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2628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33342.2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机架冷连轧高强钢板带的双边浪和中浪板形控制方法,涉及冷连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给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双边浪和中浪板形进行控制的前提条件,然后将末机架设定为第i机架,计算第i-1机架出口双边浪或中浪板形值;再将第i机架出口双边浪或中浪板形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重复计算直至其满足成品板形质量要求为止;再计算第i-1机架工作辊与中间辊的弯辊力的修正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计算第i-2机架工作辊与中间辊的弯辊力的修正值,直至第i机架出口双边浪或中浪板形偏差达到成品板形质量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前部机架双边浪或中浪板形控制精度,减小了末机架调控压力,提升了产品板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170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889481.0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轴承钢的碳化物平均直径的计算方法,属于冶金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轴承钢经常规轧制,空冷或水冷后,正火或不正火处理,然后进行球化退火;步骤2、采用砂纸对垂直于轧制方向的轴承钢表面进行磨制,抛光、腐蚀,采用显微镜获得显微组织图片;步骤3、根据图片,统计单位面积内碳化物的数目;步骤4、根据公式D=(12.583·n3/2‑0.902)‑1/3计算碳化物的平均直径,其中D为碳化物的平均直径,n为单位面积内碳化物的数目。本发明的计算结果与采用Image‑Pro Plus软件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得碳化物的平均直径;而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方法更为简单、方便,并且更加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85529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350532.7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板带冷连轧过程表面微坑缺陷的控制方法:准备厚度为3~5mm、宽度为1000~1450mm的不锈钢板带,采用五机架冷连轧工艺,经5道次轧制成厚度为0.6~1mm的不锈钢板带,其中:轧辊表面粗糙度0.5~0.7μm;每道次压下率23~31%;末机架轧制速度600~1000m/min;前张力147~403kN,后张力57~403kN;首道次轧制时乳化液温度为62~64℃,剩余2~5道次轧制时乳化液温度为54~57℃;首道次轧制时乳化液质量浓度为5~6%,剩余2~5道次轧制时乳化液质量浓度为3~4%。本发明可将不锈钢板带的微坑缺陷率控制在
-
公开(公告)号:CN10720147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464079.7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8/1227 , C21D8/1244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Fe‑6.5%Si钢板塑性的温轧工艺,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一种提高Fe‑6.5%Si钢板塑性的温轧工艺,所述工艺是将Fe‑6.5%Si钢板板材于轧机中进行温轧,所述温轧条件如下:轧制道次间压下率为8~10%,轧机辊速为0.03m/s,在每道次轧制前,将钢板加热至580℃~620℃,最终得Fe‑6.5%Si钢板终轧产品。本发明所述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无污染、易于操作、显著提高轧制Fe‑6.5%Si钢的塑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5529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50532.7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28 , B21B37/28 , B21B37/44 , B21B2265/10 , B21B2265/12 , B21B226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板带冷连轧过程表面微坑缺陷的控制方法,具体过程为:准备厚度为3~5mm、宽度为1000~1450mm的不锈钢板带,采用五机架冷连轧工艺,经5道次轧制成厚度为0.6~1mm的不锈钢板带,其中冷连轧工艺的参数控制范围为:轧辊表面粗糙度0.5~0.7μm;每道次压下率23~31%;末机架轧制速度600~1000m/min;前张力147~403kN,后张力57~403kN;首道次轧制时乳化液温度为62~64℃,剩余2~5道次轧制时乳化液温度为54~57℃;首道次轧制时乳化液质量浓度为5~6%,剩余2~5道次轧制时乳化液质量浓度为3~4%。本发明可将不锈钢板带的微坑缺陷率控制在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17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89481.0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轴承钢的碳化物平均直径的计算方法,属于冶金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轴承钢经常规轧制,空冷或水冷后,正火或不正火处理,然后进行球化退火;步骤2、采用砂纸对垂直于轧制方向的轴承钢表面进行磨制,抛光、腐蚀,采用显微镜获得显微组织图片;步骤3、根据图片,统计单位面积内碳化物的数目;步骤4、根据公式D=(12.583·n3/2-0.902)-1/3计算碳化物的平均直径,其中D为碳化物的平均直径,n为单位面积内碳化物的数目。本发明的计算结果与采用Image-Pro Plus软件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得碳化物的平均直径;而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方法更为简单、方便,并且更加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5252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49100.0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冷轧板带的连续退火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选用的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冷轧板带的成分重量百分比含C 0.06~0.09%,Si 0.18~0.49%,Mn 1.65~1.90%,Cr 0.15~0.18%,Als 0.03~0.05%,N 0.003~0.005%,P≤0.02%,S≤0.004%,余量为Fe;(2)以2~10℃/s的速率进行一次加热到760~840℃,一次保温60~180s;(3)以15~25℃/s的速率冷却到660~700℃,再以60~100℃/s的速率冷却到250~270℃,二次保温30~60s;(4)以30~100℃/s的速率进行二次加热到310~380℃,然后在600~750s内冷却到260~280℃,空冷至室温,完成连续退火。本发明的方法使得渗碳体有足够的时间形核;促进了碳的扩散,使得屈服强度降低,抗拉强度升高;综合作用的结果降低了屈强比,提高了双相钢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5252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49100.0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冷轧板带的连续退火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选用的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冷轧板带的成分重量百分比含C0.06~0.09%,Si0.18~0.49%,Mn1.65~1.90%,Cr0.15~0.18%,Als0.03~0.05%,N0.003~0.005%,P≤0.02%,S≤0.004%,余量为Fe;(2)以2~10℃/s的速率进行一次加热到760~840℃,一次保温60~180s;(3)以15~25℃/s的速率冷却到660~700℃,再以60~100℃/s的速率冷却到250~270℃,二次保温30~60s;(4)以30~100℃/s的速率进行二次加热到310~380℃,然后在600~750s内冷却到260~280℃,空冷至室温,完成连续退火。本发明的方法使得渗碳体有足够的时间形核;促进了碳的扩散,使得屈服强度降低,抗拉强度升高;综合作用的结果降低了屈强比,提高了双相钢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30568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48441.9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取向硅钢磁导率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PC机、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动力箱、支撑架、液压滑台、刻痕棒和刻痕球;本发明通过设置目标刻痕深度和刻痕间距,并根据上述参数,采用刻痕球对取向硅钢板的表面绝缘涂层进行横向均匀分割;使得磁导率大幅增加,在不影响磁屏蔽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屏蔽层厚度,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与现有的激光刻痕法相比,能在保证磁屏蔽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损坏涂层所产生的漏磁现象,更加满足了磁屏蔽用硅钢的工业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179404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066204.1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李长生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带材的热辊温轧装置及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在双辊轧机的每个轧辊近距离处设置一个加热装置,由两个对称设置的金属管组和一个连接管构成;金属管组由上汇总管、下汇总管和多个圆弧形金属管构成,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连接交流电源的两极;方法为:通过交流电源对金属管架施加交流电,启动轧辊,通过磁场感应将轧辊表面加热至200~900℃;向圆弧形金属管内通入水;将金属板带材送入轧辊中进行轧制。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尤其适用于轧制难加工金属材料;难加工金属板带材是指材质为高硅钢、镁、镁合金、钛、钛合金、钼、钼合金或马氏体不锈钢的板带材,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对上述材质的板带材轧制可取得良好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