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全光开关泵浦功率的方法、全光开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7651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710099383.2

    申请日:2007-05-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全光开关泵浦功率的方法,属全光开关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有机共轭聚合物材料加入激光染料制得复合材料,利用该复合材料制备二维光子晶体;将探测激光耦合到上述二维光子晶体中,所述探测激光的波长位于上述二维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的边缘;用泵浦激光激发上述二维光子晶体实现全光开关,所述泵浦激光的波长位于上述二维光子晶体的光学染料的线性吸收带。本发明可以将泵浦功率降至几百KW/cm2到MW/cm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光开关及其制备方法,全光开关为一二维光子晶体,该二维光子晶体为一刻蚀有正方晶格周期性空气孔的有机物薄膜,所述有机物薄膜为有机共轭聚合物加入激光染料。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出光效率的方法及相应的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1295767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710098813.9

    申请日:2007-04-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出光效率的方法,采用具有金属电极的器件固有的表面等离激元波作为中介,通过调节器件的参数,即改变各层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厚度,产生一条和发光激子能量共振的表面等离激元通道,将发光激子的能量引入此通道,然后利用器件中的微纳米结构将通道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能量以无用的波导模式和其他模式引起的损耗而造成的光能浪费,提高了器件的出光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以这种原理工作的有机EL器件,可以通过调节器件的参数,实现从蓝色到红色的不同颜色的光的透射,从而可以取代传统有机EL显示技术在白光源前设置滤色片的做法。

    一种对种子光信号进行超快时间分辨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71025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710064563.7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种子光信号进行超快时间分辨测量的方法及装置,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由激光脉冲光源产生的超短激光脉冲经过能量调节、准直缩束及空间滤波系统优化选择后,由光学分束系统分成两路,其中一路通过时间延迟控制系统,然后一路通过参量泵浦脉冲光路;另一路通过种子激发脉冲光路;(2)收集后的种子光信号与泵浦脉冲,以一定匹配角度入射到参量放大系统上,使参量放大系统以线性放大状态对样品种子光信号进行超快放大;(3)利用参量放大信号探测系统完成信号探测、记录、参比修正,以及对放大种子光信号的超快光谱分析与时间分辨测量处理,给出相应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使微弱的种子光信号被放大,并且实现超快时间分辨的探测,是超快光谱学领域的一种新探测方法。

    转换光信号的方法、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0469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119651.2

    申请日:2007-07-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换光信号的方法,属于光信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的电荷迁移率相对较小的载流子传输层中掺入光敏剂,形成电荷载流子陷阱,且所述光敏剂与OLED器件的入射光的波长相匹配;当入射光照射到OLED器件上时,所述载流子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复合形成激子数目增加,入射光信号转换为OLED器件本身的发光信号。本发明应用于红外探测,制备了一种红外探测器,该红外探测器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在该OLED器件的空穴传输层和/或电子传输层中掺杂红外光敏剂。本发明红外探测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在室温下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利用超短激光脉冲制备光栅器件和实现全息存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11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2131245.1

    申请日:2002-09-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短激光脉冲制备光栅器件的方法以及实现全息存储的方法。制备光栅器件的方法是:将超快激光的单脉冲通过分光系统分成两束或多束激光,入射到双光子吸收聚合物材料样品的表面或体内,在时间、空间上重叠,得到干涉条纹;通过调制入射激光所分离出来光束的数目,各束激光之间的夹角、相位和强度等有关参数,可制备出所设计的一维、二维或三维微小周期光栅结构。实现全息存储的方法是:在光栅器件制备方法中,分光后的一光束通过空间光调制器耦合上信息信号,信息信号光束与参考光束干涉,记录到双光子吸收聚合材料介质上,写入的光栅结构即为带有信息信号的全息光栅,通过控制光栅阵列写入位置可得到高密度多层全息存储。

    一种碲化镉光伏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3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1909.X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碲化镉光伏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透明衬底的一侧沉积网格化的栅电极,所述栅电极凸出于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10‑1000nm;在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沉积金属联结层。通过在透明衬底的一侧沉积栅电极,在获得了较高导电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电极的透明性;栅电极相对透明衬底略微凸起可以进一步提升光线在钙钛矿电池内部的光散射并提升吸光层的比表面积;通过在沉积有栅电极的透明衬底一侧沉积金属联结层,可以进一步将栅电极与电极进行联结,提升导电性,同时表面的氧化物层具备更优的透明度以及良好的兼容性,与原来应用透明导电氧化物电极衬底的碲化镉太阳能电池体系完全兼容。

    一种完全可编程的集成拓扑光子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033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08804.4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可编程的集成拓扑光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半导体芯片,其上设有多个波导谐振环,各波导谐振环的排布规则满足弗洛凯拓扑绝缘体的方形晶格的排布规则,构成一二维阵列;相邻两波导谐振环之间通过一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用于调节波导谐振环间的耦合强度;将与四个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具有耦合关系的波导谐振环称为主环,将相邻两主环之间的波导谐振环称为连接环;主环的至少一非耦合传输波导上设有一电控相移器,连接环的两非耦合传输波导上分别设有一电控相移器;二维阵列最外围的波导谐振环的无近邻波导谐振环的一侧与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连接,其剩余两通道用于光学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封装微棒腔、超声波检测与光声成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17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14153.9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封装微棒腔、超声波检测与光声成像装置。所述封装微棒腔包括:光学微腔和近场耦合器,所述光学微腔与所述近场耦合器处于目标耦合位置,所述目标耦合位置为使得所述光学微腔与所述近场耦合器处于临界耦合下的耦合位置;封装体,所述封装体由包容整个所述光学微腔和所述近场耦合器的聚合物构成,所述聚合物的折射率低于所述近场耦合器和所述光学微腔的折射率。本申请提供的封装微棒腔,采用折射率低于近场耦合器与光学微腔的折射率的聚合物,对处于临界耦合状态下的光学微腔近场耦合器进行封装,可有效提高光学微腔与近场耦合器之间的耦合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AgBiS2量子点超晶格的制备方法及其光电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477411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343092.8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BiS2量子点超晶格的制备方法及其光电探测器。本发明通过调节反应条件获得高质量的AgBiS2量子点,随后通过后处理的工艺方法,赋予AgBiS2量子点“靶向”功能,随后通过自组装策略,将单个AgBiS2量子点自组装成超晶格;能将纳米级的性能转移到更大的尺寸,同时具有优于单个量子点的集体性质;随后将量子点超晶格作为光电探测器的功能层,通过添加界面修饰层,钝化器件的界面缺陷,优化器件的能级结构,最终获得高灵敏度、高信噪比、绿色环保的AgBiS2量子点光电探测器;AgBiS2量子点超晶格光电探测器没有重金属元素,整个器件采用溶液加工的方法,制作成本低,同时具有的高的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器件性能,因此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高功率质量比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31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0422591.1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质量比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及离子束抛光技术制备厚度小于5μm的帕利灵薄膜作为柔性基底,再在其上制备由金属网格和透明导电氧化物组成的透明导电功能层,以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其他功能层,由此获得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超过20%,功率质量比可超过30W/g,弯折半径可小于1mm,弯折300个循环后电池性能衰减小于5%。本发明提供的高功率质量比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质量小、柔性高、功率质量比非常高的特点,在航天航空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也有其独特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