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顺变体机翼的刚柔协同一体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2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50947.8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一种用于柔顺变体机翼的刚柔协同一体优化设计方法,同时考虑结构整体承载刚度、局部刚度、局部变体设计要求,提出表征机翼翼肋结构整体刚度、局部刚度、前后缘变体部分柔性及变体部分应变均匀性的四个目标函数,并使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整合四个目标构建优化列式,得到最优结构布局。局部刚性构件在承载时发生变形对柔性构件设计产生影响,导致柔性机构构件设计时位移边界不再固定,随着刚性构件变形而变化。本发明建立同时考虑结构刚柔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克服了单独设计刚性构件或柔性构件使得结构过刚或过柔的问题,在设计柔性变体时引入应变分布均匀性要求,提出基于应变方差的应变均匀性函数,实现可变体部分柔性变形和应变分布一致性目标。

    一种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成型系统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17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591023.0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成型系统和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工艺整体成型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在芯材表面设置分形网络结构,该分形网络结构由干支流和通孔构成,树脂浸润上层纤维织物后,能够透过芯材的通孔快速浸润下层纤维织物,利用干支流网络使得浸润更加均匀,不仅可以提高树脂的充模速率,缩短生产周期,还可以有效避免流动前沿形成包络区域,避免干斑缺陷,提高成型质量。本发明通过对芯材进行合理的流道设计,可以避免大量打孔或者开槽对芯材带来的破坏,进而避免了富树脂区及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性能的降低。

    一种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成型系统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17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91023.0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成型系统和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工艺整体成型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在芯材表面设置分形网络结构,该分形网络结构由干支流和通孔构成,树脂浸润上层纤维织物后,能够透过芯材的通孔快速浸润下层纤维织物,利用干支流网络使得浸润更加均匀,不仅可以提高树脂的充模速率,缩短生产周期,还可以有效避免流动前沿形成包络区域,避免干斑缺陷,提高成型质量。本发明通过对芯材进行合理的流道设计,可以避免大量打孔或者开槽对芯材带来的破坏,进而避免了富树脂区及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性能的降低。

    一种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455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38357.2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一种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其属于风洞颤振试验技术领域。它采用整流罩通过钢板固定在风洞内壁上,整流罩顶部和底部设有出入口;模型带有转轴,转轴与轴承铰支连接,转轴底部与弹簧片固定连接。模型带有限位销,气缸推动Y型卡槽板移动,锁定限位销,在模型颤振时抑制振幅发散。锁定限位销后,推动底座组件向上移动,使模型伸到风洞内;启动风洞,气流达到试验风速后,解锁限位销,进行风洞试验;模型发生颤振时,Y型卡槽板锁定限位销,抑制模型振幅发散;拉动底座组件使模型迅速收回至整流罩内部。设置带有出入口的整流罩,实现了发生颤振后将模型收回至整流罩内部和模拟机身气动外形的功能,该方法安全、可靠、简单。

    一种缝纫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185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579096.6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属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成型技术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制备泡沫芯体,然后裁剪上下面板所需的纤维布。之后使用夹具夹紧预成型体,用特制的滑块与上铝板上的定位槽配合,对预成型体进行打孔。最后采用改进的锁式缝纫方式对预成型体进行缝纫,并采用VARTM工艺或热压罐成型工艺进行固化成型。与传统的缝纫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中可以实现不同角度、不同间距、不同行距的缝纫。通过滑块与上铝板上的定位槽配合可以保证缝纫位置和缝纫角度的准确性,且成本低廉且容易实现。

    一种可拆卸的复合材料柔性蒙皮制造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659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72485.7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复合材料柔性蒙皮制造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可变形机翼柔性蒙皮制造技术领域。一种可拆卸的复合材料柔性蒙皮制造装置,包括上面板、下面板、边缘芯块、中间芯块、滑块、固定板以及垫板;上面板、下面板、边缘芯块和中间芯块组装成用于成型的波纹芯子结构;上面板、下面板、滑块、固定板和垫板组装成用于波纹面板预拉伸子结构。本发明采用可拆卸的装置,便于调整成型波纹周期以及波纹形状,可应用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波纹芯子成型过程;本发明通过组装不同零件,实现成型波纹芯子与波纹面板预拉伸两种功能之间的转换;本发明可以根据要求对波纹面板进行不同长度的预拉伸,应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

    一种分载可调的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6351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299423.1

    申请日:2017-0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载可调的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属于压电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测量不同量程范围的空间六维力/力矩。本发明采用在盖板与底座的侧面刚性连接分载板的方法,实现对作用于盖板上的力的分载;通过更换系列模块化的分载板来改变分载板的分载效果,使传感器的量程可调。该方法拓宽了六维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一种全复合材料壳体的缠绕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47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61202.0

    申请日:2016-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34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全复合材料壳体的缠绕成型方法属于成型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复合材料壳体的缠绕成型方法。缠绕成型方法要先组装芯模,给气囊充轻质气体,再进行气囊表面处理,然后,由缠绕成型控制程序控制缠绕机按照程序将纤维束或布带缠绕在气囊的外表面,按照成型所需的温度和时间要求进行固化成型,最后,经过脱模工序获得复合材料壳体。缠绕成型方法适用性广泛,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前后封口型面不对称要求的复合材料壳体。工艺稳定性好,设备简便重量低、可控制性强,简单实用易于操作和推广。可以避免工人进入芯模内部操作,极大减少了传统缠绕工艺中繁杂的组装和拆卸过程,降低了生产作业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37422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071620.4

    申请日:2014-02-2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的实验装置属于难加工材料切削装置研究领域,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的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以切削装置为基础结构,安装了实验功能装置包括工件快速装夹与温控装置、高速显微观察装置、温度及切削力在线测量装置、除尘装置。高速显微观察装置中,镜头与高速摄像机相连,高速摄像机安装在单轴精密位移平台底座上,单轴精密位移平台安装在摄像支架上,光源对准切削区,高速摄像机与计算机系统相连。该实验装置能够有效实现切削过程观察,温度及切削力实时准确测量,样件及刀具温度控制,研究不同切削条件下材料断裂形式,材料去除机理与刀具磨损机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基础理论的阐述提供实验支撑。

    一种机翼复合材料缩比模型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216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187392.2

    申请日:2013-05-1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机翼复合材料缩比模型的制造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结构和飞机风洞气动弹性试验模型的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翼复合材料缩比模型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根据实际飞机设计尺寸、缩比系数及复合材料性能参数,制造满足模型几何外形相似的模具,选择适当的材料参数和加工工艺参数;制造飞机机翼的复合材料缩比模型中,先制造翼梁和翼肋,再将翼梁和翼肋组合连接成为骨架,骨架与金属根肋连接,再在骨架上填充泡沫后,进行修形;使用模具将修形后含填充泡沫的骨架成型,形成上、下蒙皮。本发明以较小的重量获取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机翼复合材料缩比模型的抗弯和抗扭刚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