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束临界热流密度试验模拟体的端头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780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811214951.3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临界热流密度试验模拟体的端头密封结构,包括热电偶尾部信号采集电缆、模拟体棒束承压壳、与承压壳连接的密封法兰端盖以及位于承压壳内腔的模拟体棒束,热电偶尾部信号采集电缆的一端位于模拟体棒束中,其另一端从密封法兰端盖穿出,在密封法兰端盖和模拟体棒束之间设置有柔性套件,在密封法兰端盖的内侧焊接有陶瓷板,在陶瓷板上设置有配合孔,在柔性套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硬连接件。本发明在实现模拟体棒束高温高压密封的同时,又提供了模拟体棒束内管温度的测量通道。同时,将陶瓷板采用扩散焊的方式焊接至密封法兰端盖和密封螺纹端头之间,保证了端盖与模拟体棒束之间的绝缘。

    液态金属液位连续测量装置及其液位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742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88043.1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态金属液位连续测量装置,包括:导电外套管,导电外套管一端为封闭端部、另一端为开口端部,导电外套管的颈部采用绝缘密封卡套以绝缘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液态金属盛放容器上;导电丝,导电丝从导电外套管开口端插入到导电外套管内部,导电丝与导电外套管之间形成仅有的一处导电连接部C,测电部,所述测电部包括直流供电电源、电压表,其中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与导电外套管的开口端部上的点A连接,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与导电丝的上端部上的点B连接;电压表的正极与导电外套管的开口端部上的点D连接,电压表负极与导电丝的上端部上的点B连接。

    高温液态金属多液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099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99792.2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温液态金属多液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一个液态金属罐,包括一个导热油罐,导热油罐上引出有导热油管道,导热油管道依次经过油泵、阀门然后回到导热油罐形成导热油循环回路,其中导热油管道穿过液态金属罐,并在导热油管道内设置多个热电偶,热电偶的引出线从导热油罐引出。本发明可以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探测出不同的金属液位,大大提高了液态金属液位测量的准确性,而且,由于需要密封的部分只有导热油管道与液态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点,其单一的密封要求大大降低了密封性能的困难度,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液态金属的液位测量。

    一种蒸汽发生器给水温度控制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45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84228.9

    申请日:2017-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给水温度控制模拟系统,在主给水泵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入口之间的主给水管道经过一个回热器,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出口连接有两个并联的分支管路,其中一支通过经过主蒸汽管道蒸汽流量调节阀后连接至冷凝器,另一支依次经过蒸汽旁路截止阀、蒸汽旁路流量调节阀、回热器后连接至冷凝器。本发明可以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温蒸汽作为加热源来对进入蒸汽发生器的给水进行预热,消除了依靠额外电源预热带来的能耗,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能量利用率,采用本身输出高温蒸汽预热能够实现较大流量变化范围的给水温度控制。同时,蒸汽旁路调节与给水旁路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实现蒸汽发生器给水温度的调节。

    一种用于棒束组件实验通电的接电装置及接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849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402697.8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棒束组件实验通电的接电装置及接电方法,包括外部框架,外部框架内并排设置若干导电部,导电部在垂直于自身轴线方向的截面呈圆环状,相邻导电部之间柔性连接,且相邻导电部之间电导通;还包括贯穿外部框架的两组束紧装置,两组束紧装置沿导电部的轴线方向分布,每组束紧装置包括至少一根束紧带,束紧带呈S形绕过所有导电部。本发明易于组装,使用效果可靠;一次性实现棒束组件中一排元件棒的接电功能且确保各种预期使用条件下各元件棒接电效果可靠;减小棒束组件接电部分的轴向长度,克服紧密排列棒束组件中间元件棒接电操作空间不足的问题;减少接电位置发热量并增强棒束组件接电部分的散热效果的目的。

    一种用于棒束组件实验通电的接电装置及接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8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02697.8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棒束组件实验通电的接电装置及接电方法,包括外部框架,外部框架内并排设置若干导电部,导电部在垂直于自身轴线方向的截面呈圆环状,相邻导电部之间柔性连接,且相邻导电部之间电导通;还包括贯穿外部框架的两组束紧装置,两组束紧装置沿导电部的轴线方向分布,每组束紧装置包括至少一根束紧带,束紧带呈S形绕过所有导电部。本发明易于组装,使用效果可靠;一次性实现棒束组件中一排元件棒的接电功能且确保各种预期使用条件下各元件棒接电效果可靠;减小棒束组件接电部分的轴向长度,克服紧密排列棒束组件中间元件棒接电操作空间不足的问题;减少接电位置发热量并增强棒束组件接电部分的散热效果的目的。

    一种用于流场可视化研究的实验棒

    公开(公告)号:CN10733142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95265.4

    申请日:2017-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流场可视化研究的实验棒,所述实验棒包括:上端塞、FEP薄壁管、下端塞,上端塞下端与FEP薄壁管上端通过热熔方式连接,FEP薄壁管下端与下端塞上端通过热熔方式连接,通过上端塞和下端塞中心通孔实现注水排气,实验棒内充满水后FEP薄壁管在流道内几乎不再可见,实验棒对光学信号干扰极小,加工方便且几何精度高,易于定位和密封并且可以对实验棒内压力进行调节,非常适合流场可视化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