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7475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80098574.8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削减传热管的内容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性能的热交换器和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热交换器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翅片、以及在与所述多个翅片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传热管,所述多个传热管在列方向以列节距L1配置多列,并且,在层方向以层节距L2配置多层,在将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管外径设为Do、将壁厚设为tP、将用L1×L2表示的面积设为A、将用((Do-2×tP)/2)2×π表示的面积设为B时,相对于Do<5.5mm,满足(0.2076×tP2-0.1480×tP+0.0545)×Do^(-0.0021×tP2-0.0528×tP+0.0164)≤B/A≤(0.0219×tP2-0.0185×tP+0.0043)×ln(Do)+(1.6950×tP2+1.8455×tP+1.5416)且B/A<0.0076×tP2-0.0417×tP+0.0574的关系。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685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80094884.8

    申请日:2018-07-11

    Abstract: 目的在于得到抑制霜的融化水到达集管的上表面、提高热交换性能及可靠性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具备:多个传热管,所述多个传热管并列配置;翅片,所述翅片与多个传热管中的至少一个传热管连接;以及集管,所述集管与多个传热管的一方的端部连接,具有沿着多个传热管并列的方向的面即集管端面。翅片具有包括集管侧的端缘在内的第1部分和除了第1部分之外的第2部分,并朝向第1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1方向与多个传热管的管轴正交且与多个传热管并列的方向交叉,第1方向上的第1部分的前端部位于在第1方向上比集管端面伸出的位置,第1方向上的第2部分的前端部位于在第1方向上比集管端面靠多个传热管侧的位置。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4103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80097972.8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模块和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多个热交换模块的端部与多个热交换模块连接的集管,多个热交换模块具备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传热管和从第三方向上的传热管的侧缘部向第三方向延伸的翅片,所述第三方向与平行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面交叉,翅片在表面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凸部,多个凸部分别形成为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具有倾斜角度。

    制冷循环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0153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880090233.1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和对制冷剂回路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以及蒸发器。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是包含丙烷或丙烯的制冷剂。控制部使压缩机的入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为10deg以上的值。

    热交换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4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80078569.7

    申请日:2016-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F28D1/053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第1传热部,具有在重力方向分开距离Dp地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1扁平管;以及第2传热部,在与重力方向正交的热交换介质的流通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1传热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并具有在重力方向分开距离Dp地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2扁平管;所述多个第1扁平管倾斜配置成,流路剖面的短轴方向上的假想中心面即第1剖面中心面和所述流通方向所成的角度为θ1,在所述流通方向上,前缘部比后缘部靠下方;所述多个第2扁平管具有最前缘线,该最前缘线是流路剖面的短轴方向上的假想中心面即第2剖面中心面和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的交线;相邻的一对所述最前缘线由在重力方向上位于上方的第1最前缘线和在重力方向上位于下方的第2最前缘线构成;所述第1最前缘线和位于所述第1最前缘线与所述第2最前缘线之间的所述第1剖面中心面配置成分开距离W;所述距离W构成为W=ξ×Dp×cosθ1且满足0≤ξ<0.5的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