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动炉排套管式对流受热面单锅筒热水锅炉

    公开(公告)号:CN2729579Y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3246382.0

    申请日:2003-04-17

    Abstract: 一种错动炉排套管式对流受热面单锅筒热水锅炉,其辐射受热面采用自然循环方式,对流受热面采用强制循环方式。供热循环水引入套管式对流管束进行强制循环。在套管式对流管束出口由联接管引入上锅筒。由配水管送至下降管通过下集箱、上升管(辐射受热面)回至上锅筒,形成自然循环。锅炉热水由锅筒内集水器引出。辐射受热面(水冷壁)的水循环回路由上锅筒、下降管、下集箱、水冷壁管组成。套管式对流受热面的循环回路由第一组竖集箱、水平集箱、套管管束和第二组水平集箱、竖集箱组成。错动炉排由一套传动装置通过曲柄机构带动两组活动炉排框架运动。当一组活动炉排前后推动时另一组活动炉排向前错动。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勘测的土样保存箱

    公开(公告)号:CN217199687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21116958.3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存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岩土工程勘测的土样保存箱,针对常规的用于岩土工程勘测的土样保存箱中密封效果较差,导致土样容易漏出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箱体与盖板,盖板活动抵接在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转动板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固定座活动连接在通孔内,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插板与固定座内壁的卡接配合,能够提高盖板与箱体的盖设稳定性,提高箱体的密封性,便于对土样的保存,可靠性高。

    一种空泡气膜全包裹式水下多级通气航行体实验模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40042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2281180.3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一种空泡气膜全包裹式水下多级通气航行体实验模型。目前进行水洞实验时航行体难以做到自身处于空泡气膜全包裹状态。本实用新型中头盖体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阶梯形孔处,水洞天平前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二阶梯形孔处,水洞天平后端可拆卸连接在支撑管一端内,支撑管另一端与支撑座下端可拆卸连接,圆筒形外壳扣合在主棒体和支撑管间,圆筒形外壳内壁和水洞天平外壁之间形成有环形腔,环形腔、支撑管和支撑座之间穿设有通气组件,头盖体外壁上有多个一级排气孔,多个一级排气孔通过通气组件与供气源相连通,圆筒形外壳上分别有多个二级排气孔和多个三级排气孔,多个二级排气孔和多个三级排气孔均通过通气组件与供气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水洞实验。

    一种用于一维微纳米材料自组装的超声波谐振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014409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871049.9

    申请日:2016-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一维微纳米材料自组装的超声波谐振腔装置,其包括基底片、压电陶瓷片、样品腔和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所述基底片的下表面与压电陶瓷片的表面连接,所述基底片的上表面与样品腔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与超声波函数发生器电连接;其中,所述样品腔内装有包含微纳米粒子与水凝胶单体的混合溶液。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谐振腔装置进行一维微纳米材料的自组装,不需要对颗粒的表面做任何功能化处理,不需要任何模板,也不需要颗粒具备特殊的形状,大大节省了操作成本,提高了效率。

    一种用于水洞实验中的自旋空化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192722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1054425.7

    申请日:2015-12-16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洞实验中的自旋空化器装置,它涉及一种自旋空化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在水洞实验过程中,通气航行体模型的空化器不能实现自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航行体模型水平设置,尾部支撑块设置在航行体模型的尾部且二者通过支撑筒可拆卸连接,水平传动轴从左至右依次穿过在航行体模型、支撑筒和尾部支撑块,竖直传动轴竖直穿设在尾部支撑块上,水平传动轴的一端和竖直传动轴的下端在尾部支撑块内通过传动器相连接,竖直传动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空化器靠近航行体模型的头部设置,空化器与水平传动轴同轴设置且其与水平传动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水洞实验中。

    水下圆柱运动体弹身表面压力传感器放置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4388724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20771241.1

    申请日:2014-12-09

    Abstract: 水下圆柱运动体弹身表面压力传感器放置机构,属于航行体水下发射研究技术领域。该装置解决现有水下圆柱运动体为测量圆柱弹身流场参数,在弹体表面开孔影响运动体流形的问题。运动体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传感器放置结构设在第一通孔中,运动体与传感器放置结构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且通过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密封,传感器放置结构底部开有与传感器直径相同的内腔,内腔上加工与传感器的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该螺纹深度小于内腔的深度,内腔中放置传感器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内腔与传感器通过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密封,传感器放置结构开有多个与内腔连通的多个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用于水下发射实验。

    一种射弹入水驻点压力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28303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1054401.1

    申请日:2015-12-16

    Abstract: 一种射弹入水驻点压力测量装置,它涉及一种压力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射弹实验装置只有高速摄像测量的单一方式,驻点压力不能测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弹体(2)为变直径回转体,所述弹体(2)从头部到尾部依次加工有传感器安装孔(7)、数据线穿引孔(8)和尾腔(9);所述压力传感器(1)放置在弹体传感器安装孔(7)上;所述数据线(3)连接压力传感器(1)后通过数据线穿引孔(8)在尾腔(9)中放置;所述导引棒(4)将数据线(3)缠绕在其上,并用于将传感器数据线放置在尾腔(9)中;位于导线孔(5)的中部至传感器安装孔(7)之间的弹体(2)直径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用于射弹入水驻点压力测量。

    一种双通道保护气嘴及适用于超高功率激光焊接的保护气吹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195928U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20522664.8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一种双通道保护气嘴及适用于超高功率激光焊接的保护气吹送装置,它涉及激光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保护气吹送装置在超高功率激光焊接过程中存在保护气流流量较小,对光致等离子体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提高吹送的保护气流会降低熔池的稳定性,影响焊接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通道保护气嘴,外通道气室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外通道连接口和内通道连接口,外通道气室的另一侧密封连接外通道出气管,扇形固定架固定在外通道出气管内壁上,内通道出气管插装在外通道气室内,内通道出气管通过扇形固定架与外通道出气管连接,内通道出气管的一端与内通道连接口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超高激光功率焊接过程中保证焊接过程稳定性。

    一种两用途水洞系统
    1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9168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911797.X

    申请日:2017-07-25

    Abstract: 一种两用途水洞系统,它涉及一种水洞系统。现有水洞实验装置中,往往只有水平的工作段或垂直的工作段,二者因实验目的和效果不同需要独立建造,耗费高、功能单一且占地面积大。本实用新型包括尾水罐、进水管、主水管、竖直工作段管、水平工作段管和回水管,尾水罐通过进水管与主水管的进水端相连通,主水管的出水端与竖直工作段管的进水口相连通,竖直工作段管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尾水罐的第一入水口相连通,竖直工作段管内设置有第一实验模型;主水管上设置有三通阀,水平工作段管的进水口与主水管上的三通阀相连接,水平工作段管的出水口与尾水罐的第二入水口相连通,水平工作段管内设置有第二实验模型。本实用新型用于水洞实验。

    一种通过炮口切割器实现气动分离的弹托

    公开(公告)号:CN205175242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1054437.X

    申请日:2015-12-16

    Abstract: 一种通过炮口切割器实现气动分离的弹托,它涉及一种弹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瓣状开裂式弹托各瓣间不能紧密配合和整体密封,影响弹托和弹丸在膛内加速运动的稳定性;且弹托分离时各瓣间容易相互干涉,造成弹托分离对弹丸速度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弹托上、下两瓣由同一回转体沿对称面切割而成,两瓣在尾部渐扩锥段上依靠渐开圆弧齿配合;弹托上下瓣在配合面上均涂覆有薄层塑胶;弹托前后柱状段开有一个环形凹槽,上下瓣配合后,两环形凹槽内分别安装密封圈使弹托可滑动安装在炮膛内;多个炮口切割器安装在炮膛内出口方向的外侧面上,在弹托出膛时割裂密封圈,实现弹托出膛后的气动分离。本实用新型的弹托适用于轻气炮发射次口径高速射弹实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