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79525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910011428.5
申请日:2009-05-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精轧机在线轧辊研磨率的方法,将执行计算机对上一轧制节奏磨削采集和反馈的数据,经过程控制计算机计算后设定磨削时间,控制执行计算机按照设定模式单独进行IN BAR或BAR TO BAR方式磨削,或者采用IN BAR和BAR TO BAR并用自动切换磨削方式。本发明可提高精轧机工作辊研磨率一倍左右,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一直保持在1.0~1.5μm,且工作辊剩余磨损量降低,辊面过渡平缓,可实现宽度反跳250mm;辊面无环形沟槽,避免带钢横断面的局部高点,同宽轧制量可达到70km以上。同时,延长轧辊使用时间,减少换辊次数,提高轧机作业率,对提高带钢表面质量具有明显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6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0282338.3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带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产品质量综合协调控制的热轧AGC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控制方法;1)厚度AGC与板形控制的协调;2)厚度AGC与板形ASC解耦;3)厚度AGC与宽度控制的协调。本发明在提高带钢的厚度控制精度的同时,兼顾提高板形、宽度的控制精度,提高了轧制稳定性;在控制精度方面,通过与二级的共同调整,AGC控制精度逐步提高,带钢板形质量和宽度质量也同步提升,满足了工艺质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60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2338.3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带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产品质量综合协调控制的热轧AGC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控制方法;1)厚度AGC与板形控制的协调;2)厚度AGC与板形ASC解耦;3)厚度AGC与宽度控制的协调。本发明在提高带钢的厚度控制精度的同时,兼顾提高板形、宽度的控制精度,提高了轧制稳定性;在控制精度方面,通过与二级的共同调整,AGC控制精度逐步提高,带钢板形质量和宽度质量也同步提升,满足了工艺质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74621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110259264.5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锭轧制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加热炉和轧机一、二级系统中分别增设钢锭炉内跟踪画面、钢锭信息校验、钢锭轧制计算、钢锭轧制设定点下发、轧制力偏差检测判断、钢锭轧制手动确认、钢锭信息录入、显示、钢锭轧制速度录入及钢锭轧制过程提示程序。轧机二级系统根据原始数据进行轧制道次计算,设定各道次的工艺参数,轧机一级系统屏蔽轧制力偏差检测及轧机负荷信号,由人工确认道次结束和钢锭轧制道次完成,轧机一级系统判断下一道次的板坯类型,并据此确定轧制方式。本发明利用现有自动化控制系统,无需增加硬件设备,即可实现钢锭轧制,整个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可提高轧机产能和产品质量,扩大板材的厚度和宽度组距,增加产品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320336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98199.1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分卷线自动对中上卷装置及方法,在上卷车运行方向安装编码器,入口步进梁和准备站中心线上分设限位开关,并在增设功能控制块FC内加入上卷车自动定位控制程序,设定上卷车实际停止位置D满足:L-△L≤D≤L+△L。当上卷车挡铁接触到步进梁上的限位开关时,编码器码值清零;上卷车挡铁接触到准备站限位开关时,记录初始码值X;上卷车停止时,记录即时码值Y,计算出上卷车位置偏移量△L及上卷车停止位置D;若D>L+△L,则控制上卷车后退设定距离;若D<L-△L,则控制上卷车前进设定距离。从而使上卷车位置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并缩短上卷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避免钢卷掉落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0369682C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410021144.1
申请日:2004-02-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生产线粗轧区两架粗轧机的平行轧制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使以3道次+3道次方式轧制的粗轧机第一粗轧机(R1)和第二粗轧机(R2)按第一粗轧机(R1)正向要求程序和第二粗轧机(R2)反向要求程序同时进行正、反向轧制。当第一粗轧机(R1)和第二粗轧机(R2)同为第一道次或第三道次时,第二粗轧机(R2)轧制优先,第一粗轧机(R1)和第二粗轧机(R2)同为第二道次时,第一粗轧机(R1)轧制优先。该平行轧制方法对第一粗轧机(R1)和第二粗轧机(R2)的轧制时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克服了原有轧制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比原有轧制方法节省了时间,原来轧2块板坯的时间现在可以轧出3块板坯。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产量,还节省了能源,减少了中间坯的温度损失,而且减小了板坯的头尾温差,提高了带钢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79525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910011428.5
申请日:2009-05-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精轧机在线轧辊研磨率的方法,将执行计算机对上一轧制节奏磨削采集和反馈的数据,经过程控制计算机计算后设定磨削时间,控制执行计算机按照设定模式单独进行IN BAR或BAR TO BAR方式磨削,或者采用IN BAR和BAR TO BAR并用自动切换磨削方式。本发明可提高精轧机工作辊研磨率一倍左右,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一直保持在1.0~1.5μm,且工作辊剩余磨损量降低,辊面过渡平缓,可实现宽度反跳250mm;辊面无环形沟槽,避免带钢横断面的局部高点,同宽轧制量可达到70km以上。同时,延长轧辊使用时间,减少换辊次数,提高轧机作业率,对提高带钢表面质量具有明显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307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49226.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粗轧机压下量保护的方法,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板坯的宽度及厚度数值;基于获取的板坯的宽度数值,进行定宽压力机的压下量判断,当定宽压力的压下量满足保护要求时,允许板坯进入定宽压力机;基于获取的板坯的宽度数值,进行本架立辊轧机的压下量判断,当本架立辊轧机的压下量满足保护要求时,允许板坯进入本架立辊轧机;基于获取的板坯厚度数值,进行本架水平辊轧机的压下量判断,当本架水平辊轧机的压下量满足保护要求时,允许板坯进入本架水平辊轧机;否则,发出超差报警信号;采用计算前架与后架轧机出口宽度及厚度的对应尺寸差值是否满足后架轧机压下能力,进行超差报警及压下量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203366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098199.1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分卷线自动对中上卷装置及方法,在上卷车运行方向安装编码器,入口步进梁和准备站中心线上分设限位开关,并在增设功能控制块FC内加入上卷车自动定位控制程序,设定上卷车实际停止位置D满足:L-△L≤D≤L+△L。当上卷车挡铁接触到步进梁上的限位开关时,编码器码值清零;上卷车挡铁接触到准备站限位开关时,记录初始码值X;上卷车停止时,记录即时码值Y,计算出上卷车位置偏移量△L及上卷车停止位置D;若D>L+△L,则控制上卷车后退设定距离;若D<L-△L,则控制上卷车前进设定距离。从而使上卷车位置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并缩短上卷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避免钢卷掉落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3008359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559466.6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卷取机导尺薄材穿带控制方法,增设压力传感器,在PLC内增设模拟量输入板和相应程序。当第二机架进钢时,导尺执行二级计算机设定开口度:当带钢头部到达导尺中间位置时,PLC控制导尺工作侧和传动侧依次启动一次短行程和二次短行程;完成后PLC判断此时导尺工作侧WS夹持力反馈是否≥7KN且持续50ms,若满足则直接切换到导尺工作侧压力自动控制方式;否则执行三次短行程设定:如导尺工作侧一直没有满足切换条件,则导尺工作侧三次短行程完成后直接切换成AFC方式。本发明可消除钢卷的“内塔”现象和头部切除损失,总封锁率控制在1.8%以下,极大提高热轧卷取质量和轧线成材率,减少分卷重卷量3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