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体浓度梯度细胞培养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165161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0710044320.7

    申请日:2007-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体浓度梯度细胞培养芯片,包括二个进样口、三层蜿蜒管道及形成五条线性浓度梯度分布的树状结构、五个细胞培养通道和一个出样口;所述的形成浓度梯度的树状结构直接与细胞培养通道相连接,细胞培养通道中存在“坝状凹槽”结构,二个进样口对称位于水平连接管道的上方。本发明的微流体浓度梯度细胞培养芯片的制备采用软刻蚀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以SU-82000光刻胶制备模具,聚二甲基硅氧烷注塑成型;(2)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与玻璃基片键合制作完成微流体浓度梯度细胞培养芯片。本发明的细胞培养芯片可用于细胞药物筛选和细胞毒理实验。

    基于PI的液栅型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902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69819.9

    申请日:2013-03-05

    Inventor: 吴蕾 成霁 金庆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I的液栅型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硅基底上沉积铝层作为牺牲层;将PI光刻胶旋涂在铝层上作为柔性场效应管的基底;以商品化的石墨烯/聚甲基酸甲酯薄膜转移至预先沉积在PI基底上的钛/金电极,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以AZ4620光刻胶作为石墨烯图形化的掩模层;以氧等离子体对石墨烯进行刻蚀;利用PI光刻胶在图形化的石墨烯表面制作绝缘层,形成液栅型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场效应管结构为液栅型,这样既可以减少加工的步骤又便于对石墨烯表面进行进一步的表面修饰,从而实现对各种生物信号的特异性检测。

    用于生物分子固定的薄膜、制作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6461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21466.7

    申请日:2012-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分子固定的薄膜、制作方法及应用。所述用于生物分子固定的薄膜,其特征在于在电化学聚合沉积的聚苯胺薄膜中加入含有疏基分子的化学试剂R-SH,将还原单元中的二级胺部分还原成一级胺,将氧化单元中的三级胺叔胺还原成二级胺,使没有活性的氧化单元与醛基反应生成烯胺,从而增加了生物分子的固定效率。本发明提供的薄膜制备分为导电和非导电两大类,以QCM表面利用还原态聚苯胺固定蛋白质分子甲胎蛋白抗体和在不导电玻璃表面利用还原态聚苯胺固定核酸分子作为实例说明其应用。

    一种手持式生物荧光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736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607460.2

    申请日:201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生物荧光检测仪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式仪器包括:光学检测模块1、信号采集模块2、信号处理模块3、信号显示及传输模块4和电源模块5。该手持式仪器的检测方法特征在于:光学检测模块1将待检测的生物荧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经信号采集模块2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3,信号处理模块完成结果的显示以及传输任务,同时向光学检测模块1提供反馈控制量。电源模块5用于向上述各模块提供适合的工作电压。使用本发明的检测仪以及检测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手持仪器难以检测弱荧光信号的传统问题。

    一种玻璃微流控芯片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4866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510023895.1

    申请日:200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玻璃微流控芯片及制作方法,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基于SU-8光敏胶做中间层的微流控芯片及制作方法,本发明采用玻璃作衬底材料,SU-8做中间层,芯片制作过程对玻璃表面的平整度不敏感。本方法通过一层稀释的SU-8层实现先光刻显影制得微管道,再与玻璃盖片直接键合的过程,克服了以往方法先键合,后光刻和显影产生的显影时间不均一,管道不平整的缺点。选用紫外高透过率的石英作衬底材料,利用本法可以方便制备用于紫外吸收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因此本发明建立了一种低成本、高成功率的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