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4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54989.0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薄型化。把持机构是对部件进行保持的机构。把持机构具备:第一部件,其具有将球面或圆锥面的一部分切成圆环状的形状的凹面;第二部件,其与第一部件相对配置,具有以与第一部件的凹面抵接的状态沿着凹面移动的凸部。把持机构具备连结机构,该连结机构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结,并且具有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施力的弹簧。把持机构通过弹簧挠曲而允许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9923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80061689.6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分、第二旋转部分、第三旋转部分及第四旋转部分。输入元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分连接,输出元件与第三旋转部分连接,第四旋转部分能够切换旋转状态和非旋转状态。齿轮装置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部分由第一旋转元件与第六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第二旋转部分由第五旋转元件构成,第三旋转部分由第二旋转元件构成,第四旋转部分由第三旋转元件与第四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8951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67207.8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单元中,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单元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以及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位、第二旋转部位、第三旋转部位以及第四旋转部位。输入部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位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位连接,输出部件与第三旋转部位连接,第四旋转部位能够切换旋转状态以及非旋转状态。齿轮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部位由第三旋转部件构成,第二旋转部位由第二旋转部件与第六旋转部件结合而构成,第三旋转部位由第一旋转部件与第五旋转部件结合而构成,第四旋转部位由第四旋转部件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768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80058835.X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单元中,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单元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位、第二旋转部位、第三旋转部位以及第四旋转部位。输入部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位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位连接,输出部件与第三旋转部位连接,第四旋转部位能够切换旋转状态以及非旋转状态。齿轮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部位由第六旋转部件构成,第二旋转部位由第一旋转部件与第五旋转部件结合而构成,第三旋转部位由第二旋转部件构成,第四旋转部位由第三旋转部件与第四旋转部件结合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6985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80058727.2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单元中,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单元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齿轮装置,其构成为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彼此的旋转部件在两处结合,在共线图上依次并排有第一旋转部位、第二旋转部位、第三旋转部位以及第四旋转部位。输入部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位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位连接,输出部件与第三旋转部位连接,第四旋转部位能够切换旋转状态以及非旋转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654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80060398.5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通过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在一处结合彼此的旋转元件而构成,且在共线图上,作为所结合的所述彼此的旋转元件的第二旋转部分配置于第一旋转部分与第三旋转部分之间、第五旋转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二旋转部分与第四旋转部分之间,其中,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分连接,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第五旋转部分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部分被固定,所述第四旋转部分能够选择性地与固定元件或所述第一旋转部分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部分、所述第四旋转部分、所述第五旋转部分能够使其中的任意特定的两个部分彼此断开/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630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80059808.4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分、第二旋转部分、第三旋转部分及第四旋转部分。输入元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分连接,输出元件与第三旋转部分连接,第四旋转部分能够切换旋转状态和非旋转状态。齿轮装置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部分由第三旋转元件与第四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第二旋转部分由第五旋转元件构成,第三旋转部分由第二旋转元件与第六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第四旋转部分由第一旋转元件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604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80055708.4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nventor: 八木秀和
IPC: F16H57/021 , F16H1/16 , F16H57/023
Abstract: 使单元的布局性提高。单元具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连接的第一卡合元件、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连接的第二卡合元件、以及对第一卡合元件以及第二卡合元件的至少一方进行驱动的促动器。在径向观察时,第一卡合元件具有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重叠的部分。在径向观察时,第二卡合元件具有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重叠的部分。在轴向观察时,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重叠的部分。促动器具有夹在第一卡合元件以及第二卡合元件之间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585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54790.9
申请日:2023-06-28
Inventor: 土田晃
IPC: F16H57/04 , F16H57/023 , F16H57/027
Abstract: 本发明改善了油积存部中的轴的搅拌阻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在下部具有油积存部的箱体、轴支承于箱体的第一轴、第二轴及第三轴。第一轴与动力源连接,具有输出来自动力源的动力的第一齿轮部。第二轴具有被从第一齿轮部输入动力,并且输出所输入的动力的第二齿轮部。第三轴具有被从第二齿轮部输入动力,且至少一部分浸泡在油积存部中的第三齿轮部。箱体具有:通气室,其将箱体内的空气和油分离并与大气连通;集油罐,其储存第三齿轮部搅起的油;油导向件,其将第三齿轮部搅起的油导入集油罐。通气室设置于第三轴的上方且附近。集油罐设置于第一轴的上方且附近。油导向件设置于第二轴的上方。第二轴在箱体内配置于油积存部外。
-
公开(公告)号:CN1142869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80060948.X
申请日:2020-11-17
IPC: F16D67/04 , F16D25/0638 , F16D55/40 , F16D65/18 , F16D121/04
Abstract: 沿着变速器壳体的内周面,沿旋转轴X方向排列配置有第一多板式制动装置和第二多板式制动装置。在第二多板式制动装置中,卡环形成于该卡环的第一多板式制动装置侧,被从变速器壳体的内周面向旋转轴X的径向内侧突出的支承部支承。第一多板式制动装置的活塞保持架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向第二多板式制动装置侧突出,且从第二多板式制动装置的卡环的相反侧与支承部抵接。抵接部在以自动变速器向车辆的搭载状态为基准的铅垂线方向的下侧具有与铅垂线方向的上侧相比增加了径向厚度的壁厚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