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识别的机场道面状态智能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7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12547.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机场道面状态智能检测方法,首先布设光电设备并获取机场道面全范围图像,进行预处理,其中机场道面病害获取晴朗天气下的道面图像,FOD采用实时的视频图像,雨雪冰状况采用雨雪冰天气下的道面图片,摩擦系数采用无病害、无FOD晴朗天气下的道面图片。然后设计机场道面状态的识别模型,得到机场道面状态的具体属性。其中,机场道面病害、FOD、雨雪冰状态采用YOLO‑Airport深度神经网络识别算法,摩擦系数采用点云重构机场道面三维纹理。根据机场规范要求,本发明结合识别出的机场道面状态详细属性,提出机场道面状态的量化评级,为机场道面的日常养护提供检测技术与评价支撑,助力智慧机场建设。

    一种不同检测深度的探地雷达天线频率优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3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3662.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结构损伤无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检测深度的探地雷达天线频率优选方法。该方法为选用四种中频天线以及四种高频天线;通过中频天线及高频天线所获取的雷达信号数据提取不同测线雷达信号的单道波数据并计算多个波动信号幅值的平均值;计算层位分界面回波信号的幅值大小;采用电磁仿真软件构建检测路段匀质模型,计算匀质模型中层位分界面回波信号的幅值大小;依据前述信号数据评估路面材料非均匀特性对目标回波信号造成的扰动程度。本发明通过定量评估不同天线频率激发的雷达波受非均质扰动的影响程度,从而细分不同天线频率下雷达检测深度中的重叠范围,可以为探地雷达现场测试中最优天线频率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和先验知识。

    一种基于二氧化钛量子点的调温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4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1230889.9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氧化钛量子点的调温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沥青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10nm二氧化钛量子点5‑30 wt.%,基质沥青70‑95 wt.%。二氧化钛量子点兼具较高的太阳光反射率和可调的荧光性能。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是物质在吸收光照后进入激发态并立即退激发而辐射发出的光。二氧化钛量子点吸收光能,发射出波长不同的光,其荧光特性有助于调节路面温度。二氧化钛量子点加入沥青材料中,既提高沥青的太阳光反射率,又增加沥青的荧光强度,从而提升沥青路面的有效太阳光反射率。本发明创新地解决沥青材料的高太阳光吸收率问题,有效降低夏季沥青路面温度,减少沥青路面高温病害,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并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一种利用瑞利面波检测结构体表面裂缝深度的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851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312741.3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瑞利面波检测结构体表面裂缝深度的仿真方法,属于无损探测领域。利用表面裂缝检测区域布置激振点、接收点a、接收点b、接收点c;表面裂缝m位于接收点a与接收点b之间;通过最大峰值比值及不同中心频率的点荷载绘制关系曲线;通过该关系曲线标定稳定点Q,由稳定点Q对应的频率为;点荷载的中心频率为时,由公式计算对应中心频率的瑞利面波波速;即为结构体表面裂缝的深度。本发明利用瑞利面波检测结构体表面裂缝深度的仿真方法,利用瑞利面波影响深度有限这一重要特性,大于表面裂缝深度的瑞利面波可以绕过裂缝尖端传播到表面裂缝对侧,反映能够绕过裂缝尖端的瑞利面波占总的瑞利面波的比重便是指数。

    探地雷达检测车、其稳定机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672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56786.9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地雷达检测车、其稳定机构及使用方法,探地雷达检测车包括:车辆及探地雷达天线;机械减震臂,连接于所述车辆;三轴稳定器,连接于所述机械减震臂;支撑杆,分别连接所述三轴稳定器及所述探地雷达天线;激光测距仪,固定于所述探地雷达天线并信号连接所述机械减震臂及所述三轴稳定器,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实时监测探地雷达天线底面相对于路面高度和俯仰角姿态,所述机械减震臂根据所述探地雷达天线底面相对于路面高度变化相应调整其高度,以消除传递到三轴稳定器的振动,所述三轴稳定器根据所述探地雷达天线底面与路面相对倾角的变化相应调整其角度以保持探地雷达天线在测量过程中的水平位置。

    一种用于瑞利波检测的组合式含裂缝道路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315596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290853.3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瑞利波检测的组合式含裂缝道路模型,包括四种型号的16种试验板,可自由组合模拟沥青面层和水稳基层中不同宽度、位置的裂缝,成本较低,组合方便,在进行裂缝特征瑞利波检测试验、研究裂缝对瑞利波信号影响等多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将板放置于水平地面,第一型试验板与第三型试验板搭配使用,第二型试验板与第四型试验板搭配使用。两型板的接触边可随意搭配,共可模拟256种不同形态的裂缝。用于瑞利波检测试验时,检测传感器梁置于上层板上表面,摆放方向与上层板上表面上铁板圆心到两块试验板接触边的垂线相重合。敲击铁板产生激振信号,检测传感器接收瑞利波信号,用于后续分析。

    一种路面裂缝图像交互式智能标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26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27838.0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分割的路面裂缝智能标注方法。首先设计VGG19‑Unet路面裂缝交互式语义分割模型进行裂缝像素级的分割,模型输入端输入路面裂缝原图像、裂缝标注二值图以及标注裂缝区域种子点图,在训练过程中生成目标裂缝区域内的种子候选点,与标注裂缝种子点进行损失计算,回归修正目标裂缝区域内的种子候选点位置。然后根据四邻域相似性准则,对目标裂缝区域内的种子候选点进行裂缝区域生长,生成交互式裂缝分割二值图,完成VGG19‑Unet路面裂缝交互式语义分割模型。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深度学习裂缝像素级标注图像样本量不足的缺陷,有利于路面裂缝语义分割模型的训练,为路面裂缝快速检测提供依据。

    一种基于钢渣集料的极薄抗滑磨耗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825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2701.X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渣集料的极薄抗滑磨耗材料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矿料为100份、复合改性沥青为5.8‑6.2份、木质素纤维为0.2‑0.5份;所述矿料中钢渣A40‑42份、玄武岩粗集料51‑54份、钢渣B1‑3份、石灰岩细集料1‑3份、石灰石矿粉2‑4份,所述钢渣A和钢渣B的浸水膨胀率不大于1.5%,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大于3%。基于钢渣集料的极薄抗滑磨耗材料既可用于原沥青路面的养护和废旧路面的快速修复,也可用于桥面沥青铺装的局部破损修复和预防性养护,修复形成的极薄抗滑磨耗层具有良好的封水、抗滑效果。本发明成本低、施工简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场道面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86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60289.X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场道面建模方法,具体为:S1:确定作为建模目标的机场道面的区域范围,并获取相关设计资料。S2:根据S1获得的相关资料,绘制机场道面的二维CAD图纸。S3:根据S2绘制的图纸,对机场道面进行分块并编号。S4:根据S2绘制的图纸以及S3的道面分块与编号,在Autodesk Revit软件中分块建立起道面结构模型。S5:根据S1获取的相关设计资料,使用Autodesk InfraWorks软件建立起机场周边环境与建筑物模型,并将S4建立的机场道面结构模型整合到InfraWorks软件中,完成机场道面整体模型的建立。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机场道面环境、线形、材质、结构等多方面的真实还原,而且可以作为机场道面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展示平台,全方位地展示机场道面的质量状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