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模阶跃型聚合物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85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04696.6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模阶跃型聚合物光纤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SI‑POF预制棒制造过程中很难保证芯层达到光折射率均匀分布的要求,以及SI‑POF芯层中引入的掺杂剂显著增加了光传播损耗的技术问题,其由芯层和包层组成,所述包层包裹在所述芯层外,且与所述芯层相连接,所述芯层材料为Zeonex E48R,所述芯层直径为4.4~4.8μm;所述包层材料为Zeonex 480R,所述包层外径为124~126μm;所述芯层和所述包层为同心轴结构;同时本发明公开了单模阶跃型聚合物光纤的制备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光纤制备技术领域。

    一种复层金属微通道结构复合与成形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47986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008197.6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层金属微通道结构复合与成形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结构设计,存在模具装置结构复杂、金属微通道结构加工工艺流程复杂且制作成本高、单金属材质单独加工成形微通道结构质量差且自身性能得不到改善的技术问题,包括配套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通过导套和导柱可实现上下往复运动;上模座的下表面上固设有凸模,下模座的上表面上固设有凹模,凹模设于下模座的上表面上且与凹模固定板围成模具型腔,凹模的上表面向内凹陷设有微通道凹槽;凸模通过凸模固定板固设于上模座的下表面上,凸模的上端与上模座接触的上表面向内凹陷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设有贯穿上模座的振子,可广泛应用于双金属微通道结构精密制造领域。

    一种考虑微观组织影响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11564.5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微观组织影响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寿命模型没有基于微观组织来预测低周疲劳寿命的技术问题,步骤:(1)将镍基高温合金加工成标准的低周疲劳试样;(2)在一定的温度和应变幅工况下,开展镍基高温合金低周疲劳试样的低周疲劳实验,并获取疲劳测试过程中的疲劳应力、弹性应变、塑性应变和低周疲劳寿命;(3)进行光镜金相组织观察试验和透射电镜微观组织观察试验,统计计算基体相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析出相的等效半径与体积分数;(4)基于三参数寿命模型,建立考虑微观组织影响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可基于微观组织预测镍基高温合金的低周疲劳寿命。

    一种人造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956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0914099.4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造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人造血管降解速度与接种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不匹配的技术问题,其由血管支架和接种细胞构成,所述血管支架依次由紧密连接的内层支架、中间层支架和外层支架构成,所述内层支架是由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和抗凝剂构成的一层多孔纤维圆管状结构;所述中间层支架是由水凝胶类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生长因子构成的一层多孔纤维圆管状结构,所述中间层支架的孔隙内粘附填充所述接种细胞;所述外层支架是由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构成的一层多孔纤维圆管状结构;同时该公开了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植入性医疗器械领域。

    微型涡轮盘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324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322108.6

    申请日:201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06 B21J5/025 B21J13/02 B21K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涡轮盘精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涡轮盘成形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其中上模板(1)上设有导套(3),下模板(2)上设有与导套(3)相配合的导柱(4),上模板(1)和下模板(2)通过导套(3)和导柱(4)组成封闭的框架,该封闭的框架内设有模具附属机构;所述模具附属机构包括上冲头固定板(7)、上冲头(8)、凹模固定板(9)、浮动凹模(10)、弹簧(11)、下冲头(12)、感应线圈(14)、凹模容腔(16)、顶出螺栓(18)、陶瓷套(2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制造大高厚比微型叶轮的模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001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653109.0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一种制造大高厚比微型叶轮的模具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大高厚比微型叶轮的模具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加工技术存在制造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可加工材料少及不适宜实现批量制造的问题。装置:上模座和下模座上下平行设置,冲头设置在冲头固定板上,凹模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座上,凹模垫板设置在凹模安放孔内,镶块式凹模设置在凹模安放孔内,顶杆设置在镶块式凹模内,顶出螺钉由下至上依次穿过下模座和凹模垫板与顶杆的下端面相抵。方法:步骤一:将坯料放入型腔内,并加热到坯料模锻温度;步骤二:坯料充填镶块式凹模的型腔;步骤三:压力机达到设定载荷,保压后卸载,此时大高厚比微型叶轮成形完毕。本发明用于大高厚比微型叶轮的制造。

    微型涡轮模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0755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141484.8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微型涡轮模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微型涡轮成形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制造微型涡轮时存在材料利用率低、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和不宜批量化生产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凹模座、顶杆、电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仪和第一螺钉;凹模座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模置于凹模座的凹槽内,凹模与凹模座可拆卸连接,凹模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成形槽,成形槽的下端面设有叶片槽,凸模置于凹模的成形槽内,凹模座置于电加热元件内,电加热元件与凹模座滑动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凹模接触,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仪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控制仪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加热元件连接。本装置用于微型涡轮的成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