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9057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270914.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6/9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离散选择模型的路径选择方法,考虑了路径选择建模中选择概率随效用函数不均匀变化的现象。非对称离散选择模型包括互补双对数模型、Scobit模型和非均匀Logit模型等均具有闭合形式的选择概率函数。在进行路径选择建模时,根据出行者选择集内路径确定非对称离散选择模型的表达式,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模型估计,最终根据所得参数值大小和显著性,分析出行者对路径属性的感知与偏好。经GPS轨迹数据的检验,非对称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传统的Logit模型,验证了该路径选择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能更好地描述实际出行行为,解释了路径选择建模中的类别不平衡现象,在优化道路资源分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1467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735909.X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重点客流量区段获得方法及其系统,包括轨道交通网络静态信息采集单元、轨道交通网络动态信息采集单元、区段客流重要指标计算单元和轨道交通网络可视化表达单元,对于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各个区段的重要度以便设置相应的政策和紧急预案有重要作用,并通过可视化直观有效的表达,对信息的快速准确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本方案能够较为方便、准确的描述轨道交通系统各个区间的运营状况,有利于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2979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711351567.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组合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与贝叶斯模型的道路安全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实验对象与预参照对象,通过适当的调查方法采集预参照对象与实验对象相应的参数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对预参照对象进行处理,确定最优参照对象;当最优参照对象确定之后,分别将实验对象与最优参照对象的参数数据带入到贝叶斯模型,分析判断道路安全治理措施实施前后对道路安全性的影响效果。本方法处理简单易行,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对预参照对象的处理,能够筛选出与实验对象相似的参照对象,从而减少评估过程中不相关参照对象的影响,不仅增加了评估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增强贝叶斯模型对小样本数据分析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98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1024777.1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急救援驻车点的设置方法,分别基于换乘客流、区位客流与日客流量对车站的换乘、区位和等级重要性进行量化,进而量化车站的交通重要性。最后根据交通重要性值,来设置目标车站要求覆盖的驻车点的最少数目,有利于应急救援驻车点的选址设置,减少救援车辆的应急延误,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0513555.1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30/02 , G06F16/9537
Abstract: 一种组合出行方式下考虑用户感知差异性的路径选择方法,依据MaaS平台为用户提供的一条或者多条全天规划路径集,对用户选择偏好进行离散选择建模分析,以后悔值作为评价标准改进了传统的logit模型,使得可以考虑到不同的人群对四种属性的感知差异性,具体体现在感知属性差别和选项差别,分别包括绝对效应、相对效应和对称性,最终加载到多模式路网中形成特定条件下的静态用户均衡,得到在特定条件下多模式路网分时段的平均交通流量,并且可以辨识出时段间出行方式的变化情况。通过该模型,分析相应的群体数据,MaaS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感知差异来管理人们的路径,继而间接影响路面上的交通状况,并能更好的进行交通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7415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30096.5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记忆负荷的可变标志信息发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待测城市可变信息标志VMS显示信息的刺激强度;获取多个试验者对每块待测VMS做出响应的实际反应时RT和正确率;获得VMS刺激强度S与平均反应时T的量化模型、VMS刺激强度S与平均正确率Ac的量化模型;利用量化模型计算不同设计反应时对应的可变信息标志刺激强度ST、不同设计正确率所对应的可变信息标志刺激强度SA;根据预设权重对ST、SA加权后获得VMS显示内容的加权刺激强度Sf,Sf乘以可变标志设计面积,以此构建VMS信息阈值量化模型,从而求得可变标志信息阈值M;可变标志发布信息,信息不超过上一步得到的M。本发明减少交通管理人员主观决策的影响,改善道路安全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95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19748.7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流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方法,包括⑴计算连续流交叉口处移位过渡段的初始取值范围,⑵依据连续流交叉口道路条件与几何设计及交通量确定最佳配时周期,⑶结合交通流传播规律得到直行车流排队长度以及⑷计算相位差与移位过渡段的最大值,最后将⑴与⑷的取值范围取其交集最终获得连续流交叉口处移位过渡段的长度范围;本发明是一种满足移位车流安全运行需求的渠化设计方法,使连续流交叉口处交通组织更加安全顺畅,提升了交叉口通行效率,降低了车辆延误,推动了连续流交叉口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7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13555.1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30/02 , G06F16/9537
Abstract: 一种组合出行方式下考虑用户感知差异性的路径选择方法,依据MaaS平台为用户提供的一条或者多条全天规划路径集,对用户选择偏好进行离散选择建模分析,以后悔值作为评价标准改进了传统的logit模型,使得可以考虑到不同的人群对四种属性的感知差异性,具体体现在感知属性差别和选项差别,分别包括绝对效应、相对效应和对称性,最终加载到多模式路网中形成特定条件下的静态用户均衡,得到在特定条件下多模式路网分时段的平均交通流量,并且可以辨识出时段间出行方式的变化情况。通过该模型,分析相应的群体数据,MaaS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感知差异来管理人们的路径,继而间接影响路面上的交通状况,并能更好的进行交通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332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232612.9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50/30 , G06Q10/06 , G06K9/62 , G06F16/215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铁依赖度的出行行为时空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合并和过滤原始数据,得到有效的地铁乘客出行记录;计算地铁乘客依赖度指标;根据地铁乘客依赖度指标,利用K-Means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获得地铁乘客聚类结果并分析;计算并分析出行时间分布和出行耗时分布;计算并分析全日客流空间分布和客流源汇区分布。装置包括:原始数据预处理模块、地铁依赖度指标选取模块、地铁乘客聚类分析模块、出行时间特征分析模块、出行空间特征分析模块。本发明具有准确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挖掘地铁乘客的出行时空特征,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地铁依赖度乘客出行行为的分析中,为地铁运营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及方法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36891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0522979.2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逆车道与交叉口冲突消除的公交疏散路径规划方法,具体包括获取疏散区域范围内的道路网信息,将道路划分为疏散干路和疏散支路,构建疏散区域的节点‑弧网络模型;基于可逆车道的设置方式,建立公共交通流在疏散干路上通行的约束条件;消除不同方向的公共交通流在道路交叉口处的交叉冲突点,建立公共交通流交叉口冲突消除约束条件;以所有疏散人群的总行驶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可逆车道与交叉口冲突消除的公交疏散路径规划模型;选取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公交疏散路径规划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公交车辆在路段和交叉口处的延误,缩短公交车辆往返疏散的循环时间,提高公共交通的疏散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