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红外氧氟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258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02534.7

    申请日:2008-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红外氧氟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玻璃的摩尔百分比组成为:TeO265~70mol%、ZnO 15~20mol%、ZnF21~5mol%、La2O31~5mol%、Bi2O31~5mol%。本发明通过两步熔融方法制备出一种透红外氧氟碲酸盐玻璃。该玻璃转变温度为300~350℃,热稳定性参数90~110℃,红外截至波长>6μm,红外透过率>75%,维氏硬度>380,适合于制备中红外波段的光学窗口材料。

    一种提高稀土永磁铁氧体强度和磁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59868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16595.2

    申请日:2006-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稀土永磁铁氧体强度和磁特性的方法:a.以湿法球磨方法将稀土永磁铁氧体制备成3~30微米,平均粒度为12微米的料浆,含水率控制为质量百分数25~35%;b.将上述料浆与流动性改性剂均匀混合,流动性改性剂的质量为料浆质量的0.5~5%,混合时间为5~30min;c.将进行流动性改善后的浆体充磁成型,成型后的胚体采用连续进料的卧式电窑烧结,得到所述稀土永磁铁氧体。本发明通过添加流动改性剂增加浆体流动性,减少了湿法成型过程中的阻力,提高充磁成型时磁畴取向度,降低了成型坯体含水量,提高了坯体强度,最终改善烧结后稀土永磁铁氧体强度和磁特性。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9303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227938.6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按照重量比计算,由40‑70%的短碳纤维和余量的纳米碳胶组成,短碳纤维长度为6‑12mm。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预制体的制备方法,把短碳纤维分散在聚氧化乙烯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分散水溶液中;用静置法去除分散液;加热干燥得到碳纤维预制体;真空浸渍法把苯酚‑间甲酚‑糠醛‑乙酰氯的正丙醇溶液浸渍到碳纤维预制体中,加热原位聚合形成酚醛基纳米胶,干燥挥发正丙醇得到酚醛树脂纳米胶增强碳纤维预制体;最后碳化得到纳米碳胶增强短碳纤维预制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需昂贵的长碳纤维、也不需复杂的编织成型工艺、操作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性能优异,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4355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139841.5

    申请日:2015-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即将氧化石墨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所得悬浮液控制2000-3000rpm离心5-20min,取上清液,干燥、研磨后得氧化石墨烯;将所得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溶剂中超声处理,得到浓度为1-5mg/mL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采用微孔滤膜真空抽滤,所得滤饼连同滤膜一起干燥后,将滤饼从滤膜上剥离得到的氧化石墨烯薄膜施加0-10MPa的压力,在氮气、氩气或氦气气氛下,600-1000℃处理2-8h,即得热导率高、还原程度较高、石墨烯片层沿面内取向度高、表面光滑且柔韧性好,能大幅度的卷曲不断裂,层间距明显减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930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27938.6

    申请日:2016-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6267 C04B35/83 C04B2235/4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按照重量比计算,由40?70%的短碳纤维和余量的纳米碳胶组成,短碳纤维长度为6?12mm。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预制体的制备方法,把短碳纤维分散在聚氧化乙烯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分散水溶液中;用静置法去除分散液;加热干燥得到碳纤维预制体;真空浸渍法把苯酚?间甲酚?糠醛?乙酰氯的正丙醇溶液浸渍到碳纤维预制体中,加热原位聚合形成酚醛基纳米胶,干燥挥发正丙醇得到酚醛树脂纳米胶增强碳纤维预制体;最后碳化得到纳米碳胶增强短碳纤维预制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需昂贵的长碳纤维、也不需复杂的编织成型工艺、操作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性能优异,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去除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363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33108.4

    申请日:2016-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C1/00 C10C1/04 C10C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的方法,将非芳烃溶剂与芳香烃溶剂按重量比为1:1~1.5的比例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溶剂;将煤焦油与上述混合溶剂按照质量比1:0.25~0.5进行混合,机械搅拌10~20min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油;将混合油加热至80~100℃,保温静置5~24h,取65%~80%的上层液体得到喹啉不溶物含量为0.02%~1.65%的净化煤焦油。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便捷、溶剂用量少成本低,净化后的煤焦油可以用作生产浸渍剂沥青、中间相沥青、针状焦、碳纤维等的原料。

    一种抑制碳纤维结构不均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02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91956.6

    申请日:2016-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碳纤维结构不均匀性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如下:将纤维原丝在空气气氛中,经250-300℃预氧化处理后,在氮气、氩气、氦气或其组合气氛中任意一种气氛中,将预氧化纤维直接由微波加热法进行650-1600℃炭化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所制得的微波加热碳纤维与传统外加热方式制得的碳纤维相比,在同等温度下,碳纤维的炭化程度更高,皮芯结构降低,整体结构均匀。

    一种炭材料表面抗氧化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470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28554.5

    申请日:2013-04-15

    Abstract: 一种炭材料表面抗氧化处理的方法,即首先用无水乙醇对炭材料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再按重量比即水玻璃:炭材料为0.05~1∶1的比例进行称样,然后加入为水玻璃与炭材料总重量8~12倍的水充分混合均匀,配制成浆料,放置12h后在100~150℃的环境中干燥,得到干燥的包覆体;再将干燥的包覆体在氮气保护下控制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100~1500℃煅烧2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完成炭材料表面的抗氧化处理,处理后的炭材料抗氧化性能提高了6~10%。本发明的炭材料表面抗氧化处理的方法具有处理所用试剂原料价格低廉、操作工艺简单、无污染、处理过程不须特殊设备等特点。

    透红外多元氧卤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2581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202532.8

    申请日:2008-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红外多元氧卤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其摩尔百分比组成为:TeO250~70mol%、BaO10~30mol%、ZnCl25~10mol%、YF31~5mol%、AlF35~10mol%,本发明通过两步熔融方法制备出一种透红外多元氧卤碲酸盐玻璃,该玻璃转变温度为320~360℃,热稳定性参数95~120℃,红外截至波长>6μm,3~5μm波段透过率>75%,维氏硬度>400,适合于制备中红外波段的光学窗口材料。

    一种永磁锶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0579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197327.4

    申请日:2010-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锶铁氧体磁性材料及其烧结方法。将含锶的铁氧体预烧料与二次添加的助剂在球磨机混合与球磨,分离脱水的料浆采用湿法成型制备成坯体,成型后的坯体首先在室温与400℃脱水干燥,然后进入微波烧结炉按一定的工艺制度进行烧结,由此得到高性能永磁锶铁氧体磁性材料。产品的主要磁特性参数Br为420~427mT,Hcj为309~362.8kA/m,BH(MAX)为32.6~34.88kJ/m3。本发明特点为:烧结时间短,能源损耗低,生产效率高,并且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烧结工艺条件实现对磁性材料微观结构的控制烧结,从而显著改善永磁锶铁氧体的结构与磁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