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及机动二轮车
    1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80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59514.4

    申请日:2023-09-26

    Inventor: 西村昌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装置及机动二轮车。离合器装置具备离合器中心部、和设置成能够相对于离合器中心部接近或离开且能够相对旋转的压板,压板具备压板侧凸轮部,离合器中心部具备中心部侧凸轮部,压板具备沿方向延伸的凸台部,离合器中心部具备供凸台部插入的贯通孔,贯通孔构成为在周向上延伸且容许凸台部的周向和方向的移动,在压板侧凸轮部的表面与中心部侧凸轮部的表面接触时,凸台部的顶端从贯通孔突出到外部。

    离合器装置及摩托车
    1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03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160663.5

    申请日:2023-09-08

    Inventor: 神原真 小向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合器装置及摩托车。离合器装置具备:离合器中心;及压板,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离合器中心接近或远离且能够相对旋转,能够按压输入侧旋转板及输出侧旋转板,压板具备:多个压力侧嵌合齿,保持输出侧旋转板,并且以从外周壁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且在周向(S)上排列;及油流路,形成于压力侧嵌合齿的第一方向的端部,油流路至少将在外周壁的内周面侧流动的离合器油向压板的外部排出。

    离合器装置及摩托车
    1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2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130201.9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装置及摩托车,离合器装置具备压板,所述压板以相对于离合器中央部能够接近或远离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且能够按压输入侧旋转片及输出侧旋转片,离合器中央部具有油通路,所述油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外周壁的内周面,且所述油通路向中央部侧嵌合部引导离合器油,压板具备压力侧凹部,所述压力侧凹部形成于压力侧嵌合部的外周面,且在外周面的方向的整体从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且在从方向观察时与压力侧凸轮孔连续,压力侧凹部与油通路连通。

    离合器装置及摩托车
    1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6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786542.5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合器装置及摩托车。离合器装置具备:离合器中心套,保持与输入侧旋转板交替配置的输出侧旋转板;及压板,设置成能够相对于离合器中心套接近或离开,压板具备保持输出侧旋转板的多个压板侧嵌合齿,离合器中心套具备保持输出侧旋转板的多个中心套侧嵌合齿,在半离合状态下,在从输出轴的径向观察时中心套侧嵌合齿的一部分与压板侧嵌合齿的一部分重叠。

    湿式摩擦板及其制造方法、具备其的湿式多板离合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8536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80054278.8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一种湿式摩擦板及其制造方法、具备该湿式摩擦板的湿式多板离合器装置,能够提高微细槽相对于摩擦件的形成作业的效率。湿式摩擦板(200)的制造方法作为第一工序分别准备芯件(201)及摩擦件(210),之后作为第二工序在芯件(201)上形成树脂层(203)。树脂层(203)分别形成于芯件(201)的两个板面的整个面。接着,作为第三工序在芯件(201)的树脂层(203)上粘贴摩擦件(210)。接下来,作为第四工序,在摩擦件上形成微细槽(211)。具体地,在芯件(201)中的露出部(205)上开始激光(L)的照射并在持续射出该激光的状态下使激光头(301)呈圆环状位移。由此,在芯件的露出部及摩擦件形成圆环状的微细槽。

    湿式摩擦板及湿式多板离合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10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080026309.1

    申请日:2020-0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式摩擦板及湿式多板离合器装置,能够抑制摩擦件的面积的减少的同时实现拖曳扭矩的降低。湿式多板离合器装置(100)在与利用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驱动的离合器板(103)对置的位置具备湿式摩擦板(110)。湿式摩擦板(110)构成为在平板环状的芯件(111)上隔着油槽(115)地具备多个摩擦件(112)。摩擦件(112)具有在摩擦件(112)的内周缘(112a)开口并向外周缘(112b)侧延伸的第1微细槽(113)和在摩擦件(112)的外周缘(112b)开口并向内周缘(112a)侧延伸的第2微细槽(114)。第1微细槽(113)以及第2微细槽(114)均形成为0.1mm以上且0.8mm以下的槽宽,并且具有在芯件的径向上的相同的位置沿周向重叠的重叠部(113c、114c)。

    燃料电池系统
    1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66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80093546.2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构造简化并且能够有效地生成用于重整的水蒸气。该燃料电池系统具有电池(1),其能够发电并且具有:燃料电极(1a),通过重整燃料气体获得的氢气馈送至该燃料电极;空气电极(1b),大气中的氧气馈送至该空气电极;以及电解质(1c),其布置在燃料电极(1a)和空气电极(1b)之间,并允许馈送至空气电极(1b)的空气中的氧离子穿过而到达燃料电极(1a),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设置有水蒸气保持装置(6),其布置在馈送至燃料电极(1a)的燃料气体的循环通道中,并且能够保持与电池(1)的发电关联地在燃料电极(1a)中生成的水蒸气并能够使水蒸气与燃料气体混合。

    离合器装置
    1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64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80064105.7

    申请日:2020-09-16

    Inventor: 小林佑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减震弹簧向输入旋转体的组装作业的作业负担的离合器装置。离合器装置(100)在离合器外套(101)与输入旋转体(102)之间具备减震机构(105)。减震机构(105)在离合器外套(101)与输入旋转体(102)之间具备第一减震摩擦片(106)和第二减震摩擦片(107)并且具备环形弹簧(110)。第一减震摩擦片(106)形成为平板环状且外缘部被形成于离合器外套(101)的第一减震摩擦片保持部(101f)保持。第二减震摩擦片(107)形成为平板环状且内缘部被形成于输入旋转体(102)的第二减震摩擦片保持部(102c)保持。环形弹簧(110)配置于输入旋转体(102)与输入侧侧板(108)之间并将第二减震摩擦片(107)向第一减震摩擦片(106)按压。

    自行式电动车辆以及电动机装置
    1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207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252259.X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式电动车辆,所述自行式电动车辆由用于供驾驶员乘坐的座椅、用于对前轮及后轮两者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转向操纵的车把、用于旋转驱动所述前轮及所述后轮两者中的至少一方的电动机、用于冷却所述电动机的冷却装置、以及支承所述前轮及所述后轮的框架构成,所述车把与所述座椅对置,所述框架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延伸,所述电动机配置于比所述车把靠所述座椅侧,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并且支承于所述框架,所述冷却装置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并且支承于所述电动机。

    动力传递装置
    140.
    发明公开
    动力传递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2639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87418.1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够通过抑制动力传递过程中的突然性来提高可操作性。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联动构件(9),其可以将压力构件(5)从不可操作位置移动到可操作位置:释放弹簧(m),其可以施加偏置力,同时允许联动构件和压力构件移动,直到驱动侧离合器片(6)和从动侧离合器片(7)在被压接之前达到接合状态:和离合器弹簧(11),在驱动侧离合器片和从动侧离合器片达到接合状态之后,该离合器弹簧在联动构件移动以使压力构件进一步移动的过程中收缩,并且该离合器弹簧可以在允许联动构件和压力构件移动的同时将压接力施加到驱动侧离合器片和从动侧离合器片。离合器弹簧具有设定负荷,该设定负荷被设定为小于释放弹簧的最大负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