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无取向硅钢中等厚度连铸板坯等轴晶率的连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4720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10048071.4

    申请日:2006-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无取向硅钢中等厚度连铸板坯等轴晶率的连铸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中厚板连铸机,在连铸二冷区采用辊式电磁搅拌。连铸机的铸坯尺寸:100~150mm×850~1550mm,浇铸速度:1.5~3.5m/min,冷却制度:结晶器窄边14~25m3/h,结晶器宽边250~290m3/h,二冷强度1.3~1.8L/kg。所述的电磁搅拌为2~4对辊内内置式行波磁场型电磁搅拌装置,组成2组安装。采用本发明可使铸坯中发达的柱状晶明显得到抑制,铸坯等轴晶比例增加到45%以上,消除了硅钢成品的表面瓦楞缺陷。不仅可提高硅钢连铸坯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还可使连铸钢水过热度在25±5℃基础上提高10℃以上,从而为大生产组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种纯净钢的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3865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610047098.1

    申请日:200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纯净钢的制造方法,它的化学成份为(重量百分比)C≤0.0030%,Si≤0.030%,Mn 0.10%-0.30%,P≤0.0030%,S≤0.0030%,Als0.01-0.06%,Ti≤0.09%,Nb≤0.05%,N≤0.0030%,O≤0.0030%,H≤0.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针对上述成分的纯净用钢采用如下的生产工艺路线:铁水脱硫→转炉冶炼→炉外精炼→中薄板坯连铸→直接热装→加热炉→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酸洗→冷轧→退火(→平整→剪切),本发明通过控制C、Mn、P、S、N、O、H等元素的合适含量,降低了钢中夹杂物含量,通过轧制温度、层流冷却速度、卷取温度的控制,使夹杂形态更细小、分散,成分分布更趋匀质,组织细化均匀,保证了综合性能。

    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取样检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8175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10158977.6

    申请日:2007-12-12

    Abstract: 本发明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取样检验方法,包括取样、试样加工和检验,其特点是对粗轧后、精轧前的中间坯进行取样检验;且取样时利用粗轧后中间坯的切头切尾作为试样。本发明充分利用粗轧中间坯与前部连铸坯和后续精轧材质量的工艺关系,主要优点是:利用粗轧中间坯的切头和切尾作为试样,使取样具有连续性,可对代表所有连铸坯的每一块中间坯进行取样,实现对铸坯质量信息进行连续的、全面的评价和监测,使连铸工艺及铸坯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取样实现零环境污染,并可替代铸坯检验,减少铸坯损耗,还可对热轧成品质量进行预测。

    一种纯净钢及制造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96736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610047098.1

    申请日:200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纯净钢及制造方法,它的化学成份为(重量百分比)C≤0.0030%,Si≤0.030%,Mn 0.10%-0.30%,P≤0.0030%,S≤0.0030%,Als0.01-0.06%,Ti≤0.09%,Nb≤0.05%,N≤0.0030%,O≤0.0030%,H≤0.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针对上述成分的纯净用钢采用如下的生产工艺路线:铁水脱硫→转炉冶炼→炉外精炼→中薄板坯连铸→直接热装→加热炉→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酸洗→冷轧→退火(→平整→剪切),本发明通过控制C、Mn、P、S、N、O、H等元素的合适含量,降低了钢中夹杂物含量,通过轧制温度、层流冷却速度、卷取温度的控制,使夹杂形态更细小、分散,成分分布更趋匀质,组织细化均匀,保证了综合性能。

    增加无取向硅钢中等厚度连铸板坯等轴晶率的连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4720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610048071.4

    申请日:2006-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无取向硅钢中等厚度连铸板坯等轴晶率的连铸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中厚板连铸机,在连铸二冷区采用辊式电磁搅拌。连铸机的铸坯尺寸:100~150mm×850~1550mm,浇铸速度:1.5~3.5m/min,冷却制度:结晶器窄边14~25m3/h,结晶器宽边250~290m3/h,二冷强度1.3~1.8L/kg。所述的电磁搅拌为2~4对辊内内置式行波磁场型电磁搅拌装置,组成2组安装。采用本发明可使铸坯中发达的柱状晶明显得到抑制,铸坯等轴晶比例增加到45%以上,消除了硅钢成品的表面瓦楞缺陷。不仅可提高硅钢连铸坯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还可使连铸钢水过热度在25±5℃基础上提高10℃以上,从而为大生产组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连铸中间包浸入式水口高效烘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0974116Y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20094591.4

    申请日:2006-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浸入式水口的烘烤装置,主要由箱式炉体、烧嘴和排烟管组成,炉顶中心设有烧嘴孔,炉内设有水口支撑托架、炉体一侧设有炉门,所述炉体和炉门均为三层结构。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封闭式炉体对水口进行烘烤,大大降低了散热损失;实现水口离线烘烤,解决了连铸过程更换水口烘烤的问题;在炉体顶部两侧设置排烟管,保证了炉气顺行,提高了烟气利用率;通过对水口内壁、外壁进行两个行程的加热,充分利用了高温烟气热量,可将水口壁的烘烤温度提高200℃以上,提高烘烤热效率15%~20%,水口烘烤温度可达1000℃以上,烘烤时间短,可满足连浇水口更换时间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