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7083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616023.8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535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驼源抗体直接检测细交链孢菌酮酸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本发明利用一种具有如式(I)所示的细交链孢菌酮酸的人工抗原,其中n=1~6。建立了一种建立了一种基于驼源抗体直接检测细交链孢菌酮酸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开发了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对细交链孢菌酮酸的检测限为0.2ng/mL,半抑制浓度为8.0ng/mL,线性范围为0.9~69.8ng/mL。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和开发的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方法简便,在食品中细交链孢菌酮酸的分析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8146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1306446.7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4/765 ,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激动剂半抗原,其分子结构如下式(I)所示:。本发明以R‑(‑)‑沙丁胺醇为原料,经一步化学反应成功合成了β‑激动剂半抗原。再将该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经免疫后得到广谱特异性β‑激动剂人工抗体。该抗体可以识别31种β‑激动剂药物及其类似物,其中对R‑(‑)‑沙丁胺醇的半抑制浓度为0.5ng/mL,线性范围为0.11~40.86ng/mL,最低检测限为0.04ng/mL。该抗体能同时检测多种β‑激动剂类药物,可用于食品安全的现场快速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630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253371.4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87/04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4/795 , C07K16/44 , G01N33/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多种PDE‑5抑制剂药物的免疫检测方法。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小分子结构,以其为半抗原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从而制备抗体,构建针对多种PDE‑5抑制剂类药物的免疫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抗体及免疫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多种PDE‑5抑制剂类药物,首次实现同时对保健食品等样品中多种PDE‑5抑制剂药物残留检测,且抗体效价可达1:500000,对西地那非、瓦地那非、红地那非、米罗那非等PDE‑5抑制剂类药物及其类似物的检测特异性高、灵敏度好、准确度高,而且,检测快速,从而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残留的PDE‑5抑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997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068524.X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6/12 , C12N15/13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检测藻毒素类物质的纳米抗体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所述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纳米抗体可以识别多种含藻毒素(NOD、MC-LR、MC-YR、MC-WR和MC-RR),且检测结果准确、效果好、稳定性好、特异性好。该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饮用水中藻毒素的残留检测,避免了利用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免疫检测方法时候,目前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均表现稳定性差、易失活的缺点的不足,使酶联免疫分析检测法更具市场前景。本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2941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1431980.0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63/26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4/795 , C07K14/415 , C12N9/26 , C07K16/44 , G01N33/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对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包括引入羰基结构使半抗原手臂结构自由旋转度下降,使半抗原呈现构象限定性以及增加结构复杂性等,使得分子的特征结构更好的被免疫动物所识别,大大增加制备抗体的成功几率。并以此基础制备了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人工抗原和抗体,效价高、检测效率高;克服了传统仪器法存在周期长、专业性强、成本高,不适宜现场大批量快速检测等缺点问题。本发明的抗原抗体合成过程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234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82736.3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右旋氧氟沙星抗体的Fab片段及其制备与应用,Fab片段包含重链,所述重链含有如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0%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所述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Fab片段纯化流程简洁,操作简单,高产出,制得的抗右旋氧氟沙星Fab片段用于Elisa检测时,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88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12766.3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33/535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微囊藻毒素的生物传感器及方法。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生物传感器壳体,设于生物传感器壳体内部的电源模块、孵育模块、免疫反应模块、荧光激发模块和设于生物传感器壳体顶部的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于生物传感器壳体底部,分别与孵育模块和荧光激发模块相连接;所述孵育模块设于免疫反应模块的下方;所述荧光激发模块设于生物传感器壳体顶部内侧。本发明所述生物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携带方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对微囊藻毒素进行实时实地、高精度的快速检测,适用于MC-LR的现场检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5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51588.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囊藻毒素抗体Fab片段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微囊藻毒素抗体Fab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囊藻毒素抗体Fab片段的制备方法,用蛋白酶酶切微囊藻毒素抗体IgG,酶切产物直接采用凝胶过滤层析进行纯化,即可得到Fab片段。该方法仅使用凝胶过滤层析便可获得生物活性高、纯度高的Fab片段,成功实现了一步法高效纯化Fab片段。另外,该方法步骤少,操作流程简易,使用的凝胶过滤层析介质可再生,大大降低了成本,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高效制备微囊藻毒素Fab片段的方法,为建立微囊藻毒素的免疫分析检测方法提供了核心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14116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1236382.3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标记型丙烯酰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于玻碳电极表面固定氧化石墨烯/银纳米/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然后先后在其表面电化学聚合聚苯胺纳米线和电化学沉积金纳米颗粒,抗体通过巯基‑金键固定在电极表面。将制备的免疫传感器连接至电化学工作站,可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进行测定。本发明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1708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27444.0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发酵食品生产工艺过程中形成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以及一种发酵食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在发酵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阶段前加入槲皮素和/或鸟氨酸,优选地槲皮素在体系中的终浓度为10~40 mg/L,鸟氨酸在体系中的终浓度为0.1~1 mg/mL。该方法可显著降低发酵食品生产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生成,降低量高达45.35%,并且对发酵食品本身特有的风味物质和色泽没有显著影响、效果稳定,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增加工艺设备、成本低廉,且添加的槲皮素、鸟氨酸无害无毒,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