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前馈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馈能型悬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609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987181.6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I前馈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馈能型悬架控制系统,属于车辆控制领域,包括步骤:S1、建立馈能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S2、建立能量回馈控制系统仿真模型;S3、设计电压外环控制器,通过PI控制器和基于模型的前馈补偿器计算得到参考电流;同时设计负载扰动观测器对负载的变化进行观测;S4、设计电流内环控制器,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计算得到最优占空比;同时设计电感电流观测器对电感电流进行等效估计以避免输入电压和电感电阻的变化对回馈电能质量的影响。本发明可有效地改善回馈电能的质量,同时在外界发生扰动时依旧可以保持良好的控制效果。此外,本发明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转动式自发电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31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4930.9

    申请日:2024-10-29

    Inventor: 吴志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动式自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线圈模组,磁性体以及往复式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发电线圈模组及磁性体的一者安装于转动装置上并在转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于另一者产生相对转动并使两者接触或分离,相应改变发电线圈模组的磁通量;发电线圈模组的输出端子连接至用电设备。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发电线圈模组与磁性体之间产生相对的转动,从而实现在发电线圈模组的线圈绕组产生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电量。由于本发明的发电线圈模组与磁性体之间是相对分离的,相对于现有采用磁芯的摆动结构而言,本发明可根据物品的动作需要调整两者的相对位置来匹配物品的运动实现自发电,并能够产生足够的电量来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供电需要。

    一种全封闭振荡浮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波浪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40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96296.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封闭振荡浮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波浪发电系统,其中全封闭振荡浮体装置包括:封闭式外壳和位于封闭式外壳内部的PTO动子组件、PTO主轴和弹性组件;PTO动子组件套设于PTO主轴上可沿PTO主轴轴向往复移动;PTO主轴两端与封闭式外壳内壁连接;弹性组件一端与PTO动子组件连接,另一端沿PTO主轴的轴向与封闭式外壳内壁连接;封闭式外壳在受到波浪冲击时,通过弹性组件带动PTO动子组件移动发电。通过将PTO动子组件、PTO主轴及弹性组件在全封闭外壳的内部,避免了密封系统带来的结构磨损和效率降低问题,大幅提高波浪发电装置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柔性电磁-摩擦复合式能量收集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3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9304.7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柔性电磁‑摩擦复合式能量收集器,包括TENG单元和EMG单元,TENG单元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摩擦单元和第二摩擦单元,第一摩擦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下表面贴附有负摩擦层,第二摩擦单元包括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上表面贴附有正摩擦层,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引出导线以输出电能;EMG单元包括电感线圈和负摩擦层,电感线圈设置在第二电极层下方,电感线圈与负摩擦层上下平行设置,电感线圈两端均引出导线以输出电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能量收集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能量收集器具有柔性、输出功率高的特点,是一种可穿戴、便携式能量收集器。

    列车风力振动发电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0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20240.7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列车风力振动发电装置,以在对列车车下机械结构、其海洋、湖泊等地理环境以及大桥进行状态监测传感时,为所需的电子元件提供一种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的供电装置。该列车风力振动发电装置包括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两块压电板,所述两块压电板互相平行且相连,所述压电板包括压电陶瓷层、金属基底层和柱形磁铁,所述压电陶瓷层设于所述金属基底层的外侧,所述金属基底层的内侧设置柱形磁铁。本发明根据伯努利原理,利用风能产生的气压带动两块压电板的迎风振动,进而带动磁铁位移产生变化磁场以进行压电和电磁双重发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风阻小、可靠性高、支持无线充电等有益效果。

    集防浪消波和海洋能发电于一体的浮式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31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010448.7

    申请日:2023-08-11

    Inventor: 程勇 宋阜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防浪消波和海洋能发电于一体的浮式平台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有防波堤、离岸浮式风机和调谐减振波浪能发电装置;其中防波堤由双圆柱箱和连接舱壁组成,在防波堤中间形成月池区域;离岸浮式风机和调谐减振波浪能发电装置均通过连接杆与防波堤连接,位于月池区域内,本发明将防波堤、离岸浮式风机和调谐减振波浪能发电装置结合为一体,且将三者的功能进行互补,防波堤为离岸浮式风机和调谐减振波浪能发电装置提供浮式基座以及良好的发电环境,调谐减振波浪能发电装置均匀分布在离岸浮式风机的下方,为离岸浮式风机调谐减振,保证风力发电的稳定,而离岸浮式风机受到海浪和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振动扩大了调谐减振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

    一体式磁阻电缸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546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454699.8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式磁阻电缸,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缸体、动子杆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液压回路结构,缸体内设置有驱动腔,动子杆组件滑移连接于驱动腔内,驱动组件安装于驱动腔内并且环绕于动子杆组件的外侧;液压回路结构与驱动腔连通,驱动组件形成有驱动磁场,根据磁阻最小原理,产生磁拉力,使得动子杆组件移动,该一体式磁阻电缸采用一体式设计,能量转化率高,整体体积更小;采用无刷、无永磁体设计,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噪声较低、使用寿命长;内置液压回路,增加保压,提高负载能力;在驱动组件中通入微弱电流,当外力驱动动子杆组件做定向运动时,动子齿受磁阻作用在驱动组件产生感应电流输出,使得电缸可做发电机使用,进行能量回收。

    油冷直线电机及自由活塞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81465.1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冷直线电机及自由活塞发电系统,直线电机包括机壳组件、定子组件、动子组件和冷却组件,定子组件内设置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口,冷却组件套设于定子组件,冷却组件内设置有多个环形油道,多个环形油道沿轴向排布,各环形油道之间依次相连通,冷却组件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各进油口和各出油口与环形油道连通,出油口与第一油道连通,第一出口设置于动子组件上方,以便冷却油在压力驱动下通过出油口流经第一油道之后通过重力到达动子组件,冷却油路依次经过机壳、定子和动子,可以对定子、绕组、动子、轴承等发热部件进行冷却,使直线电机温度空间分布更加均匀,散热效果明显,保证了直线电机的发电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