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5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695064.7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海海底集矿装置及其集矿方法,该装置包括水力集矿系统、筛分系统和履带行进系统,所述水力集矿系统包括水力集矿头、转动螺旋板、水射流装置、电机、螺旋吸矿罩、从动轮、集矿头车体连接部件、所述筛分系统包括旋转筛筒、出矿口,所述履带行进系统包括履带装置。本发明提出的深海海底集矿装置及其集矿方法,能够提高集矿效率,高效节能,减少海底采矿过程中对海床表面生态环境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752455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828160.9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 F03B13/18 , H02K7/1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浮子和发电装置,包括橄榄形的浮体;浮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浮体上表面开设有与空腔结构连通的注水口,在浮体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若干导缆孔,浮体通过缆绳穿过导缆孔与拉线式发电装置连接;在所述浮体的底部连接有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挡板和纵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设置于橄榄型的浮体的正下方,其与浮体固定连接,纵向挡板设置在横向挡板和浮体之间,在所述横向挡板的上设有配重块。拉线式发电装置包括传动组件、双单向锁紧机构永磁直流发电机,无论浮子是拉动拉线还是松开拉线,永磁直流发电机转子始终在垂直于纸面的平面内沿设定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实现高效地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95064.7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海海底集矿装置及其集矿方法,该装置包括水力集矿系统、筛分系统和履带行进系统,所述水力集矿系统包括水力集矿头、转动螺旋板、水射流装置、电机、螺旋吸矿罩、从动轮、集矿头车体连接部件、所述筛分系统包括旋转筛筒、出矿口,所述履带行进系统包括履带装置。本发明提出的深海海底集矿装置及其集矿方法,能够提高集矿效率,高效节能,减少海底采矿过程中对海床表面生态环境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14007151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2724910.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射流姿态自调节水力式集矿头,包括一截面呈人字形的集矿腔体,集矿腔体上部为一对曲面壁,曲面壁分为两段曲面单元,两段曲面单元中间由柔性连接层相连;两段曲面单元之间由至少一液压缸连接,通过液压缸伸缩可调节位于下部的曲面壁的曲率;喷射筒体与供水管路连通;喷射筒体的轴端通过一连杆固定于一摆动机构上,摆动机构可带动喷射筒体小幅摆动,进而使得喷口的朝向与集矿腔体入口相适应。本实用新型射流角度姿态可根据沉积物矿料物理属性、工况参数变化进行调节。前后段曲面壁的曲率可调,让集矿流场中的速度、压力分布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208325436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0807235.5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2D55/088 , B62D55/26 , B60F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应于极稀软水下地面环境的履带行走结构,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是履带泥撬复合式结构,履带两侧固定设有泥撬板结构,泥撬板结构底部高于履带底部并具有拱形板头;所述拱形板头设有板水射流装置,所述板水射流装置向前喷射水,行走机构行进过程中,拱形板头将水向下压入,被压入的水与喷射水共同在泥橇板结构底部形成“水膜”,减小淤泥阻力;履带水射流装置的冲刷,不会造成相邻履刺之间的污泥积垢,进而履带结构中可以设置长履刺,大深度插入底层沉积物中,产生更大的驱动力、减小压陷、防止打滑,提高运输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95084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178583.2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浮子和发电装置,包括橄榄形的浮体;浮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浮体上表面开设有与空腔结构连通的注水口,在浮体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若干导缆孔,浮体通过缆绳穿过导缆孔与拉线式发电装置连接;在所述浮体的底部连接有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挡板和纵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设置于橄榄型的浮体的正下方,其与浮体固定连接,纵向挡板设置在横向挡板和浮体之间,在所述横向挡板的上设有配重块。拉线式发电装置包括传动组件、双单向锁紧机构永磁直流发电机,无论浮子是拉动拉线还是松开拉线,永磁直流发电机转子始终在垂直于纸面的平面内沿设定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实现高效地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214007152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2724902.3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新型海底集矿装备,包括自调节水力式集矿头、矿泥分离器、泥水分离器;自调节水力式集矿头通过液压缸伸缩可调节位于下部的曲面壁的曲率;喷射筒体的轴端通过一连杆固定于一摆动机构上,摆动机构可带动喷射筒体小幅摆动,进而使得喷口的朝向与集矿腔体入口相适应;矿泥分离器竖井后侧具有一用于矿石流出的竖井出口,竖井出口的下表面为倾斜向下;竖井内设置多孔挡板,多孔挡板也倾斜向下;矿泥分离器的出口通过潜水泵与泥水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泥水分离器出口还与水力式集矿头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集矿性能稳定、集矿效率高、矿粒海泥分离率高,采矿作业对海底生态环境扰动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213950702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724916.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1/52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海底集矿的循环式矿泥泥水分离系统,中空腔体下方设有至少一竖井,竖井后侧具有一用于矿石流出的竖井出口,竖井出口的下表面为倾斜向下;竖井内设置倾斜向下的多孔挡板,多孔挡板与竖井出口的下表面衔接,且倾斜趋势与竖井出口的下表面相同;竖井底部为竖井入口,竖井入口为低速水流入口,通过一可调节流量的阀门与泥水分离器的出口相连接;矿泥分离器出口通过潜水泵与泥水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泥水分离器出口还与集矿头的入口连接。该系统既可彻底完成对矿物、海泥与水的分离,亦可实现海泥的快速沉降、有效降低对海底环境的影响,同时利用了水流的剩余能量,进一步提高了泥水混合物的分离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468353U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20039223.8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协同作业海底集矿装备,其包括:水下探测器,用于探测海底地形及矿物分布,并发出控制信号至储矿车;海底集矿车,用于采集海底矿物,并将采集的所述矿物输送至储矿车内;储矿车,与所述水下探测器相连接,所述储矿车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整自身和海底集矿车的行进路径,所述储矿车还用于储存加工所述矿物,并为所述水下探测器提供电力。本实用新型使水下探测器、海底采矿车和储矿车不仅能分别完成探测、采矿、储矿和加工的功能,而且各个设备之间实现了协同配合,显著提高了海底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466046U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20039247.3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2D55/065 , B62D55/108 , B62D55/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海底地形自动调平作业工程车,包括工作平台,其还包括:履带行进装置,安装在工作平台的下部,履带行进装置的底部与海底表面相接触;液压滑块调平机构,对称设在工作平台的四周,且液压滑块调平机构通过弹簧减振器与履带行进装置相连接;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作平台的倾斜角度,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与角度传感器和液压滑块调平机构相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角度传感器反馈的倾斜角度,控制液压滑块调平机构调节工作平台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改善作业工程车在海底的行进特性和减振特性,有利于结构的安全性和作业人员的舒适性。同时,能使工作平台保持水平,避免因工作平台的倾斜引起的侧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