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整体强度和冲裁面加工硬化的精冲模具及精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06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0327.6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兼具整体强度和冲裁面加工硬化的精冲模具及精冲方法,所述精冲模具,包括冲头、反冲头、V形齿圈压板和凹模,其中,凹模底部带有与压板齿圈位置相对的V形齿圈,凹模侧壁高度不高于钢板厚度且入模口处开有外倒角;所述兼具整体强度和冲裁面加工硬化的精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均质化热处理:在真空炉中对钢板进行完全退火;2)强化热处理:对钢板进行淬火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实现碳化物球化,获得强度和塑性的良好配合;3)精冲成形,得到具有整体强度和表面硬化的精冲件。本发明可以实现高强度中碳钢的精冲成形,免除精冲件后续热处理强化工艺,保留精冲件加工硬化效果,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一种基于纳米线材料的柔性电极复杂图案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0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27090.5

    申请日:2018-09-27

    Inventor: 陈刚 杨明 张鸿名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柔性电子材料制造领域,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线的电极图案制备方法。主要步骤为:(1)将滤膜盖在负压环境容器的抽滤口上,将具有内孔结构的3D橡胶掩模盖在滤膜上,将底部平滑的管状容器压在3D橡胶掩模上,用夹子固定好后,将纳米线溶液倒入顶部的容器中进行抽滤;(2)待所有液体都被抽滤完后,将顶部容器,3D橡胶掩模依次取下,然后用镊子将滤膜转移到工作台上,该工作台可以是玻璃或者硬质塑料等,其上表面贴有双面胶;(3)待滤膜完全干燥后,将可以待固化的液态有机树脂材料等涂敷在滤膜上,待固化后,撕下有机树脂,便可得具有特定图案的纳米线/有机树脂柔性电极。该发明创新性的设计出了具有内通孔结构的3D橡胶掩模,结合真空抽滤系统,可以高效的制备出边界清晰的复杂电极图案,并且材料利用率极高可达95%以上,适用于柔性电子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集光器用集光孔阵列板

    公开(公告)号:CN1102074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90715.5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光器用集光孔阵列板,包括:集光器;集光器上具有透镜阵列板、导光槽和侧向集光器,自然光照射面为平面,平面的相对面均匀排布透镜;在透镜阵列板和导光槽之间设置有集光孔阵列板,集光孔阵列板包括:主体板、集光孔、多面反射体和反射膜;集光孔开设在主体板上,且集光孔与透镜相匹配;多面反射体固定于主体板远离透镜的一侧,且多面反射体设置有主反射面,集光孔内的自然光通过主反射面进行反射,通过主反射面的自然光照射到侧向集光器;主体板远离透镜的一侧镀有反射膜;多面反射体除与主体板接触面均镀有反射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光器用集光孔阵列板,不仅具有薄型化的优点,而且能够大大增加太阳光的收集效能。

    一种靶球内壁防护层联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3534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68381.7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一种靶球内壁防护层联接装置,涉及一种机械式自动锁紧联接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在靶室内壁安装防护层时无法实现自动化安装的问题。一种靶球内壁防护层联接装置,它包括固定组件、联接组件及抓取组件,定位段上远离锁止段的一端固接在靶球内壁上,连接段的直径小于锁止段的直径;所述内联接模块包括第一定位筒及固接在第一定位筒一端的若干弹片,若干所述弹片沿第一定位筒周向布置,且每个弹片上远离第一定位筒的一端均加工有第一倒钩,第一定位筒的外壁沿其周向加工有若干第二外花键;所述外联接模块为筒状结构,且外联接模块的内壁两端部分别沿其周向加工有若干第一内花键和若干第二内花键,若干第二内花键与若干第二外花键配合连接。

    基于结构光照明的面形测量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017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242382.9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基于结构光照明的面形测量装置和方法,属于光学显微成像与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的技术特点是:装置包括:结构光照明模块、轴向扫描模块和探测模块。本发明在常规结构光照明显微系统中增加由偏振分光镜、低孔径物镜、管镜和平面反射镜等组成的轴向扫描装置,实现结构光照明条纹在被观测样品空间的高速轴向移动,并且利用窗口傅里叶变换对不同z向位置条纹投影下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计算每个子区域图像在投影条纹频率处的相关系数,获取每个横向位置清晰度轴向响应曲线,曲线的峰值位置即为样品该横向位置的相对高度,最终获取样品表面面形。该发明具有装调简单,轴向扫描速度快,测量结果受样品表面反射率差异影响小和信噪比高的优点。

    一种金属波纹管成形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29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37213.1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波纹管成形装置与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且能耗高成本高、成品管壁厚减薄较大且质量不易控制、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波纹管成形装置,包括配套的上压板、下垫板、上压头和下压头;上压板、下垫板之间设有分瓣凹模、凹模固定板和下压板,分瓣凹模通过凹模固定板固定于下垫板上,下压板的上端向内弯折倒扣在凹模固定板的边缘上;上压板和下垫板中间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中轴线、第二中心孔的中轴线和分瓣凹模的型腔中轴线重合;同时还提供其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波纹管精密制造领域。

    一种双金属微通道挤压复合与成形一体化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9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08224.X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微通道挤压复合与成形一体化装置和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模具装置结构复杂、双金属微通道结构加工工艺流程复杂且制作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无法实现批量化生产的技术问题,其包括配套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通过导套和导柱进行连接组成封闭的框架结构,上模座通过导套和导柱可实现上下往复运动;上模座的下表面上固设有凸模,下模座的上表面上固设有与凸模配套使用的凹模A和凹模B,凹模A和凹模B围成中间带有通孔的环状结构的凹模型腔,凹模型腔内的凹模A和凹模B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微通道,可广泛应用于微通道结构精密制造领域。

    共焦显微镜模式像差矫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86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42335.4

    申请日:2017-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0 G01N21/01

    Abstract: 共焦显微镜模式像差矫正方法,属于自适应光学和共焦显微成像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光学系统的装配误差和光学元件的面形偏差会造成像差,导致焦斑歪曲和分辨率降低的问题。该方法依次加载不同幅值第4-11阶Zernike项偏置像差,计算相应图像灰度方差函数值,以此利用质心法计算相应像差系数,比较得到像差系数小于0.7rad清零,其余项预先矫正,再重新线性计算像差系数,最后利用两次系数之和进行像差矫正。本发明共焦显微镜模式像差矫正方法,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反向补偿由光学系统的装配误差与光学元件的面形偏差引起的波前畸变,有效克服共焦显微系统的像差影响,提升其成像质量与分辨率。

    共焦显微镜模式像差矫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9123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38228.4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共焦显微镜模式像差矫正装置,属于自适应光学和共焦显微成像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现有像差矫正装置过于复杂、操作不便且样品预处理步骤复杂的问题。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双面45°反光镜的一侧反光镜面反射后途经分束镜到达半波片,经半波片调制后射入至空间光调制器,再经空间光调制器调制后射回至分束镜,再经分束镜反射至反射镜,然后经光阑滤除高阶衍射杂光后射到双面45°反光镜的另一侧反光镜面,经双面45°反光镜再次反射后经过偏振分束镜射至XY扫描振镜上。本发明的共焦显微镜模式像差矫正装置可在不增加样品操作以及成像装置最简化的情况下达到图像幅值增加百分之44和成像质量提升百分之17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