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385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738907.1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43 , G01N33/68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草酸银桥联三联吡啶钌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采用金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草酸银/三联吡啶钌纳米复合材料和四氧化三铁@聚多巴胺核壳复合材料制备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490610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792056.9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MOF‑石墨烯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杂化材料用于检测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和手性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L‑天冬氨酸的碱性水溶液与硝酸铜‑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共混后,加入4,4´‑联吡啶的乙醇溶液,静置过夜后,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制得。采用该杂化材料构建的手性MOF‑石墨烯杂化材料传感器,用于R‑2‑氨基‑3‑苯基丙酸和S‑2‑氨基‑3‑苯基丙酸对映体含量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20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597827.X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ZnxBi2S3+x敏化NiTiO3自供能葡萄糖检测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方式将ZnxBi2S3+x成功原位修饰到NiTiO3表面,弥补了NiTiO3对可见光利用效率低的不足,同时,匹配的带隙结构及优良的敏化作用,使得光电转化效率大大提高,获得了很好的光电响应。葡萄糖氧化酶修饰于电极之上,催化电解质溶液中待检测的葡萄糖,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作为电子供体,与ZnxBi2S3+x产生的光生空穴结合,很好地阻碍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进一步促进了光生电子的转移和传递,提高了光电信号和所制备的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催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产生不同程度的光电响应,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检测,其检测限为0.35μM。
-
公开(公告)号:CN106932568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137381.1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转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聚苯胺金纳米复合物为基底,结合载体聚多巴胺微球独特的吸附功能,将电化学发光半导体纳米材料固载到电极的界面,得到很好的发光信号。同时利用聚多巴胺微球和聚苯胺金纳米复合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固定抗体,然后将ITO玻璃高温煅烧。此技术不仅操作简便,制得的传感器有较好的电化学发光性能,而且还实现了对不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信号进行长久保存,解决了纳米材料及生物分子缺乏简单而有效的电极固定方法等问题。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19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1293278.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级微米立方锡酸锌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心肌钙蛋白I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光电化学传感器领域。以聚吡咯/氮缺位的石墨相氮化碳为模板,合成多级结构的Zn2SnO4立方体,用氮、硫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N,S‑GQDs来敏化Zn2SnO4,增强其可见光吸收,再原位生长CdS纳米粒子,得到光电活性显著提高的多级微米立方锡酸锌复合材料Zn2SnO4/N,S‑GQDs/CdS,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将心肌钙蛋白I抗体、牛血清白蛋白和心肌钙蛋白I抗原组装到Zn2SnO4/N,S‑GQDs/CdS复合材料上,利用Zn2SnO4/N,S‑GQDs/CdS优异的光电活性以及心肌钙蛋白I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对心肌钙蛋白I的超灵敏检测,这对心肌钙蛋白I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5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521134.7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对硫磷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钴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对硫磷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8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521137.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电极材料Fe‑TiO2/MoS2,即铁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橘青霉素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铁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产生电化学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化学方法检测橘青霉素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50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521135.1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有机氯农药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铁、锰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与二硫化钼原位复合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FeMn‑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有机氯农药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铁、锰共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有机氯农药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9269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886540.2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具有数据缺失UWB行人导航的自适应预估EKF滤波算法及系统,包括:通过UWB系统和惯性导航器件INS系统分别测量参考节点到目标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将两种系统测量得到的距离信息作差,差值作为数据融合算法所使用的滤波模型的观测量;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自适应EKF滤波算法进行改进,引入变量表示第i个信道的距离信息是否可用。一旦距离信息不可用,则对不可用的距离信息进行预估,以弥补不可用的距离信息,保证滤波器对位置误差的预估;在此基础上,将惯性导航器件INS测量得到的行人位置与EFIR滤波器得到的位置误差预估作差,最终得到当前时刻最优的行人位置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