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9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010056473.9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南京恒锐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江苏锐精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差动暗场共焦显微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其装置包括环形光照明模块、环形光扫描模块和差动共焦探测模块;通过照明光束整形与互补孔径遮挡探测,有效分离样品反射信号与散射信号,获取纳米级亚表面裂痕、气泡等缺陷的三维分布信息;通过差动共焦探测,提高了测量系统轴向的灵敏度、线性和信噪比,可显著抑制环境状态差异、光源光强波动和探测器电气漂移等引起的共模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235932.3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江苏锐精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5/00 , G06V10/30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噪声估计的LRA‑SVD自适应细节保留降噪算法,包括对亚表面缺陷图像进行噪声估计;利用噪声估计值以及LRA‑SVD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降噪;将原始图像与初步降噪算法做差,获得初始方法去噪图像;计算去噪图像与方法噪声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相关系数大于阈值,则进行迭代正则化降噪过程:将方法噪声乘以一定的系数加入到去噪图像中作为新含噪图像;利用改进的噪声估计方法对新含噪图像进行噪声估计,利用噪声估计值和LRA‑SVD算法对新含噪图像降噪;利用原始图像与新降去图像做差;计算新去噪图像与新方法噪声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相关系数小于阈值则停止迭代,获得降噪后的亚表面缺陷图像;否则进行新一轮正则化降噪。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1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059128.0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南京恒锐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江苏锐精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差动暗场共焦显微测量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环形光照明模块、环形光扫描模块和差动共焦探测模块;通过照明光束整形与互补孔径遮挡探测,有效分离样品反射信号与散射信号,获取纳米级亚表面裂痕、气泡等缺陷的三维分布信息;通过差动共焦探测,提高了测量系统轴向的灵敏度、线性和信噪比,可显著抑制环境状态差异、光源光强波动、探测器电气漂移等引起的共模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0950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127090.5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柔性电子材料制造领域,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线的电极图案制备方法。主要步骤为:(1)将滤膜盖在负压环境容器的抽滤口上,将具有内孔结构的3D橡胶掩模盖在滤膜上,将底部平滑的管状容器压在3D橡胶掩模上,用夹子固定好后,将纳米线溶液倒入顶部的容器中进行抽滤;(2)待所有液体都被抽滤完后,将顶部容器,3D橡胶掩模依次取下,然后用镊子将滤膜转移到工作台上,该工作台可以是玻璃或者硬质塑料等,其上表面贴有双面胶;(3)待滤膜完全干燥后,将可以待固化的液态有机树脂材料等涂敷在滤膜上,待固化后,撕下有机树脂,便可得具有特定图案的纳米线/有机树脂柔性电极。该发明创新性的设计出了具有内通孔结构的3D橡胶掩模,结合真空抽滤系统,可以高效的制备出边界清晰的复杂电极图案,并且材料利用率极高可达95%以上,适用于柔性电子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031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158716.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29C64/307 , B29C35/04 , B29C35/08 , B33Y40/20 , B33Y80/00 , H01M4/1395 , H01M4/62 , H01M4/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电池电极不能防止SEI膜破裂并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技术问题;包括:(1)根据器件尺寸设计打印模型,并将打印模型导入3D打印机中,设置打印参数;(2)将打印浆料加入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获得电池电极;打印浆料主要由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光聚合剂按比例配制而成;(3)将步骤(2)得到的电池电极置于紫外灯下进行光固化反应,固化时间为10‑40分钟,随后在室温条件下干燥24h;(4)将步骤(3)得到的电池电极放入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介质为浓度为0.01‑2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5)将步骤(4)得到的电池电极干燥后进行真空烧结处理。本申请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2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000018.3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22C47/12 , C22C49/06 , C22C49/14 , B22D18/02 , C22F1/057 , B22D23/04 , C22C101/10 , C22C101/14 , C22C101/04 , C22C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耐热高刚度多元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s)、碳化硅晶须(SiCw)和二硼化钛(TiB2)制备三元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基于各增强体性能优势以及多元异质增强体协同强化效应提升铝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技术原理是采用CNTs·SiCw混杂预制件制备—TiB2/Al复合材料熔体制备—挤压浸渗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路线,首先将CNTs和SiCw混合后采用模压法压制CNTs·SiCw混杂预制件,并进行烘干和烧结,之后采用原位自生法制备TiB2/Al复合材料熔体,最后采用含有增强体的TiB2/Al复合材料熔体浇注多孔混杂预制件并进行挤压铸造液态浸渗制备CNTs·SiCw·TiB2/Al铝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346115.2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介观尺度试样力学性能测试的磁控溅射设备,其解决了现有磁控溅射设备完成被测试样的上下两面的磁控溅射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反应腔室、翻转驱动装置,反应腔室内的底部设置有靶材,位于靶材的上方设置有承载夹持装置,用以承载夹持被测试样,承载夹持装置设置在反应腔室内,翻转驱动装置与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承载夹持装置相连接;当被测试样的一面完成磁控溅射后,翻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传动轴带动承载夹持装置转动,使被测试样的另一面朝向靶材,实现靶材对被测试样的另一面的磁控溅射,可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性能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0205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226835.9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盲孔壳体脉冲电流辅助局部镦锻连续成形方法与装置。采用热挤压成形的盲孔件作为预制坯,通过两组径向位置梯次递进的旋转锻造锤头对壁部预制坯进行局部高频脉冲镦锻加载。“锻”即锤头沿构件径向加载,单组锤头作用的变形区可视为轴向拔长,“镦”即两组锤头之间的预制坯由于轴向流动受阻而发生的轴向镦粗变形;预制坯变形区为“拔长‑镦粗‑拔长”复合的剧烈塑性变形,可有效提升累积变形量,细化构件微观组织,并提高单道次成形过程的径向压缩/轴向延伸效率;同时对预制坯镦锻变形区在线施加脉冲大电流,利用电塑性效应降低材料变形抗力、提高成形性,且难变形的薄壁处相对电流密度大,电致塑性效果更好,有利于薄壁处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1346733.7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介观尺度弯曲试样力学性能测试的磁控溅射成形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用于介观尺度弯曲试样力学性能测试的磁控溅射成形装置尚未公开的技术问题,其试样定位框开设有用于放置弯曲试样的放置通孔,放置通孔与弯曲试样相匹配;试样定位框容置于中空框体内,试样定位框设在一对金属镀膜成形板之间,金属镀膜成形板开设呈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圆形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为微米级;一对金属镀膜成形板设在一对压板之间,一对压板可拆卸安装在中空框体的上下两侧;位于上下两侧的压板分别压在其临近的金属镀膜成形板上,使一对金属镀膜成形板分别紧压在弯曲试样的狭长测试部的上下表面,可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性能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617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894814.4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21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位点往复变形的板材均匀细晶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弧面或球凸结构的模具对板材进行多道次加载,每一道次间使变形后的板坯依次进行周向旋转、翻转和错位后再次加载,通过多次往复加载以达到使板材各区域内发生均匀剧烈的塑性变形的目的,显著提高板材内部累积变形量,实现板材各区域的均匀大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deformation,SPD)。该方法通过多位点往复变形促使板材在多个局部区域产生剧烈塑性变形,极大促进初始粗晶在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使其破碎成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同时弱化织构,实现板材强塑性双增、各向异性弱化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