动态密封指数串并行计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将预估动态密封指数分布序列分割为N个子区间块,每个子区间块内各预估动态密封指数序列元素的计算任务块彼此独立,并将N个任务块分别分配给N个线程执行计算得到各预估动态密封指数所对应的计算内压序列,并进一步得到各计算内压序列与车厢实测内压数据序列的相似度匹配结果;这样,实现了计算过程的可多线程并行化进行,并且操作者可根据运行环境线程实际情况自由指定计算过程的串并行方式选择以及并行计算的线程数,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对列车车厢动态密封指数进行计算的效率,实现了对动态密封指数的高精度大批量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2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97310.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D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列车尾涡控制的气动减阻装置,包括:涡发生器,所述涡发生器设置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涡发生器对称设置在列车端部流线型区域车壳两侧,所述涡发生器垂直于所述列车端部流线型区域车壳设置;所述涡发生器与列车中心线的夹角为a。本发明通过将涡发生器对称设置在列车端部流线型区域车壳处,涡发生器可上下伸缩调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列车尾涡控制的气动减阻方法,能够有效减弱尾涡强度,提升列车流线型尾部表面正压,可在不影响其他车辆气动阻力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尾车气动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9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80725.1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侧风下列车气动性能与动力学性能协同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待测试的列车表面划分为多个矩形单元;获取所述多个矩形单元实际的压力方向以及压差;对于任一个矩形单元A,所述矩阵单元A的压差是指与其在列车的横向或垂向相对的矩形单元B之间的压差;并根据所述多个矩形单元实际的压力方向以及压差计算所述列车的气动荷载,进而修正现有的气动荷载测量方法未考虑矩形单元实际方向带来的误差,提高气动荷载测量的准确性;此外,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侧风下列车气动性能与动力学性能协同测试方法及系统,该系统结合气动性能测试结果、车辆横向加速度进行动力学性能测试,无需测力轮对测定轮轨间作用力,从而增大动力学性能测试的适用范围、缩短测试准备周期、降低测试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06511.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区域关键构型减阻设计方法,转向架区域关键构型包括转向架舱裙板构型、转向架舱前后端构型、转向架底板构型以及转向架底板组合配置,方法包括:设计转向架舱裙板构型,获得整车减阻效果最好的转向架舱裙板构型;设计转向架舱前后端构型,获得整车减阻效果最好的转向架舱前后端构型;设计转向架底板构型,获得整车减阻效果最好的转向架舱底板构型;设计转向架底板组合配置方案,获得整车减阻效果满足要求,同时综合情况最优的方案。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结构来说更加合理、可靠,对整车减阻的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75696.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2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流振荡器简化模型的设计方法,包括:将射流出口平面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中心点设置测点;获取各个测点的时程速度数据,并分析相应区域的速度特性;对不同区域速度的相似性进行判断;基于判断结果绘制成强相似测点热力图;划分等效区域;用同一个速度函数来描述速度型相似的各个等效区域。本发明达到了对射流振荡器仿真模型进行简化的目的,简化模型与完整模型的仿真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结果存在良好的相似性,说明简化模型能有效且准确的表征射流行为,为射流相关的流动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式,极大节省未来的计算资源,提升了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