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2257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564876.7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海藻酸盐色素凝胶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在海藻酸盐凝胶中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50℃、100W超声10min,调pH至9.50,充分搅拌,再加入75%乙醇60℃震荡抽提30min,45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色素。本发明所述的抽提方法,既能够破坏金属离子在海藻酸钠凝胶结构中的“盐桥”作用,又能调整pH使海藻酸钠空间网状结构的孔隙增大,在保证海藻酸钠不降解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色素提取率。依据提取原理,本发明对能溶于乙醇的色素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09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01597.9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是将发酵液离心去掉固体颗粒及菌丝体,然后采用OPA溶液对所得上清液进行衍生化,再采用液相色谱对衍生化后的溶液进行测定。本发明方法可信度高,准确性好,且其中γ-氨基丁酸衍生后的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仅为3.51min,较现有标准及报道中的保留时间明显提高,可使实验周期大大缩短,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2209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610872709.X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该方法涉及一株红曲霉菌株,该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516,保藏日期为2016年06月24日。该方法以葛根为主要发酵原料制得葛根全液态红曲,其制备方法包括红曲液体种子液的制备、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等步骤。本发明制得的液态葛根红曲,品质优良,利用价值更高。而且全液态葛根红曲增加了红曲产品品种,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8225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64876.7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海藻酸盐色素凝胶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在海藻酸盐凝胶中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50℃、100W超声10min,调pH至9.50,充分搅拌,再加入75%乙醇60℃震荡抽提30min,45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色素。本发明所述的抽提方法,既能够破坏金属离子在海藻酸钠凝胶结构中的“盐桥”作用,又能调整pH使海藻酸钠空间网状结构的孔隙增大,在保证海藻酸钠不降解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色素提取率。依据提取原理,本发明对能溶于乙醇的色素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24225.0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微胶囊在红曲黄酒酿造中的应用,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在液态发酵培养基中接种红曲霉种子液,发酵至第3~4天后,投入酵母微胶囊,发酵至3~5天后密封发酵,发酵周期为20~30天,密封前温度控制在28~30℃,密封后温度为15~18℃,发酵结束后取出酵母菌微胶囊,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灭菌即得红曲黄酒。本发明采用先接红曲霉后接酵母的方式酿造,有利于红曲霉在酿造前期快速生长,而不会过早地受到酒精的抑制;采用微胶囊固定化酵母菌,一方面微胶囊的囊膜对氧传递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缩短酒精产生的周期,另一方面有利于发酵结束时对酵母菌的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3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496550.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微孔板发酵技术进行生物量的测定,即用生理盐水对孔板培养后的发酵液沉淀进行清洗三次后,基于酶标仪以铬黑T双波长显色法(△A=A560‑A680)对菌体内部的镁离子进行测定,通过镁离子的含量来反映菌体生物量。本发明克服了微孔板发酵过程中难以用称干重法来表征发酵液的生物量的缺陷,同时基于多种干扰因素的排除,使得本方法的测定值更为贴近实际值,与其他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氨基葡萄糖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符合平板菌落计数法中菌量的生长趋势。总之,本发明的生物量测定方法操作便捷,快速准确,能够正确反应发酵过程中的菌量变化趋势,试剂无腐蚀性且用量小,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39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324009.6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43 , C12P1/02 , C12R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曲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是先将红曲霉种子液接种于半固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再将发酵后的半固体培养基直接喷雾干燥,制得所述微胶囊。本发明经半固体发酵制备红曲色素微胶囊,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红曲色素的光稳定性,减少色素的损失率,另一方面该工艺省去了喷雾干燥前的过滤、预混等步骤,解决了红曲霉菌丝体的废弃问题和喷雾干燥前的能耗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14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324225.0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微胶囊在红曲黄酒酿造中的应用,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在液态发酵培养基中接种红曲霉种子液,发酵至第3~4天后,投入酵母微胶囊,发酵至3~5天后密封发酵,发酵周期为20~30天,密封前温度控制在28~30℃,密封后温度为15~18℃,发酵结束后取出酵母菌微胶囊,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灭菌即得红曲黄酒。本发明采用先接红曲霉后接酵母的方式酿造,有利于红曲霉在酿造前期快速生长,而不会过早地受到酒精的抑制;采用微胶囊固定化酵母菌,一方面微胶囊的囊膜对氧传递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缩短酒精产生的周期,另一方面有利于发酵结束时对酵母菌的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36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96550.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微孔板发酵技术进行生物量的测定,即用生理盐水对孔板培养后的发酵液沉淀进行清洗三次后,基于酶标仪以铬黑T双波长显色法(△A=A560-A680)对菌体内部的镁离子进行测定,通过镁离子的含量来反映菌体生物量。本发明克服了微孔板发酵过程中难以用称干重法来表征发酵液的生物量的缺陷,同时基于多种干扰因素的排除,使得本方法的测定值更为贴近实际值,与其他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氨基葡萄糖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符合平板菌落计数法中菌量的生长趋势。总之,本发明的生物量测定方法操作便捷,快速准确,能够正确反应发酵过程中的菌量变化趋势,试剂无腐蚀性且用量小,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