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40326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943002.3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根绕肋,并且绕肋与电加热棒固定为整体结构,每根电加热棒上的绕肋与相邻电加热棒或相邻电加热棒上的绕肋接触。本发明采用绕肋与电加热棒整体加工技术,机械强度高,抗冲刷能力强,且生产技术难度小、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提高定位的可靠性;绕肋与电加热棒束采用同种材料,避免了因异质材料的热胀性差异引起附加应力,提高了绕肋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绕肋在实验周期内的功能特性;采用自定位方法,不需额外附加结构,减少了实验体的装配难度;针对不同电加热模拟组件规格,通过调整绕肋的几何参数实现其定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23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1160039.5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 , G21C13/028 , G21C15/14 , G21C17/017 , G21C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套管的主泵压力容器,包括外筒体组件、焊接在外筒体组件上端的上法兰、焊接在外筒体组件底部的下封头组件和内套管组件,外筒体组件和内套管组件之间形成环腔,所述内套管组件位于外筒体组件内部,包括内套管上部组件和内套管下部组件,内套管上部组件上的上段接管与内套管下部组件上的下段接管之间采用嵌入式配合连接,上段接管能够用楔形止回阀替代,在下段接管的上端还设置多个内套管引压管,下段接管底部与下部封头组件之间采用嵌入式配合连接;所述外筒体组件的上端还设置外套管引压管。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克服了现有压力容器分散式布局占据空间、没有设置相应测点实现主泵和楔形止回阀压力测量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33142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95265.4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流场可视化研究的实验棒,所述实验棒包括:上端塞、FEP薄壁管、下端塞,上端塞下端与FEP薄壁管上端通过热熔方式连接,FEP薄壁管下端与下端塞上端通过热熔方式连接,通过上端塞和下端塞中心通孔实现注水排气,实验棒内充满水后FEP薄壁管在流道内几乎不再可见,实验棒对光学信号干扰极小,加工方便且几何精度高,易于定位和密封并且可以对实验棒内压力进行调节,非常适合流场可视化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76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79724.5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大电流传输的紧凑式模块化输电结构,主要包括导电铜排、外部链接铜排、以及铜排与铜棒间的压紧装置等组成,结构设计可实现在现场狭小的空间安装、支撑和绝缘的功能,其连接结构紧凑,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导电材料的冷却,具有灵活方便、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07130.6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压力环境维持条件模拟淹没发热部件的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补水系统、储水系统、水位维持系统、发热实验装置和背压水系统,补水系统通过补水管道与储水系统连接为其补水;储水系统通过送水管道与水位维持系统连接以维持其水位不变,并在送水管道上设置调节阀和流量计,水位维持系统通过连通管道与发热实验装置连接稳定供水,并在所述连通管道上设置连通截止阀;发热实验装置包括打压实验容器,打压实验容器内设置有发热部件,打压实验容器的入口位置设置压力变送器,以实时监测发热部件所处的压力值,在打压实验容器的出口位置安装排出管道,排出管道末端设置有排出截止阀;排出管道尾部还通过三通连接有背压水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23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60039.5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 , G21C13/028 , G21C15/14 , G21C17/017 , G21C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 G21C13/02 , G21C13/028 , G21C15/14 , G21C17/017 , G21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套管的主泵压力容器,包括外筒体组件、焊接在外筒体组件上端的上法兰、焊接在外筒体组件底部的下封头组件和内套管组件,外筒体组件和内套管组件之间形成环腔,所述内套管组件位于外筒体组件内部,包括内套管上部组件和内套管下部组件,内套管上部组件上的上段接管与内套管下部组件上的下段接管之间采用嵌入式配合连接,上段接管能够用楔形止回阀替代,在下段接管的上端还设置多个内套管引压管,下段接管底部与下部封头组件之间采用嵌入式配合连接;所述外筒体组件的上端还设置外套管引压管。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克服了现有压力容器分散式布局占据空间、没有设置相应测点实现主泵和楔形止回阀压力测量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74102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07680.1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01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电绝缘功能的高温高压混合器,包括绝缘法兰A和绝缘法兰B,绝缘法兰A和绝缘法兰B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垫圈,还包括三通管,三通管包括互相连通的主管和侧管,主管的一端与绝缘法兰B远离绝缘法兰A的一端连接,主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异型管接头管的出口端端面,还包括内套管,内套管的一端延伸到绝缘法兰A的中空内部,内套管的另一端与异型管接头管的出口端端面连接,内套管的内部与异型管接头管的内部连通形成热流通道,内套管的外壁与主管内径面之间存在间隙A,内套管的外壁与绝缘法兰B之间存在间隙B,内套管的外壁与绝缘法兰A之间存在间隙C,间隙A、间隙B、间隙C互相连通并构成冷流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6373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1039235.7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驱动机构顶部边界条件的固定限位装置,包括横向限位机构和纵向限位机构,横向限位机构与纵向限位机构围成一个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的内壁设有限位板,所述横向限位机构包括两块平行的横向槽钢,纵向限位机构包括两块平行的纵向槽钢,两块横向槽钢搭接在两块纵向槽钢上,且两块横向槽钢位于两块纵向槽钢之间。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做到安装高度易控、安装便捷,满足驱动线抗震试验的试验要求,解决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抗震试验中的准确模拟驱动机构顶端安装边界条件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40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43002.3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根绕肋,并且绕肋与电加热棒固定为整体结构,每根电加热棒上的绕肋与相邻电加热棒或相邻电加热棒上的绕肋接触。本发明采用绕肋与电加热棒整体加工技术,机械强度高,抗冲刷能力强,且生产技术难度小、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提高定位的可靠性;绕肋与电加热棒束采用同种材料,避免了因异质材料的热胀性差异引起附加应力,提高了绕肋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绕肋在实验周期内的功能特性;采用自定位方法,不需额外附加结构,减少了实验体的装配难度;针对不同电加热模拟组件规格,通过调整绕肋的几何参数实现其定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5840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20713.6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9B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模拟装置,包括流量分配板(3)、元件管板(5)及多个U形电加热元件(1),其中,流量分配板(3)设于元件管板(5)的上方,流量分配板(3)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介质流通孔和多个加热元件穿孔(301),U形电加热元件(1)的两个端头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加热元件穿孔(301)、元件管板(5)后连接在元件管板(5)上。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发明能对原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加热功率、几何结构尺寸进行合理模拟,为主要研究蒸汽发器二次侧特性的蒸汽发生器模拟体提供传热管束模拟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