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硅油改性的含磷阻燃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9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5461.1

    申请日:2016-11-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59/1438 C08G59/4223 C08G59/6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硅油改性的含磷阻燃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其是以环氧硅油作为疏水剂,以KH550作为相容剂,通过真空搅拌的方式,将环氧硅油、KH550和DOPO型含磷阻燃环氧树脂经化学键合的方法连接起来,再经固化制备而成。所得环氧硅油改性的含磷阻燃环氧树脂具备优异的相容性、疏水性、阻燃性和力学性能,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表面接触角提高到95.1~99.3°,拉伸强度为41.5~55.5 MPa,冲击强度为2.7~14.6 kJ/m2,同时具有无毒、环保的特点,可以用于户外或者潮湿的苛刻环境中,应用前景广阔。

    氨氢融合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0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4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3359.3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氢融合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氨氢融合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液氨汽化装置、氨反应制氢装置、氢氮气混合器及过热保护装置;过热保护装置包括:旁通支路,与氨反应制氢装置并联设置,旁通支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的上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的下游连通;旁通阀,设置于旁通支路上;第一传感器设置于第二管路的上游,用于感测尾气的第一温度,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氨反应制氢装置上,用于感测催化剂的第二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及目标温度阈值的关系调节旁通阀的开度。本申请既可以提高氨制氢的转化率和尾气热量利用率,又可以为氨反应制氢装置提供过热保护。

    氨氢融合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0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41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53395.X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氢融合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氨氢融合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液氨汽化装置、氨反应制氢装置,发动机具有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排气歧管贯穿氨反应制氢装置,液氨汽化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氨反应制氢装置连通,并通过第二管路与进气歧管连通,且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通,以向氨反应制氢装置和进气歧管分别输送氨气;进气歧管上还设置有汽油喷油器,发动机的水温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者氨反应制氢装置内催化剂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汽油喷油器用于向进气歧管内喷射汽油,以启动发动机。本申请可以解决发动机的冷启动问题,提高点火的可靠性。

    一种氨分解电磁加热燃烧快速启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94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42836.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氨分解电磁加热燃烧快速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以电磁加热反应器(R02)对输入的氨气进行加热以加快其裂解速度,所述电磁加热反应器包括电磁加热线圈(11),还包括置于电磁加热线圈中轴区域处平行设置的多根电磁感应加热氨分解列管(4);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氨分解列管的输入端与氨气输入口相通,采用小管径的微通道结构来加大电磁感应热效,并加大管壁与氨气的接触面积来优化加热裂解效果;本发明能将氨快速分解为氢和氮进行燃烧。

    一种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8370.0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发电方法,包括氨气瓶、氨分解反应器、散热器、变温吸附系统、燃料电池和燃烧器,氨分解反应器包括氨气入口和分解气出口;氨气瓶与氨气入口连通,散热器与分解气出口连通;散热器依次与变温吸附系统和燃料电池的入口连通;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氨气通道,氨气通道的一端为第二燃烧入口,另一端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的一端为第一燃烧入口,另一端为高温烟气出口;燃烧室上开设有空气入口;燃料电池的尾排气体出口与第一燃烧入口连通,氨气瓶与第二燃烧入口相连,燃料电池的散热空气出口与空气入口连通。该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结构简单且体积小,能量利用效率高,无需额外携带燃料即可完成快速启机。

    一种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氢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3189.0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氢发电系统,包括液氨罐、缓冲罐、温度控制机构、氨分解装置、多个风冷器、水冷机构、膨胀机、发电机构和储电机构;液氨罐与缓冲罐相连,温度控制机构包括分开设置的至少一个蒸发器和换热器;缓冲罐分别与蒸发器和换热器连通;换热器同时与氨分解装置的氨气入口和膨胀机相连;水冷机构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冷器和水箱;氨分解装置依次与风冷器、水冷器和发电机构连通;水箱分别与换热器和另外一个风冷器互相连通;膨胀机与蒸发器以及缓冲罐串联连通;膨胀机还与储电机构同轴连接。该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分解系统实现了系统内部的冷热平衡,保障各部件能够稳定运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运行寿命和效率。

    一种节能型氨分解制氢系统
    10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042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12771.4

    申请日:2024-06-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氨分解制氢系统,包括储氨装置、蒸发器、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燃烧装置和燃料电池,储氨装置与蒸发器的液氨支路连通;蒸发器的液氨支路出口与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连通,第一反应器包括套置的烟气管道和第一氨分解管道,第一氨气进口和第一分解气出口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分解支路连通;第一分解气出口与燃料电池连通,烟气管道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反应器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和第二氨分解管道,第二反应器的第二分解气出口与燃烧装置的燃烧入口连通,燃烧装置的燃烧出口与第一反应器的烟气管道连通。该系统有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系统的能量消耗,同时也提高了氨气的分解效果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氨分解制氢的动力系统
    10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61253.1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氨分解制氢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氨装置、平板式氨分解反应器、燃烧装置、锅炉汽包、水箱和轮机系统,储氨装置与平板式氨分解反应器的氨气入口连通;平板式氨分解反应器的分解部分位于加热部分内部并且穿过其加热部分的两个侧面;分解部分的外壁和加热部分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分解部分的两侧设置有氨气入口和分解气出口,加热部分上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氨气在分解部分内部的流动方向和换热介质在加热部件内部的流动方向相反;分解气出口和燃烧装置的燃烧入口连通,燃烧装置的燃烧出口与锅炉汽包连通;锅炉汽包与轮机系统连通。该基于氨分解制氢的动力系统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系统的整体动力输出,实现了无碳排放。

    一种含保温结构的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63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12742.8

    申请日:2024-06-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保温结构的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包括氨分解反应部和保温部件,氨分解反应部位于保温部件内部,氨分解反应部包括本体、具有弯曲结构的氨气管道、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侧壁上,氨气管道弯折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氨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为氨气入口和分解气出口;保温部件的不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反应部进口、反应部出口、换热介质导入口和换热介质排出口,反应部进口与氨气入口连通,反应部出口与分解气出口连通,换热介质导入口与换热介质进口连通,换热介质排出口与换热介质出口连通。该含保温结构的氨分解反应器具有良好保温效果和氨气分解率,同时具有小型化、轻量化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