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83189.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H01M8/0606 , B60P3/20 , B60H1/32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C01B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氢发电系统,包括液氨罐、缓冲罐、温度控制机构、氨分解装置、多个风冷器、水冷机构、膨胀机、发电机构和储电机构;液氨罐与缓冲罐相连,温度控制机构包括分开设置的至少一个蒸发器和换热器;缓冲罐分别与蒸发器和换热器连通;换热器同时与氨分解装置的氨气入口和膨胀机相连;水冷机构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冷器和水箱;氨分解装置依次与风冷器、水冷器和发电机构连通;水箱分别与换热器和另外一个风冷器互相连通;膨胀机与蒸发器以及缓冲罐串联连通;膨胀机还与储电机构同轴连接。该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分解系统实现了系统内部的冷热平衡,保障各部件能够稳定运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运行寿命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18505.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钯膜内构件的氨分解制氢系统及应用,包括液氨罐、汽化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钯膜内构件反应器:液氨罐与汽化器连通,汽化器还同时与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连通;钯膜内构件反应器包括氨气入口、氢气出口、多个分解气出口以及相连通的分解区间和分离区间,氨气入口与分解区间连通;氢气出口和多个分解气出口均与分离区间连通;分离区间内设置有钯膜内构件;钯膜内构件与氢气出口连通;多个分解气出口同时与第一换热器连通,氢气出口与第二换热器连通,氢气出口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与氢气出口连通。该含钯膜内构件的氨分解制氢系统实现系统的集成、小型化,同时省去额外设备投资,降低制氢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4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34216.4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H01M8/04029 , C01B3/04 , H01M8/04007 , H01M8/04119 , H01M8/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氨分解制氢装置的冷排供电平衡系统,包括供氨机构、氨分解反应器、第一水冷器、纯化装置和燃料电池和水箱;供氨机构用于向氨分解反应器中提供氨气;氨分解反应器包括多个烟气管道和多个氨气管道,每个烟气管道中固定有多个氨气管道,多个烟气管道之间相连通;多个氨气管道和对应的烟气管道之间存在间隙;氨气管道与第一水冷器相通;第一水冷器与纯化装置连通,纯化装置与燃料电池的燃料进口连通;燃料电池的出口端与冷却器连通;冷却器还分别与烟气管道、纯化装置和第二水冷器连通;第二水冷器与水箱组成闭合回路。该冷排供电平衡系统有效回收了系统运行当中产生的液态水,提高了液态水的循环利用率,降低了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267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91659.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太阳能光伏光热的氨分解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氨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氨分解反应器和太阳能集热器;所述氨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冷凝器、贮氨罐、蒸发器组件和换热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本发明设计合理,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太阳能光伏板的电能和热能来驱动氨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氨分解反应器工作,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通过氨分解反应器的调压器在不同小反应器分配合理的功率,提高氨分解的反应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346989.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有涂层的整体结构式氨分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氧化镁或者镁铝尖晶石载体,与水混合形成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进行球磨,得到胶体喷涂液;步骤二将得到的胶体喷涂液喷涂在由镍、不锈钢或者堇青石制成的载体表面上;步骤三将含有胶体喷涂液的载体进行烘干并放置在400℃以上的环境中焙烧;步骤四将焙烧后的载体浸渍在含有钌盐的胶体中,胶体中钌金属的质量分数为0.5~5%,直到载体表面上的钌含量达到5~20g/L,随后取出并烘干。该制备方法制备的氨分解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氨分解活性,并且在高空速下氨分解活性可以保持在99.5%;该制备方法提高了催化剂中贵金属的分散度,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70054.7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管道氨分解反应装置及系统,包括本体、多个加热通道和多个反应通道,本体上开设有氨气入口、混合气出口、加热气入口和加热气出口,多个加热通道之间彼此间隔设置,每个加热通道中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反应通道,加热通道与位于其中的反应通道之间存在间隙;氨气入口同时与多个反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混合气出口同时与多个反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加热气入口同时与多个加热通道连通,加热气出口用于排出经过加热后的气体;加热气入口与反应通道的入口端彼此不连通,加热气出口与所述反应通道的出口端彼此不连通。本多管道氨分解反应装置具有紧凑性高,且能够均匀完整的的将氨气进行分解生成氢氮气,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53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70716.2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部和第二反应部,所述第一反应部和所述第二反应部相连通,第一反应部包括互相套设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通过支路连通;第二反应部包括螺旋设置的烟气管道和盘旋设置的混合气管道烟气管道中流通的气体的温度大于600℃,烟气管道与第二管道环绕固定,混合气管道与第二管道环绕固定,烟气管道和混合气管道彼此交错设置,混合气管道与烟气管道彼此贴合;混合气管道的入口端同时与第一套管的出口端以及第二套管的出口端相连通。该复合型氨分解反应器提高了氨气的加热效果,使得氨气能够均匀地受热分解,同时减少了分解过程中氨气对反应器的腐蚀影响,提高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753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70468.1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套管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包括主体,第一氨气管道、第二氨气管道、第一加热气管道和第二加热气管道,本体分别与第一氨气管道、第二氨气管道、第一加热气管道和第二加热气管道相连,第一氨气管道和第二加热气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组隔板;第一加热气管道和第二氨气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阻隔板;本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沿着本体的径向方向依次套设的套管;相邻两个套管之间均存在间隙;第一氨气管道与部分间隙连通,第一加热气管道与剩余的间隙连通,第二氨气管与第一氨气管道连通,第一加热气管道与第二加热气管道连通。该多套管氨分解反应器有效提高了氨气的加热效果,使得氨气能够充分均匀的受热分解,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紧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05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3559.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热式氨分解反应系统及制氢方法,所述系统中第一氨分解反应器与第二氨分解反应器串联设置,储氨装置与第一氨分解反应器连通,第二氨分解反应器与收集装置连通;第二氨分解反应器的第二内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加热通道,其第二进气端与第二燃烧器连通,第二出气端与第一燃烧器连通;第一氨分解反应器的第一内管的外壁上亦设有第一加热通道,其第一进气端与第一燃烧器连通,第一出气端用于将第一加热通道中的气体排出第一氨分解反应器。本发明有效降低了氨分解所需要的气体消耗量,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提高了氨分解反应效率和整体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149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22952.7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606 , H01M8/04014 , H01M8/0662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氨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储氨装置、第一蒸发器、氨分解反应装置、第一冷凝装置、吸附装置、发电装置、燃烧装置、空气供应装置和循环系统,储氨装置通过第一蒸发器与氨分解反应装置连通,氨分解反应装置再通过第一冷凝装置与吸附装置连通,吸附装置与发电装置连通,发电装置和空气供应装置均与燃烧装置的气体入口相通;燃烧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氨分解反应装置的第二反应入口连通,氨分解反应装置的第二反应出口与循环系统连通;本发明将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残余废热进行再利用,在利用余热的同时能够确保氨气能够充分分解以及能量在系统之中的有效转移利用,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输出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