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拉强度低碳贝氏体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0065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410096794.2

    申请日:2004-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拉强度低碳贝氏体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含量(Wt%)为:C 0.052%~0.08%、Si 0.1%~0.5%、Mn 1.65%~1.90%、Nb 0.015%~0.060%、Ti 0.005%~0.03%、B 0.0005%~0.003%、Mo 0.33%~0.50%、Cu 0.62%~0.85%、Ni 0.42%~0.80%、Al 0.015%~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以成本低廉的Mn元素作为主要添加元素,将Cu、Mo、Ni、Nb、B等元素对贝氏体转变的作用充分联合应用。该钢种碳含量低,低温韧性好,焊接性能优良,具有优良的冷弯成型性能;Nb、Ti元素含量低,适合于大工业化连铸生产。本发明采用TMCP+RPC+T工艺可获得抗拉强度900N/mm2级别以上的高强度、高韧性钢种。采用较低的钢坯加热温度,既节能又提高了钢的低温韧性。产品适用于工程机械、采挖机械、重型汽车及海洋设施等领域。

    低碳高强度复合强化超细晶粒热轧线材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43455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410021126.3

    申请日:2004-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低碳高强度复合强化超细晶粒热轧线材生产工艺为:①轧制工艺:将化学成分(wt%)为:C 0.20%~0.25%、Si 0.33%~0.68%、Mn 0.72%~1.30%、P<0.02%、S<0.025%、余量为铁Fe及不可避免杂质的铸坯进行950~1000℃烧钢;在奥氏体再结晶区、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粗轧开轧温度950℃±20℃,粗轧终轧温度800℃±30℃;入中轧温度800℃~820℃;入精轧开轧温度760℃~800℃,精轧机架间水冷,精轧终轧温度860℃~900℃;②轧后冷却工艺:精轧后通过水箱降温80℃~150℃,吐丝温度690℃~800℃,散卷冷却速度15℃/s~25℃/s;得到线材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4.5~7.5μm的铁素体,5%~20%的贝氏体以及少量珠光体的复相组织。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代替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筋,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钢材的可回收性。

    高强韧性低碳贝氏体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0066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410096796.1

    申请日:2004-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韧性低碳贝氏体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含量(Wt%)为:C 0.04%~0.08%、Si 0.1%~0.5%、Mn 1.4%~1.85%、Nb 0.015%~0.060%、Ti 0.005%~0.03%、B 0.0005%~0.0030%、Cu 0.10%~0.60%、Ni 0.05%~0.6%、Al 0.015%~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以成本低廉的Mn元素作为主要添加元素,将Cu、Ni、Nb、B等元素对贝氏体转变的作用充分联合应用,不含成本较高的Mo元素;该钢种碳含量低,低温韧性好,韧脆转折温度在-80℃以下,焊接性能优良,焊接前不需预热,焊接后不需热处理,而且具有优良的冷弯成型性能。采用TMCP+RPC工艺,不需要回火处理,工艺简单,既提高了钢的强度,又降低了成本,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采挖机械、重型汽车、容器、舟桥、船舶、集装箱及海洋设施等领域。

    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3513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610046025.0

    申请日:200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方坯连铸、连轧管坯和钢管轧制,其特点是在钢水冶炼后加入钛合金,并使钢的最终钛含量控制在总量的0.010%~0.030%。所述的钛合金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或在LF炉中加入,也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首次加入,然后在LF炉中再次加入。本发明在现有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的微钛处理工艺所制造的无缝钢管,其成材率显著提高,产品废品率几乎为零,而且操作简单,成分控制精度高。与采用真空处理或缓冷工艺相比,既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

    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6259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046025.0

    申请日:200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方坯连铸、连轧管坯和钢管轧制,其特点是在钢水冶炼后加入钛合金,并使钢的最终钛含量控制在总量的0.010%~0.030%。所述的钛合金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或在LF炉中加入,也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首次加入,然后在LF炉中再次加入。本发明在现有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的微钛处理工艺所制造的无缝钢管,其成材率显著提高,产品废品率几乎为零,而且操作简单,成分控制精度高。与采用真空处理或缓冷工艺相比,既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