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8558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1237972.2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C27/10
Abstract: 一种火星旋翼式无人机的共轴反桨双叶片旋翼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火星旋翼式无人机的共轴反桨双叶片旋翼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旋翼式无人机难以在火星低雷诺数大气环境中不能完成飞行、悬停的问题,它包括上旋翼模块、下旋翼模块和动力模块,上旋翼模块包括上桨毂、上旋翼模块内轴和上旋翼桨叶组件,下旋翼模块包括下旋翼轴承套筒、下桨毂、下旋翼模块外轴、下旋翼桨叶组件和转轴深沟球轴承,动力模块包括电机外罩固定套筒、下旋翼模块主动齿轮、电机底罩、上旋翼模块从动齿轮、上旋翼模块主动齿轮、下旋翼模块从动齿轮、下旋翼模块从动套筒、外筒式高速电机、电机固定套筒、第一组高速电机,本发明属螺旋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57131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01541.3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能量流驱动的回转冲击式超声波岩石磨削装置,它涉及一种超声波岩石磨削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冲击式超声波岩石磨削装置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磨屑不易排除,积累的磨屑影响后续磨削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纵-扭复合式压电换能器与磨削壳体组件的前端连接,铜套安装在磨削壳体组件的内部后端,磨削杆水平安装在磨削壳体组件内,磨头安装在磨头连接件上,磨削杆的前端通过自由质量块与纵-扭复合式压电换能器的冲击头接触,转子套在磨削杆的前端,预紧弹簧套装在转子上,恢复弹簧套装在磨削杆上,恢复弹簧的后端与铜套的环内端面接触。本发明用于深空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26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1037330.8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贯入式潜入器,包括外壳和潜入机构,所述外壳包括潜头和壳体,所述潜头和壳体通过一联接体相连接,此种分体式的结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冲击传递能量的传递效率,大大提升潜入能力,实现更佳的下潜深度和下潜效率;同时所述潜入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储能单元、锁紧释放单元和冲击单元,所述冲击单元在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的作用下,仅通过锁紧释放单元的单自由度轴向运动即可实现锁紧与复位动作,为周期性的潜入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在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载情况下,仅需较小的解锁释放力即可实现解锁,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进而实现了大储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7199.7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转电机与超声波钻同轴式小行星采样器,包括探测器本体、伸缩机构、采样钻、气吹机构和返回舱,所述的伸缩机构、气吹机构和返回舱均安装在探测器本体上,所述的采样钻设置在伸缩机构的末端,所述的气吹机构连通采样钻和返回舱,所述的伸缩机构驱动采样钻上下移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回转电机与超声波钻同轴式小行星采样器,采用具有低钻压高效能的超声波钻进,基于螺旋钻进取样实现小行星表面采样,本发明将回转电机与超声波钻同轴布置,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6489.X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交叉式超声波钻进取芯方式的小行星采样器,包括对称布置在机架两侧的超声波钻一和超声波钻二,超声波钻一和超声波钻二的钻进轨迹相贯设置,超声波钻一设置在外壳一内,超声波钻二设置在外壳二内,外壳一和外壳二交叉设置,超声波钻一和超声波钻二的顶部分别固定设有一个电机,每个电机的输出轴都连接一个丝杠,两个丝杠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固定在各自外壳顶部一丝母设置,超声波钻一包括压电换能器一、壳体一、恢复弹簧一和取芯钻杆,超声波钻二包括实心钻杆、恢复弹簧二、压电换能器二和壳体二。本发明采用具有低钻压高效能的超声波钻进,基于交叉式钻进取芯方式实现小行星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2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7168.1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04
Abstract: 一种转位盘刀切削采样及气吹送样式小行星表面星壤采样器,属于小行星探测采样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行星表面星壤采样器不能在一个附着地点上进行多点采样的问题。罩体的顶部通过弯管与送样管道连通,且弯管与送样管道之间为转动连接,两个外转子储能电机对应通过两个电机座水平设置在罩体内,两个盘刀对应同轴固接在两个外转子储能电机上,若干喷嘴均插设在罩体的下部侧壁且与罩体内腔贯通,每个喷嘴分别通过气压管与气瓶连通。采样机构具有转位功能,实现多点采样和选点采样。能适应形态大小各异的小行星表面岩石,及小行星的微引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7167.7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盘刀切削采样及样品袋拉绳送样式小行星表面星壤采样器,属于小行星探测采样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行星表面星壤采样器缺少导向作用,使得所采样品的运动轨迹不易控制,样品收集效率低的问题。采样机构与样品容器通过送样管道连通,进尺机构通过送样管道带动采样机构实现直线进给运动,拉绳穿设在送样管道及样品容器内,送样管道的下端部穿设在罩体内且与罩体的顶部固接,样品袋的开口端向下设置且套设在送样管道的下端,样品袋的袋底部设置在送样管道内且与送样机构通过拉绳连接,样品袋的开口端设置有收紧绳索,且收紧绳索的另一端固接在罩体上,所述收紧绳索上加工有破断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1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7150.1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04
Abstract: 一种转位盘刀切削采样及拉绳送样式小行星表面星壤采样器,属于小行星探测采样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行星表面星壤采样器缺少导向作用,导致样品收集效率低以及采样灵活性差的问题。罩体通过弯管与送样管道连通,且弯管与送样管道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转位电机竖直固接在送样管道的下部,被动齿轮空套在送样管道的下部,两个外转子电机对应设置在罩体内,拉绳穿设在样品容器、送样管道及弯管内,弯管的下端部穿设在罩体内且与罩体顶部固接,样品袋的开口端向下设置且套设在弯道的下端,样品袋的袋底部设置在弯管内且与送样机构通过拉绳连接,样品袋的开口端设置有收紧绳索,且收紧绳索的另一端固接在罩体上,所述收紧绳索上加工有破断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7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6491.7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21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回转冲击超声波钻进取芯机械臂断芯的小行星采样器,包括探测器本体、机械臂、超声波钻和返回舱,机械臂和返回舱均布置在探测器本体上,超声波钻设置在机械臂末端,所述的机械臂带动超声波钻采样后送入返回舱,超声波钻包括转子、V型后盖板、压电陶瓷叠堆、变幅杆、传动轴、下壳体、取芯钻杆和上壳体,取芯钻杆包括一体设置的钻杆基轴和空心钻杆。本发明由单压电叠堆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充分利用压电叠堆两侧的振动,将压电叠堆一侧的振动转变为取芯钻杆的回转运动,加快排屑提高钻进效率;另一侧的振动转变为取芯钻杆的冲击运动,快速破碎岩石,最终实现回转冲击超声波钻螺旋钻进取样。
-
公开(公告)号:CN111114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7218.6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回转电机与冲击式超声波钻同轴的行星表面锚固装置,该锚固装置的三个支撑腿间隔120°均匀设置,支撑足垫设置于支撑腿底部,钻进锚固机构安装于支撑腿内部且一端从支撑足垫穿出;锚固钻进机构的齿条沿支撑腿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腿内部,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在齿条上移动带动冲击式超声波钻钻进单元完成钻进与锚固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小行星探测器着陆后无法快速固定在小行星表面的问题,为了使小行星探测器在小行星表面着陆并与小行星表面建立稳定联接进行取样,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回转电机与冲击式超声波钻同轴的行星表面锚固装置,具有自排屑功能,提高了钻进效率,使小行星探测器快速固定在小行星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