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308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480082968.1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68 , F25B39/00 , F25B39/028 , F25B41/00 , F25B41/046 , F28D1/05333 , F28D1/05366 , F28D2021/0068 , F28D2021/0085 , F28F1/022 , F28F3/086 , F28F9/02 , F28F9/0221 , F28F9/0275 , F28F9/0278 , F28F1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多个第二开口以及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接的分配流路,将多个板状体层叠而形成。分配流路具有:成为直线形状的第一流路、将第一流路分支为多条流路的第一分支流路、与在第一分支流路分支出的多条流路连接并成为直线形状的第二流路、将第二流路分支为多条流路的第二分支流路、以及与在第二分支流路分支出的多条流路连接并成为直线形状的第三流路,流入到分配流路的制冷剂构成为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相向地向相反方向流动,并且,在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中相向地向相反方向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0030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401.6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7 , F25B47/025 , F28D1/0417 , F28D1/0471 , F28D2021/0068 , F28F1/02 , F28F1/32 , F28F9/262 , F28F13/06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100)中,第1热交换单元是将被形成为平面状的第3热交换单元通过L字弯曲加工进行弯曲而构成的,第2热交换单元是将被形成为平面状的第4热交换单元与第3热交换单元独立地通过L字弯曲加工进行弯曲而构成的,将第1热交换单元和第2热交换单元配置成沿着框体(17)的相邻的两个侧面(18、19)之间的拐角部(20)而相互相向。
-
公开(公告)号:CN10671604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80081645.0
申请日:2014-09-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4)的板状翅片(3)在供扁平形状的导热管(1)插入的缺口部(2)的周缘具有从该周缘立起地被形成的翅片翻边(5),翅片翻边(5)在与导热管(1)的长轴侧的侧面相向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再展开部(6),该再展开部(6)向与该侧面相反的一侧弯折,对邻接的板状翅片(3)彼此的翅片间距间隔进行限定的再展开部(6)的至少一个被形成为其前端部即再展开前端部(6b)远离该再展开部(6)所接触的板状翅片(3)的接触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9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80024272.3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65 , F25B39/00 , F28D1/0476 , F28D1/05333 , F28D2021/007 , F28D2021/0071 , F28F1/022 , F28F3/086 , F28F9/0221 , F28F9/0275 , F28F9/0278 , F28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型集管(2)具备:第一板状体(11),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以及第二板状体(12),其安装于第一板状体(11),在该第二板状体(12)形成有将从第一入口流路(12a)流入的制冷剂朝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分配并使其流出的分配流路(12A),分配流路(12A)包括分支流路(12b),所述分支流路(12b)具有:开口部;第一直线部,其与重力方向平行,且该第一直线部的下端经由第一连接部而与开口部连通;以及第二直线部,其与重力方向平行,且该第二直线部的上端经由第二连接部而与开口部连通,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不与重力方向平行,在分支流路(12b)中,制冷剂从开口部经由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而流入至第一直线部的下端以及第二直线部的上端,并从第一直线部的上端以及第二直线部的下端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17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80077187.3
申请日:2014-03-17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 , C09K5/045 , C09K2205/126 , C09K2205/32 , F25B9/006 , F25B40/00 , F25B41/04 , F25B41/046 , F25B2400/01 , F25B2400/051 , F25B2400/121 , F25B2400/23 , F25B2500/26 , F25B2600/2507 , F25B2700/04 , F25B2700/210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安全且高性能的制冷循环装置:即使将会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作为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之一使用于制冷循环装置,也能避免引起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条件产生。以含有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工作制冷剂,所述第二制冷剂具有在同一压力下比第一制冷剂的沸点高的特性。制冷循环装置至少具有按照如下的顺序连接而成的主路径: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气液分离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第一制冷剂具有产生歧化反应的特性,在压缩机启动之后的初始状态下进行如下的初始运转:基于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制冷剂量,相比于正常运转而抑制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或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3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80080615.3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3 , F25B13/00 , F25B39/00 , F25B39/02 , F25B39/04 , F28D1/0435 , F28D1/0476 , F28F1/32 , F28F9/0246 , F28F9/0278 , F28F21/089 , F28F227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接头形成有贯通部(71),在贯通部(71)的一侧端部(72)连接有扁平管,在贯通部(71)的另一侧端部(73)连接有其截面形状不同于扁平管的其他管,一侧端部(72)的中心轴与另一侧端部(73)的中心轴彼此偏心。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03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80080466.0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66 , F25B13/00 , F25B39/00 , F25B2313/0254 , F28D1/0435 , F28D1/05316 , F28D1/05366 , F28F21/084 , F28F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削减滞留在传热管内的制冷剂的量并且降低整个换热器的传热管的压力损失的换热器。该换热器将设置在热交换流体的上游侧的第一换热器(101)和设置在热交换流体的下游侧的第二换热器(102)以供热介质流通的流路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热介质以与热交换流体形成平行流的方式从第一换热器(101)向第二换热器(102)流动,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热介质以与热交换流体形成对流的方式从第二换热器(102)向第一换热器(101)流动,第一换热器(101)具有的第一传热管的流路容积的总和小于第二换热器(102)具有的第二传热管的流路容积的总和。
-
公开(公告)号:CN10547397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80045918.6
申请日:2014-08-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33 , B23P15/26 , F24F13/30 , F28D1/05383 , F28D1/05391 , F28D2001/0273 , F28F1/022 , F28F1/22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具备:换热部组(10),该换热部组由换热部(11)沿空气流动方向即列方向配置多个列而构成,该换热部的内部供制冷剂通过,具有沿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层方向设置多层的多个传热管(13)、以及以使空气沿空气流动方向通过的方式并列设置的多个翅片(12),换热部组(10)具有向列方向弯曲的一个以上的弯曲部(15),换热部组(10)的一端侧的集管(30)由对于多个列的换热部(11)共同地设置的一个集管(30)构成,换热部组(10)的另一端侧的集管(20)由按照每个换热部(11)独立地设置的多个独立集管(20a~20d)构成,只有多个独立集管的位置在相邻的列彼此之间沿多个翅片的并设方向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80076097.8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8 , F25B39/00 , F28D1/0476 , F28D1/05383 , F28D2021/007 , F28D2021/0071 , F28F9/0221 , F28F9/0278 , F28F9/22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型集管(2)具备:第一板状体(11),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以及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以及第二板状体(12),其层叠于第一板状体(11),并形成有将从第二入口流路流入的制冷剂向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分配并使其流出的分配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使从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流入的制冷剂汇合并使其流出至第二出口流路的汇合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板状体(11)或者第二板状体(12)具有至少一个板状部件,该至少一个板状部件形成有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以及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在板状部件的、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与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贯通部或者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86993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80020973.6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 , F25B5/04 , F25B13/00 , F25B31/004 , F25B2341/0011 , F25B2400/053 , F25B2400/054 , F25B24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不限定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是否相溶,能够可靠地使冷冻机油向压缩机返回。制冷循环装置(1010)具有:第1制冷剂通路,利用配管依次连接压缩机(101)、冷凝器(103)、第一流量控制阀(104)、制冷剂储存容器(105)、第二流量控制阀(106)、第一蒸发器(107),第一蒸发器(107)的制冷剂出口与喷射器(109)的吸引制冷剂流入口(1092)利用配管连接;第2制冷剂通路,利用配管依次连接压缩机(101)、第二蒸发器(110),第二蒸发器(110)的制冷剂入口与喷射器(109)的混合制冷剂流出口(1093)利用配管连接;第三制冷剂通路,其从使冷凝器(103)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一流量控制阀(104)连接的配管的中途分支,利用配管依次连接第三流量控制阀(108)、喷射器(109)的驱动制冷剂流入口(109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