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架构造
    1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7345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055230.4

    申请日:2011-03-08

    Inventor: 塚田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确保座垫架的强度的座垫架构造。在上述连接杆(3)的后方设置L形截面的加强板(9),该加强板(9)由位于上述连接杆(3)的后方的垂直部(92)和位于上述连接杆(3)的下方的水平部(91)构成,在上述左右的侧架(51)的自由端侧将该加强板(3)的两端固定在朝内的凸缘(52)上,加强座垫架(5)。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构造及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头部振颤损害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977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11849.4

    申请日:2010-12-29

    Inventor: 神田健司

    Abstract: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构造及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头部振颤损害抑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构造。以往,在支承板的背后配置有受压部件,并设置有将受压部件的位移向转动连杆传递的传递部件,从而零件个数多。一对转动连杆以能够转动且限制向前方的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的侧构件上,支承板在其左右端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框体,框体的上端被连结在转动连杆上。因后碰撞时的碰撞负荷而能够伸长的拉伸盘簧被架设在侧构件和转动连杆间,其弹力通过转动连杆被施加在支承板上,限制非后碰撞时的转动连杆的转动。在后碰撞时,支承板抵抗拉伸盘簧的弹力使转动连杆转动并向后方移动,乘坐者大幅度地沉入座椅靠背,由此乘坐者头部向非位移的头枕接近。

    车辆座椅
    1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2976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11925.1

    申请日:2010-12-29

    Inventor: 朝仓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以简单的结构吸收后部碰撞时对落座者的冲击的车辆座椅。车辆座椅,在后部碰撞时在后侧升降连杆(6、6A)上施加大载荷时,在座椅缓冲垫(SC)的前侧,扇形齿轮(5、5A)与小齿轮(7、7A)啮合,小齿轮(7、7A)配置在扇形齿轮(5、5A)的后方,因此,使小齿轮具有止动器的功能,可以把座椅缓冲垫(SC)前侧的高度位置持续维持在现状状态,因而可以使大载荷集中在座椅缓冲垫(SC)的后侧。结果,后侧升降连杆(6、6A)成为通过座椅缓冲垫架的侧架从动于前侧升降连杆(5)的自由连杆,因此,可以在后侧升降连杆上容易地产生变形,可以使座椅缓冲垫(SC)的后部容易而且迅速地沉陷,使后侧升降连杆能迅速吸收冲击。

    座椅靠背的操作部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11454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008222.7

    申请日:2009-02-19

    Inventor: 有马博志

    Abstract: 本发明是在装载于座椅靠背的顶部角部的操作部中,避免在其操作部的周边的装饰罩产生折皱、松弛的座椅靠背的操作部的安装结构。本发明中,将成形撑架4在固定于座椅靠背的框架6侧所固定的安装撑架2,用小螺钉将装饰罩1的周边部与该安装撑架2的突片23、设置在收容操作杆7的箱体3的安装片332共同紧固,同时将装饰罩1的周边部与撑架4接触,插入到成形撑架4和仪表前盖5之间的狭缝。

    座椅的修整件
    1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4033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610092568.6

    申请日:2006-06-15

    Inventor: 冈本彦德

    Abstract: 本发明的座椅修整件,将修整件本体分割成前修整件、内修整件以及外修整件三部分,在前修整件的左右延伸设置弯曲部,在该弯曲部的下端在内方设置卡合部,该卡合部由嵌合槽、多个通孔以及卡定突部构成,嵌合槽嵌合平板形的内修整件和外修整件的下端部;多个通孔设置在该嵌合槽内;卡定突部从该通孔的孔缘向内方突出,另一方面,内修整件和外修整件与前修整件进行连结的连结部沿着所述前修整件的弯曲部的内侧形成弯曲状,使内修整件、外修整件的下端部嵌合在嵌合槽内,并且使插入所述通孔的突片从内修整件、外修整件的下端缘向下方突出,在该突片上开设插入所述卡定突部的卡定孔,将前修整件、外修整件、内修整件三者连结组合成一体。

    座椅的电动升降机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28628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10092566.7

    申请日:2006-06-15

    Inventor: 井上隆 大贯正

    Abstract: 一种座椅的电动升降机的安装结构,在升降机的活动机构侧设置输入轴,在座椅的固定侧、将与该输入轴的轴方向进行花键结合的输出轴设置在驱动机构侧,在这样的电动升降机中,以上述输出轴为中心可旋转调节地安装托架,该托架用于将驱动机构的马达等安装在座椅的固定侧,在使输出轴与输入轴适当地啮合后,将托架与座椅的固定侧连结。

    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00515828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006353.8

    申请日:2006-01-17

    Inventor: 石塚贵则

    Abstract: 一种汽车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在它的两个侧部框架元件中的一个上具有一扶手连接点,扶手可连接到该连接点上。一加强元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两个侧部框架元件中的一个和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框架元件之间。加强元件形成有一长的部分和一直立的短的部分,该短的部分从长的部分垂直地且连续地延伸。这样的长的部分和直立的短的部分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到上述的下部框架元件和两个侧部框架元件之一上。

    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
    1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2026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710127089.8

    申请日:2007-06-28

    Abstract: 在一种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中,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个侧框架元件通过倾斜装置与相应的两个底部框架旋转相连,并且固定框架连接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个侧框架元件之间,同时两个铰链托架分别布置在座垫框架的两个后向端部内侧并与它们枢转连接。这两个铰链托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相连,座垫框架的两个后向端部通过两个铰链托架以及固定框架与座椅靠背框架旋转相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