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18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91287.0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量子无损传感技术领域,方案为一种缺陷检测装置,包含传感器、激光模块、微波模块、微波天线、光电探测模块、光路单元、锁相放大器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设计的阵列式金刚石NV色心探头,能够实现对宽区域内的缺陷漏磁场的同步检测,提高了漏磁检测效率;且该装置无需使用多光源、多光电探测器实现对阵列式金刚石NV色心探头的激发以及荧光的收集,更进一步的改进中,通过不同长度的光纤设计及脉冲信号激发方案,利用单一光电探测器即能够获取阵列探头中的每个探测点位的荧光信息,进而获得更佳准确的缺陷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2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66062.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基于隧道衬砌展开图裂损空间分布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隧道衬砌裂损区段拟分析区域全景展开图,并结合裂损病害深度学习模型与传统图像处理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冗余,高效准确地实现多尺度识别裂缝,深度学习在大尺度上实现裂损病害定位与提取,传统图像处理在小尺度上实现裂损病害参数提取,然后构建千米级隧道裂缝空间分布及参数展示模型。本发明能直观获取在千米级层面上三维空间内隧道衬砌裂损病害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与相关定量参数,如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所处里程位置、裂缝所处横断面位置等,为后续裂损病害具体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2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118798.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50/08 , G06Q50/26 , G06Q10/0637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铁路站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基于铁路站场建筑设备构件的IFC信息得到铁路站场BIM模型;得到更新后的铁路站场BIM模型;获得铁路站场施工建造阶段的碳排放总量、铁路站场运营管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和铁路站场养护维修阶段的碳排放总量;获取铁路站场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该方法通过使用BIM软件对铁路站场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排放计算,可以在其设计阶段就考虑低碳减排,选择低碳材料、优化建筑结构和系统设计,降低铁路站场的碳排放量,提高能源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铁路站场碳排放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2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160456.3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中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建伟 , 范冬冬 , 黄海 , 汪志勇 , 吴成浩 , 陈儀涛 , 姚佳楠 , 唐洁 , 温建峰 , 朱宗建 , 李瑞一 , 唐昱诚 , 张有为 , 张学亮 , 于春松 , 闫琪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岗岩基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花岗岩基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花岗岩切割尾料依次经破碎处理与压滤处理,得到花岗岩颗粒;(2)第一球磨混合钢材酸洗废液与步骤(1)所得花岗岩颗粒,得到活化花岗岩石粉;(3)第二球磨混合无水石膏与步骤(2)所得活化花岗岩石粉,得到所述花岗岩基矿物掺合料。本发明对花岗岩切割尾料进行破碎、压滤、球磨以及化学改性,制得的花岗岩基矿物掺合料含水率低、粒度小且活性高,进一步制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实现了花岗岩切割尾料的高值化与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9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1025.8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1D21/02 , G06T7/0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隧道裂缝静动态长期响应监测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隧道第一裂缝处的监测数据和图像数据,S2、将所述监测数据划分为静态响应数据、动态响应数据并根据时间顺序建立参数的数据集;S3、基于预先建立的数值模型,获取隧道的裂缝参数;S4、将所述裂缝参数输入预测模型获取预测后的隧道中其余裂缝的预测发展数据;S5、对所述预测发展数据进行展示。本发明解决了当前隧道裂缝监测技术普遍存在监测指标单一、监测周期短、耐久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应用范围有限以及智能化程度不足等问题,节省了人力的监测过程,极大的提升了监测效率,能够显著提高隧道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1922.0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三维网格式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应变传感器包括基底层、表面封装层和被包裹于二者之间的石墨烯三维网格传感层,所述基底层与表面封装层通过网格传感层孔洞密封连接;所述石墨烯三维网格传感层由有机骨架及附着于其表面的石墨烯涂层组成。该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为:将有机骨架裁剪和预张拉采用隔离纸分隔出传感区域,然后均匀喷涂石墨烯溶液并烘干固化,重复2~4次,得石墨烯三维网络传感层,再依次连接导线、封装和参数测定,即得。该传感器基于三维网格传感层优异的机敏特性和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传感器量程小,对开裂或离缝前后轨道交通结构应变和变形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5406.6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 E04C5/01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二次加固装置及方法,包括纤维网、安装件和增强混凝土层,纤维网覆盖于梁体的钢板上、并与钢板间距设置,安装件与梁体的混凝土结构固定连接,安装件上设有安装孔,纤维网位于钢板相对两侧的两端与安装件缠绕连接、并贯穿于安装孔,增强混凝土层浇筑形成于拉直状态的纤维网和钢板上。本发明通过纤维网缠绕安装件,能使整个纤维网与安装件牢固连接,且能方便保持拉直状态,便于能方便浇筑埋嵌在增强混凝土层中,保证了增强混凝土层与被加固结构的可靠连接,避免了加固结构的剥离和加固效果丧失的问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182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86669.9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搅拌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态固化土立式双筒搅拌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端设置有投料箱,所述筒体和投料箱的底端均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筒体的内壁顶端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外侧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筒体的内壁底端相固接,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与绞龙同轴连接的电机。本装置通过动力机构、第一正齿轮、往复机构和抨击板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动力机构运行通过第一正齿轮,带动往复机构运行,往复机构运行则会通过第一限位杆,连带抨击板在筒体的内部往复移动,物料在绞龙的离心力作用下,已经具备一定的冲击力,而抨击板的移动更为其增添了额外的撞击力,有效地对物料进行粉碎和混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159500.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浅埋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浅埋盾构的数值模型,并构建隧道开挖过程的组合型曲面体模型;基于圆台区域模型构建第一模型,并在第一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多层土、考虑地下水位竖向土压力的第二模型;基于弧转体区域模型构建第三模型,并根据第三模型计算弧转体区域模型中的内能损耗功率,根据第三模型计算弧转体区域模型中的弧转体内力、外力功率;基于第二模型计算圆台区域模型中的竖向压力功率,并基于数值模型计算弧转体区域模型中的区域渗透力功率;通过弧转体内力、外力功率、竖向压力功率和区域渗透力功率计算浅埋盾构的极限支护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08803.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B61F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收缩伸展式主动防脱轨装置;涉及列车安全领域,包括气流罩,气流罩安装在列车底部,气流罩上转动连接有两机械臂,两机械臂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机械臂上设有用于夹持铁轨的夹持组件,两机械臂转动以驱使夹持组件靠近或远离两侧铁轨,气流罩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机械臂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通过夹持组件、翻转组件和联动组件的设置,使列车在遇到可能脱轨的风险时,驱使机械臂转动,使内辊轮先抵接在铁轨内侧腹部上,随后在联动组件和翻转组件的作用下,翻转架翻转从而使外辊轮抵接在铁轨外侧腹部;从而使夹持组件能够有效的夹持铁轨,为列车抵抗横向和纵向的外力,加强了列车与铁轨的连接,降低了列车脱轨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