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铜离子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009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02243.8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铜离子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为:以1,2‑苯二胺为原料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溶剂,剩余物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苯并三唑,接着苯并三唑再与RX(CH3I、BnCl、BnBr)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氨基衍生反应生成苯并三唑类衍生物3a:2‑(2H‑1,2,3‑苯并三唑‑2‑基)‑N‑苄基苯胺、3b:2‑(2H‑1,2,3‑苯并三唑‑2‑基)‑N‑甲基苯胺、3c:2‑(2H‑1,2,3‑苯并三唑‑2‑基)‑N,N‑二苄基苯胺。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单、高效,且氨基衍生反应过程中无需催化剂,极大地节约了经济成本。最终合成的苯并三唑类衍生物可对二价铜离子进行快速检测,且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广泛用于检测二价铜离子。

    非均相可持续催化的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26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41955.2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相可持续催化的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化学结构式为:其中,取代基R1为取代芳基中的任意一种,取代基位置以及共轭位置不固定,R2为芳取代芳基和中的任意一种,取代基位置以及共轭位置不固定。其合成方法是通过添加Cu‑MOF衍生材料,由邻氨基苯硫酚和苯甲醇“一锅法”反应,副产物仅以水的形式产生。该方法可在反应后将催化剂分离出来并投入下一次反应,且催化效果依然保持不变。其中,催化剂Cu‑MOF衍生材料是通过将HKSUT‑1进行碳化得到的一种催化剂。该反应使得反应绿色化更进一步,并提供了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备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一种环保型的低粘结相金属陶瓷的烧结涂料

    公开(公告)号:CN1084564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015890.1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保型的低粘结相金属陶瓷的烧结涂料,包括固体粉末、分散剂、涂料助剂和溶剂四组成分,具体制备方法为:取料后,按球料比5‑10:1添加硬质合金球,并通过行星式球磨机或可倾斜式球磨机混合均匀,球磨时间为3‑6小时,转速为200‑220r/min。本发明的涂料适用于粘结相在20%以下的金属陶瓷,均匀刷涂在石墨舟或烧结板上,在室温下通风晾干,涂料可均匀地粘附其表面,在金属陶瓷烧结的过程中能有效地防止粘舟现象,并确保金属陶瓷表面烧结质量,还可以抑制烧结过程中因渗碳或脱碳形成金属陶瓷性能下降的现象,且本涂料在使用过程中无有害物质挥发,可多次重复使用,既降低了使用一次性涂料的成本,又对环境无污染,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一种苯并噻唑衍生类药物分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1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183376.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噻唑衍生类药物分子的制备方法,将碘苯胺、杂环醛与硫化钾于反应瓶中,再加入分子筛及乙酸,之后将该反应体系于DMSO有机溶剂中进行油浴反应,经TLC检测反应完成后,减压蒸除溶剂,将残留物经柱层析分离,即得产物。本发明突破了药物分子传统的复杂合成路线,以一步反应即可合成抗肿瘤药物GW 610和抗结核药物配体BTT。又因取代苯并噻唑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物活性,因此该一锅三组分合成策略也为有效合成其它苯并噻唑类药物分子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晶相铜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85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668667.9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水热稳定性的晶相铜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三水合硝酸铜为铜源,选取棒状形的SBA‑15介孔分子筛为载体,以去离子水为合成溶剂。以九水合硝酸铝为改性原料,通过将铝物种引入到SBA‑15介孔孔道内生长成四配位的骨架铝;又将硝酸铜溶液与改性后的SBA‑15介孔材料进行混合搅拌,空气氛围下煅烧制成改性后的SBA‑15孔道内负载高分散度和高稳定性的晶相铜物种。本发明为利用改性后的SBA‑15介孔分子筛,使得晶相铜物种能在介孔孔道内高度稳定和高度分散,且不会出现聚集性大颗粒。晶相铜非均相催化剂介孔有序具有高水热稳定性,参与应用后可多次重复回收利用。

    碳化八面体材料HKUST-1-400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067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43227.5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碳化八面体材料HKUST‑1‑400及其制备方法,并将其用于催化借氢反应,来制备二级胺类化合物。制备过程如下:将HKUST晶体置于坩埚中,于马弗炉中煅烧,以1‑3℃/min升至300‑50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3‑7h,之后以1‑3℃/min降至室温,最后充分研磨,即可得到黑褐色颗粒。该颗粒的直径在10~20纳米之间。该材料是以HKUST‑1为前驱体进行制备的,在煅烧后仍然能够保持完整的正八面体构形,且参与反应后结构能够保持稳定。该制备过程简单,经济环保,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该催化剂可应用于催化借氢反应,以较高的产率制备二级胺类产物。

    纳米棒状的二维铜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180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1120141.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棒状的二维铜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准备方法,所述的晶态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Cu(1H‑1,2,4‑三氮唑‑1‑乙酸)2]n,n为该材料的内部分子组成为最简分子式的无穷交替排列。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将含有三氮的羧酸有机配体分散于有机溶剂和水中,得到浑浊液;将上述浑浊液置于超声下搅拌并在室温下进行;之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铜,于一定温度中静置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洗涤、分离和沉淀,干燥得到所述沉淀得到这种二维材料。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简单且温和,并且环境友好。其在有机催化反应中,尤其是碳氢羟基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纳米棒状的二维铜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18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120141.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棒状的二维铜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准备方法,所述的晶态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Cu(1H-1,2,4-三氮唑-1-乙酸)2]n,n为该材料的内部分子组成为最简分子式的无穷交替排列。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将含有三氮的羧酸有机配体分散于有机溶剂和水中,得到浑浊液;将上述浑浊液置于超声下搅拌并在室温下进行;之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铜,于一定温度中静置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洗涤、分离和沉淀,干燥得到所述沉淀得到这种二维材料。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简单且温和,并且环境友好。其在有机催化反应中,尤其是碳氢羟基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2-酰胺基-5-乙烯基-1,4-噁嗪-6-酮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杀菌活性

    公开(公告)号:CN10848452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04194.X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酰胺基-5-乙烯基-1,4-噁嗪-6-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化学结构式为:其中,取代基R1为苯基、取代苯基、叔丁基、正丁基、环己基、苄基、乙酸甲酯基、乙酸乙酯基;R2为氢、甲基、乙基、丙基。R3为氢、甲基、乙基、丙基基。合成方法为:邻叠氮苯甲酸和芳基酮醛与异腈发生Passerini反应生成中间体,中间体与三苯基膦发生Staudinger反应生成膦亚胺,膦亚胺发生分子内氮杂Wittig反应“一锅法”制备2-酰胺基-5-乙烯基-1,4-噁嗪-6-酮衍生物。该发明关键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步骤少、操作简单的合成新方法以合成一类新型2-酰胺基-5-乙烯基-1,4-噁嗪-6-酮类化合物,上述化合物对指状青霉菌和意大利青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作杀菌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