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2583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90993.7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012 , B23Q1/48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龙门机床,其具有两个立柱和横梁,各立柱设置有沿Y方向贯通且沿Z方向延伸的开口,还具有各设置于立柱的子机床。各子机床包括:刀具;摆头,使刀具设置于其上;两个力矩电机,设置于摆头上,驱动摆头在C方向上旋转和在B方向上旋转。关节摆动力矩电机,与摆头固定连接,驱动摆头绕Z轴方向旋转;滑枕,设置于数控龙门机床的相应一个立柱的内侧,滑枕与该立柱之间形成Z轴直线移动副,且设置有内腔;Z轴直线电机,连接于滑枕,驱动滑枕沿Z方向运动;Y轴直线电机,穿设于该立柱的开口和滑枕的内腔且与滑枕的内腔形成直线移动副,且连接于关节摆动力矩电机,以驱动关节摆动力矩电机沿Y方向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95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90550.8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G05B19/418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制孔机床的控制系统,包括:管理计算机,控制制孔机床的启停;CAD/CAM计算机,根据待加工工件的特征及加工工艺要求,产生并发送加工要求信息;监控计算机,实时监控制孔机床的整体状态;主控计算机,产生并发送所述多个加工通道机床的协调控制信息;多通道协调控制计算机,接收主控计算机发送的协调控制信息,分配并发送各加工通道机床的加工任务信息;多个通道机床数控系统,数量与加工通道机床的数量对应,接收多通道协调控制计算机发送的对应的各自的加工任务信息,根据加工任务信息控制各自和加工通道机床的联动轴运动,实时协调在加工作业中各加工通道机床的联动轴的运动,避免多个加工通道机床出现作业段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0440055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49157.X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Q17/00 , B23Q15/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7/00 , B23Q15/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制孔机床的试刀系统,其包括:数控机床,对试件进行加工;信息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并传送试件加工过程中及加工完成后的位置和图像信息;以及主机,通信连接于数控机床及信息采集装置,实时获取并处理信息采集装置传送的位置信息、图像信息及视频信息,在试件加工过程中控制数控机床对试件进行加工,且在加工完成后对试件相应加工部位的尺寸进行测量,以检验加工后的试件是否满足加工要求以及数控机床对试件进行加工的工艺参数是否准确。采用信息采集装置对试件的试刀加工进行远程遥控控制,有效解决人工试刀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工序繁琐等问题。试刀工序远程自动进行,减少机床待机时间。测量精度可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36904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49205.5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Q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1/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龙门双立柱机床的平衡系统,龙门双立柱机床具有:龙门框架,具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龙门横梁;工作单元,包括第一立柱工作单元和第二立柱工作单元。所述龙门双立柱机床的平衡系统包括:第一前弹簧和第一后弹簧;第二前弹簧和第二后弹簧;第一前滑轮和第一后滑轮;第二前滑轮和第二后滑轮;第一前孔和第一后孔;第二前孔和第二后孔;前缆绳;以及后缆绳。第一立柱工作单元和第二立柱工作单元通过第一前弹簧及第一后弹簧和前缆绳及后缆绳连接后,其各自的重量由另一个工作单元的重量进行平衡,即两个立柱工作单元实现互助平衡。本发明能解决龙门双立柱机床的立柱工作单元重量大、平衡系统复杂等问题。同时其结构简单、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2915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8730.3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产品后段部件开放式装配定位系统,其包括:一中央工作台;一底部支撑定位装置,该底部支撑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央工作台;一固定式定位装置,该固定式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央工作台,位于所述底部支撑定位装置的相对两侧;一移动式定位装置,该移动式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央工作台,该移动式定位装置包括移动式定位单元,该移动式定位单元位于所述底部支撑定位装置的四个侧边,相对于所述中央工作台可以移动;所述固定式定位装置、移动式定位装置以及底部支撑定位装置可以将待定位飞行器产品后段部件定位和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26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48723.3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产品后段部件固定式定位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固定式定位装置,该第一固定式定位装置包括梳状定位支架和多个定位器,该多个定位器设置于所述梳状定位支架;一第二固定式定位装置,该第二固定式定位装置包括梳状定位支架和多个定位器,该多个定位器设置于所述梳状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固定式定位装置和第二固定式定位装置相对设置,可以对待定位的飞行器产品后段部件进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819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6555.3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81C1/00
Abstract: 一种柔性MEMS减阻蒙皮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形成一柔性衬底;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制备图案化电极,所述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相互交错排列的电解阳极和电解阴极;在所述柔性衬底和所述图案化电极上用光刻胶制备微凸柱阵列;将第一预聚物填充到所述微凸柱阵列的凸柱间隙中,待所述第一预聚物填充完毕后,固化所述第一预聚物,所述第一预聚物聚合成第一聚合物,得到柔性表层;利用刻蚀工艺去除所述微凸柱阵列,使所述凸柱底部的图案化电极暴露出来,同时形成微凹坑阵列;将所述基底剥离,得到所述柔性MEMS减阻蒙皮。
-
公开(公告)号:CN10289771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03359.4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81C1/00
Abstract: 一种PDMS微流体器件中通孔结构的制作方法,在预备好的含有凸柱的模具的边缘注入PDMS预聚物;凸柱的形状和尺寸与所需制备的通孔层中通孔的形状和尺寸一致,其中,凸柱的高度与需要获得的通孔层的厚度一致;利用毛细力的作用使PDMS预聚物缓慢平稳地浸润入各凸柱之间的间隙,直至铺展满整个模具,固化后形成PDMS通孔层。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可以有效保证孔的完全穿通、通孔层表面平整和模具材料可选择范围广的优点,可以广泛地用于PDMS微流体器件中通孔结构的制作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86195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53590.7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小孔电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无重熔层气膜孔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分为四个步骤,首先,对燃气轮机镍基高温合金叶片,按设计要求利用中空电极内冲液电火花加工出所需尺寸的圆孔;然后使用同一电极在外冲液的电解液环境中对已加工圆孔进行电解,去除重熔层;接着抬起电极,利用电火花伺服扫描、铣削加工工艺加工出气膜孔的簸箕形孔口;最后使用该电极端部对簸箕形孔口进行电解铣削加工,去除孔口重熔层,提高表面质量。本发明可以解决电火花加工气膜孔残留的重熔层和微裂纹问题,以及避免二次装夹定位误差,提高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5466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5347.4
申请日:2012-0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机蒙皮的柔性加工系统,包括:可变密集阵支承装置,所述可变密集阵支承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多个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沿着竖直方向可伸缩;以及分别连接至所述伸缩机构的万向平台,以支撑所述飞机蒙皮,所述万向平台构造成适于吸附并支撑所述飞机蒙皮的下表面;以及随动自适应抑振装置,所述随动自适应抑振装置与所述飞机蒙皮的上表面相对设置,以相对于所述万向平台对所述飞机蒙皮进行定位。根据本发明的飞机蒙皮的柔性加工系统,多个伸缩机构对应的多个万向平台可以实现对飞机蒙皮的密集支撑,由此,提高了柔性加工系统的支撑密度,悬空空间较小,避免了飞机蒙皮加工时的颤振,以提高飞机蒙皮的加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