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3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40717.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61L27/10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组合模式的城轨列车调度方法,包括:先根据快慢车策略和大小交路策略之间的列车停站差异和运行区间差异,将组合模式中的列车分为4种列车类型,再基于4种列车类型和乘客换乘路径选择原理,建立每种列车类型的乘客出行总时间计算公式和组合模式的列车总运营成本计算公式,又结合乘客出行总时间计算公式和组合模式对应的列车总运营成本计算公式,引入约束条件构建最小化乘客出行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最后初始化模型的参数,将模型的决策变量转化为染色体进行编码,设计算法求取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的全局最优解。由此,降低了列车运营成本,提高了长距离出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293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1015613.4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路线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涉及融合多种出行方式的路径规划技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出行信息及出行偏好信息;确定所述出行信息所涉及的地理位置对应的多层交通网络,所述多层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子网络、步行子网络和公共交通子网络;查询所述多层交通网络的不同子网络中各个网络结点之间的通行时长;基于所述多层交通网络,根据所述出行偏好信息、所述通行时长生成与所述出行信息匹配的出行路线,其中,所述出行路线采用的多种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方式标识所构成的序列是出行方式状态转移模型中的可行序列。采用本方法能够生成考虑多种出行方式的出行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45978.1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车型电动公交充电调度与充电桩配置联合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多场站及多车辆类型对车辆充电调度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动公交充电调度和充电桩配置的联合优化模型,模型以公交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包括充电桩配置成本、车辆购置成本和充电成本。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制定电动公交充电调度计划及充电桩配置方案,有助于降低公交系统成本、提高充电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52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445854.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动静态时空可达性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待研究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获取高铁枢纽和公共交通站点位置、公共交通使用次数与行程时间等多源动静态评估数据;经城市栅格网与公共交通站点位置匹配后,处理动静态评估数据;测算高铁枢纽换乘可达公共交通站点服务率、换乘可达城市空间覆盖率、以公共交通城市时空可达率三类时空可达性指标;设定动静态融合因子,计算高铁枢纽综合时空可达指数,进行单高铁枢纽或引入区位空间变异系数的多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时空可达性评估。本发明实现了精准化评估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动静态时空可达性,为科学高效的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系统评价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5154.4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109 , G06Q10/0631 , G06Q50/30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模型的城轨快慢车时刻表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快慢车的离站视为一个事件来简化列车运行过程,建立了考虑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的事件驱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发车间隔、越行时间、安全间距、停站时间等约束,以乘客站台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事件驱动下的快慢车时刻表优化模型,设计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求解得到最优时刻表方案。本发明可用于制定快慢车线路的时刻表,能有效减少快慢车模式下的乘客等待时间,提高运营效率与乘客出行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310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533267.3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aS背景下面向高铁站接驳的DRT车辆路径生成方法,首先区分选择DRT接驳服务的乘客信息的进离站方向,若乘客需求方向为离站,获取乘客离站需求信息,建立离站方向静态调度模型,计算最佳行驶路径,下达发车指令并向乘客反馈结果;若需求方向为进站,首先获取截止时间前的进站需求信息,建立进站方向静态调度模型,生成车辆初始路径并下达发车指令,随后继续获取DRT动态乘客需求信息,建立进站方向动态调度模型,更新行驶路径并实时反馈调度信息至相应班车与提交申请的乘客。本发明实现了MaaS背景下面向高铁乘客差异需求的DRT车辆路径动静态结合生成方法,满足DRT个性化服务需求,为智能交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45854.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动静态时空可达性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待研究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获取高铁枢纽和公共交通站点位置、公共交通使用次数与行程时间等多源动静态评估数据;经城市栅格网与公共交通站点位置匹配后,处理动静态评估数据;测算高铁枢纽换乘可达公共交通站点服务率、换乘可达城市空间覆盖率、以公共交通城市时空可达率三类时空可达性指标;设定动静态融合因子,计算高铁枢纽综合时空可达指数,进行单高铁枢纽或引入区位空间变异系数的多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时空可达性评估。本发明实现了精准化评估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动静态时空可达性,为科学高效的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系统评价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06756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240405.9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快速道路车路协同主动管控系统的虚拟现实测试方法,具体为:设计城市快速路三维道路场景地图;构建联合仿真实验测试平台;当RSU设备检测到快速路上发生事故或拥堵后,将事故或拥堵信息反馈给平台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控制系统向RSU及可变信息系统发布控制指令,改变VMS上发布的道路交通信息,调整VSL的限速值;驾驶人控制仿真车辆的运行状态并与测试平台的道路交通环境进行实时交互,保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构建二元logit模型,研究控制策略对行驶车速的影响效果,分析影响驾驶人对控制策略接受程度的显著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考虑驾驶人因特性的控制系统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39300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661188.4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2 , G06Q10/06 , G06K9/62 , G06F16/9535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程旅客敏感性的不确定场景下调控策略生成方法,包括空铁联程旅客多源数据采集、空铁联程旅客敏感特征构建及预测、空铁联程不确定场景下调控策略生成三大步骤。本发明方法通过对空铁联程订单数据、网络爬取的票务数据等多源数据的采集、筛选、拓展、融合匹配,基于聚类算法、分类算法划分空铁联程旅客敏感性,依据旅客个性化敏感特征为其主动生成不确定场景下调控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96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1479265.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D209/80 , C09K11/06 , G01N21/64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苯并吲哚的NTR‑1响应型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用途,结构如下。先将对羟基苯甲醛与对硝基溴化苄反应合成以醚键连接的稳定中间体NFP‑1‑M,然后再将1‑乙基‑2‑甲基苯并[cd]吲哚‑1‑氯化物与中间体NFP‑1‑M缩合,生成探针NFP‑1。该探针可以用于衡量细胞缺氧程度,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