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08464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124137.2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移动代理的网格作业迁移方法,是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移动代理,通过将作业代码进行合理分割或按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有计划的迁移代码中各个模块的方案。基于模块化的移动代理,通过将作业代码进行合理分割或按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有计划的迁移代码中各个模块,可以有效的减少数据的传输量,同时还可以使无数据相关的代码模块在各个站点上并发执行,提高了网格资源的利用率和作业执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463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124136.8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网格环境内面向代理编程计算任务的自适应方法基于现有的开放的网格体系结构,通过部署代理管理服务和代理消息服务这两个满足FIPA规范和WSRF规范的网格服务以及部署G-A容器,支持代理的管理和移动。通过扩展现有的网格作业类型,即增加新的作业类型“AGENT”,使得任务代理的创建过程与现有网格任务的创建过程完全兼容;同时通过定义面向代理编程的任务,以及代理的移动和定位过程,使得代理任务的能够自适应网格环境的变化,智能的移动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731351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94035.7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9/44
Abstract: 网格计算平台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是继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面向对象编程)开发思想之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软件设计方法学,该方法目的是实现当前各种平台下的软件实现互操作和实现所开发的软件具有跨平台两大特性。网格计算正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实现异构环境下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和协作。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方便网格用户开发网格计算,另一方面使开发的网格计算平台具有跨平台和互操作的优点。同时当前许多开源的软件为我们设计网格计算平台的模型驱动开发提供了便利,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分成应用分析层、应用建模层和应用实现层的三层体系结构来设计网格计算平台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995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46183.6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态防御系统的调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初始化执行体集;从执行体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种子异构执行体加入至执行体集中,并执行如下遍历操作:遍历执行体池中的每一个异构执行体,与执行体集组成并集,判断并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执行体池中相应的异构执行体加入至执行体集中;否则,保持当前的执行体集不变;遍历完成之后,若当前的执行体集中异构执行体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从执行体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种子异构执行体加入至执行体集中并再次执行遍历操作;当前的执行体集中异构执行体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时,根据当前的执行体集输出调度方案。该方法能够提高拟态防御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8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39769.2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南京瑞麟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J3/00 , G06F18/27 , G06N3/0442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LSTM模型的电动汽车聚合负荷容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充电站第一时间段内的充电负荷数据,并对第一时间段进行时间划分,按照划分的子时间段对充电负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具有周期性的负荷数据样本。构建数据集,并对负荷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通过时间序列分解法将负荷数据样本划分为线性部分和非线性趋势部分,并基于线性部分对ARIMA模型进行建模。按照预设比例将数据集中的非线性部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基于训练集和验证集对LSTM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将ARIMA预测模型和LSTM预测模型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数据的输出结果进行加权组合,得到电动汽车聚合负荷容量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8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6504.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南京瑞麟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多终端数据收发的DWRR调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终端基于内存管理,实现风电场的实时数据收发;且基于DWRR调度算法的调度带宽对内存中的管理链表进行清空;其中,管理链表用于集中存储相同大小的实时数据。内存管理尽管在数据传输中高效,节省内存,然而它的回收却是极其麻烦的。本发明创造性的引入DWRR,对内存管理中的管理链表进行清空,使得DWRR与内存管理间的高效协同,彼此支持,进而共同实现风电场多终端数据收发的调度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5315.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南京鼎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3/0464 , G06N3/0985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XGBoost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获取相关历史负荷数据和特征数据,并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CNN在特征提取上的优势,使用CNN构造特征提取模块,并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区分提取出来的特征是否对预测有效的问题,引入Attention(注意力机制),赋予特征不同的权重,区分对输出贡献程度不同的特征,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有意识的侧重,发掘提取出的特征与标签的关系,再结合XGBoost算法,将提取的特征输入XGBoost结构中进行短期负荷预测,本方法能够综合CNN算法在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和XGBoost算法针对非线性负荷预测精度高,预测收敛速度快的优点,提高全网用电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8403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114292.2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PMU电力系统通信方法,信息发送设备与信息接收设备作为通信双方,向PMU电力系统的密钥管理服务申请获取国密SM2私钥;生成国密SM2完整公私密钥;信息发送设备从密钥管理服务中查询是否存在与信息接收设备之间的会话密钥,在不存在时,信息发送设备将加密后的会话密钥、签名结果、公钥以及ID信息发送给信息接收设备;信息接收设备验证通过后,协商出会话密钥或到密钥管理服务处查询会话密钥并解密;本发明不仅能够免去证书的管理,还解决了基于身份的加密体系中密钥托管的问题,同时结合国密算法进行签名、验证、加密,能够使得PMU电力系统的认证通信既轻量又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094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72400.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3/18 , H04L67/12 , G06N3/0455 , G06F18/22 , G06N3/0895 , G06F40/30 , G06N3/047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协议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物联网二进制通信协议的语义化逆向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收集大量公开的智能物联网二进制协议的协议规范以及对应的开源客户端服务端代码实现,获得智能物联网二进制协议语义令牌集,并自动生成不同通讯场景下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代码,捕获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二进制通讯流量,对二进制流量进行重标记,得到训练数据集,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得到智能物联网二进制协议语义化逆向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对未知智能物联网二进制协议的语义化逆向能力,提升了对不同通讯场景下未知智能物联网二进制协议的理解,有助于发现隐藏的协议漏洞和后门控制命令,可以有效提升智能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8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493056.X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20/52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局与局部特征的对抗学习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包括:将选定的可见光图像样本集Xv和红外图像样本集Xt作为训练数据;将可见光图像样本和红外图像样本输入所构建的具有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网络获取特征;将从具有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网络获得的可见光特征fiv、红外特征fit输入局部特征学习模块进行操作;将从具有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网络获得的可见光特征fiv、红外特征fit输入预测一致性模块进行操作;将可见光拼接特征fiv′和红外拼接特征fit′输入对抗学习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可有效减小可见光和红外特征的模态差异,大大提高了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检索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