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瞬时高热流密度散热两相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54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066267.2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瞬时高热流密度散热两相系统控制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利用多控制回路联合控制的方式对蒸发温度、工质过冷度、供液温度进行控制,达到瞬时高热流密度流动沸腾高效散热,同时保障系统在瞬时高热流冲击下的稳定性。本方法针对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进行控制,由该系统分别构建蒸发温度控制回路、过冷度控制回路以及供液温度控制回路。蒸发温度控制回路的被控对象为储液器压力,目标为P0。过冷度控制回路的被控对象为冷凝器温度,目标为T2,供液温度控制回路的被控对象为预热器,由设置在蒸发器上游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供液温度T1。若T1小于T0,增大预热器加热量为Q;当T1等于T0时,维持预热器加热量不变。

    一种热泵系统用无油线性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156143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257746.6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用无油线性压缩机,包括:汽缸、汽缸架、直线电机组件、吸气阀片、排气阀总成及壳体;两个汽缸架的法兰盘端对称安装在汽缸的两端;两个相同的直线电机组件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汽缸架的中心筒外部;两个所述吸气阀片的外缘分别固定在两个活塞的相对端;所述排气阀总成安装在排气腔内;两个壳体分别安装在两个直线电机组件的外部,且壳体的开口端固定在汽缸架的法兰盘的外缘上;本发明直接由两个对置布置的直线电机组件驱动活塞做往复运动,提高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且两个活塞的对置运动可抵消大部分振动,整机振动量更小;采用无油运行可避免润滑油引起的系统性能、可靠性及使用场景的限制,大大增加其使用范围。

    管线管理装置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9701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83646.7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线管理装置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系统。管线管理装置包括支撑件、主动杆和多个从动杆;螺旋管线的第一圈管段通过主动杆与支撑件活动连接,其余圈层管段分别通过一个从动杆与支撑件活动连接。螺旋管线的起始端受力转动,第一圈管段发生形变和位移,并通过主动杆推动支撑件转动;随着支撑件的转动,支撑件能够先后推动第二圈管段至最后一圈管段,使第二圈管段至最后一圈管段发生形变和位移。从而通过管线管理装置对螺旋管线每一圈管段的形变量进行控制,通过每一圈管段较小程度的形变和位移的叠加,最终实现一个较大角度的转动,降低了螺旋管线因应力集中导致管线疲劳破裂的风险。

    一种空间微孔膜蒸发高效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6473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569699.8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微孔膜蒸发高效散热装置,属于航天器热控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液体进口通道、液体出口通道及微孔膜组件;所述壳体两端封闭,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液体进口通道和液体出口通道;所述微孔膜组件包括两个以上轴线平行的中空纤维膜,在所述微孔膜组件的两端通过粘合剂将两个以上中空纤维膜粘接为一体;中间段的各中空纤维膜之间仍有间隙;所述中空纤维膜具有疏水性,其壁面设有一个以上微孔;所述微孔膜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部微孔膜组件中间段各中空纤维膜之间的间隙形成的空腔为容气腔;该装置属于消耗型散热装置,可以在空间微重力环境及重力环境下使用,可以在真空环境及大气环境下均发挥散热性能。

    基于增材制造的相变储能装置点阵夹层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20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908775.2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相变储能装置点阵夹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轻量化多功能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考虑了增材制造工艺约束,通过宏微观结合的手段,可快速设计出满足增材制造要求的一体化结构。所设计的相变储能装置结构内部为三维网络结构,实现轻量化设计和内部连通,较传统结构减重60%以上;采用特定结构的稀疏点阵胞元和致密点阵胞元配合填充,避免出现悬臂杆件以实现两种胞元之间无缝拼接,而且避免顶部结构的坍塌;另外,所述设计的相变储能装置结构不存在焊接导致的强度问题,在航天器轻量化多功能结构设计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空间膜蒸发器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6227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56657.X

    申请日:2017-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G01M99/002 G05B23/020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空间膜蒸发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透明真空室、真空机组、压力调节阀、温度测量装置、压力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水循环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高速摄像系统、液氮冷阱、液体压力测量装置及气源;真空室通过法兰上的接口依次连接液氮冷阱、真空机组;真空室通过法兰上的接口依次连接压力调剂阀、气源;真空室通过法兰上的接口依次连接水循环机、液体压力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包括真空室内的温度值,压力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真空室内的压力值;高速摄像系统对准真空室;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分别与液体压力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压力测量装置及摄像系统相连。该系统为航天器热控系统用膜蒸发器的研制提供必须的技术保障。

    一种不凝气体对部分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影响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4241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720129.X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凝气体对部分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影响分析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不凝气体在部分重力条件下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影响进行评估。本发明首先分析了最恶劣情况,即储液器气空间容积最小时,相同不凝气体量的分压力最大,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蒸发器相变温度升高幅度最大,不凝气体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影响最大,然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获得不凝气体的分压力,根据氨工质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氨工质的压力,从而获得蒸发器的温度,进而获得由不凝气体引起的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蒸发器与储液器之间的温差,从而对部分重力情况下不凝气体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最大恶劣影响情况进行评估。

    一种工作于160K至220K温区的双回路深冷环路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714416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58510.2

    申请日:2017-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160K至220K工作温区的双回路深冷环路热管,可实现从常温区至160K低温区的跨温区启动和运行功能,从而解决现有常规环路热管常温区启动失效、储液器和工质充装量难以适应跨大温区的技术难题。本发明采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热耦合在一起的两套环路热管解决160K至220K温区的热传输问题。一套环路热管使用乙烷工质,一套环路热管使用丙烯工质。两套环路热管的蒸发器通过集热座热耦合在一起并与热源贴合吸收热量,两套环路热管的冷凝器热耦合在一起并与热沉贴合释放热量。

    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相容性等效模拟试验件

    公开(公告)号:CN1044827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720990.6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相容性等效模拟试验件。使用本发明能够等效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氨工质在高温、镍作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过程。本发明为密闭、中空的一体成型的重力热管,其分为三段:储液部件、连接管路和高温烘烤组件,通过对重力热管的尺寸、结构设计,使得本发明能等效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中氨工质在高温、镍作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进而可以利用重力热管测量不凝气体的方法获得氨分解得到的不凝气体量,测试方法现有、简便,从而可以简便、有效地判断氨工质与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材质的相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