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23845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165188.5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足石杉内生真菌Moniliaceae Penicillium sp.LQ2F02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4年1月1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022。本发明真菌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以及发酵液提取物和菌体提取物均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应用于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68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65639.5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足石杉内生真菌Eurotiaceae Penicillium L10Q37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4年1月1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021。本发明真菌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以及发酵液提取物和菌体提取物均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疾病的药物。
-
-
公开(公告)号:CN10207072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604691.8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半乳聚糖,其分子量为8.5×104;硫酸基团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27%;化学结构是由重复单元A、重复单元B、重复单元C和重复单元D无规组成,其中:重复单元A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0~13%,重复单元B的摩尔百分含量为6~7%,重复单元C的摩尔百分含量为63~65%,重复单元D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7~19%,四种重复单元的摩尔百分含量的总和为98~100%。所述的硫酸半乳聚糖是首先通过水提取蜈蚣藻,然后将提取液进行醇沉、冻干和分离纯化操作制备而得。本发明的硫酸半乳聚糖可应用于制备抗血管生成和/或抗肿瘤药物,特别是可应用于制备抗S-180肉瘤和肝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91571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810032937.1
申请日:2008-01-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53 , A61K31/216 , A61P9/00 , A01H4/00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量酚酸类化合物的丹参毛状根SmHr1及其培养方法,本发明的丹参毛状根含有丹酚酸B、丹酚酸K、丹酚酸和迷迭香酸化合物,含量高于野丹参。应用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丹参毛状根的生长量积累及药用成分丹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从而为大规模生产这些化合物提供了高产的株系,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29967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088501.6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为微生物转化法,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底物的转化及产物的收集纯化步骤;所述的微生物为黑曲霉3.4628(Aspergillus niger,CGMCC 3.4628);所述的底物为柚皮素。本发明选用的转化菌株黑曲霉3.4628易于购得,且可以重复使用,成本较低;柚皮素转化速度快,可在较短时间得到红花素和异红花素;且转化过程污染小,工艺简单,底物-柚皮素还可以循环利用,使规模化及低成本制备红花素和异红花素这两种物质成为可能,对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理论研究及其药用价值的广泛利用具有重要贡献。
-
-
公开(公告)号:CN100350046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10026026.4
申请日:2005-05-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外源基因技术提高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本发明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基因)经改造后,采用酶切结合PCR技术,将vgb基因插入质粒pBI121,获得以35s-CaMV强启动子为启动元件的中间表达载体pBI121-vgb,并转入大肠杆菌DH5α。采用三亲杂交法(pRK2013、DH5α和LBA9402),获得转vgb基因的发根农杆菌LBA9402-vgb。用其侵染黄芪无菌苗,获得转基因黄芪毛状根,经测定其中黄芪甲苷含量高于未转基因毛状根含量5倍。
-
-
公开(公告)号:CN1699566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510026025.X
申请日:2005-05-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12N15/09 , C12N15/10 , C12N15/54 , C12N15/63 , C12N15/87 , C12N15/82 , C12N5/04 , C12N15/70 , C12N15/74 ,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源基因超量表达技术提高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本发明将多糖代谢途径的两个代谢反应偶连的关键酶基因ugp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和gbss基因(腺苷二磷酸葡萄糖苷转移酶基因),经体外修饰,增加强化表达的调控元件,构建成功中间载体,通过电穿孔法将表达中间载体pBI-UG转入发根农杆菌LBA-9402,获得转多糖合成双基因的黄芪毛状根。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比未转基因的黄芪毛状根高6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