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蝶阀堵塞的自吹扫结构及包括蝶阀

    公开(公告)号:CN111014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79768.6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蝶阀堵塞的自吹扫结构及蝶阀,包括两个安装蝶阀阀体上、下两侧的吹扫模块;两个吹扫模块结构相同,沿着阀杆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的吹扫模块包括通风接头、壳体、填料压盖、填料环、填料、圆筒;所述的壳体内部为吹扫腔,壳体通过圆筒与阀体相连,圆筒顶部和底部敞口,吹扫腔与圆筒内部连通;阀杆穿过壳体、圆筒,吹扫腔的清扫气体流向阀体上的导向口,填料压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填料环通过填料压盖固定;填料放置在填料函中;填料函为位于壳体顶部凹槽;壳体侧壁设有吹扫孔,吹扫孔安装有通风接头。

    一种悬臂梁式流体密度计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241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90785.7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臂梁式流体密度计及其检测方法,悬臂梁式流体密度计包括壳体、测量管、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流体入口法兰、流体出口法兰、悬臂梁、紧固装置、激振器和拾振器;检测方法为通过弹性力学理论得悬臂梁和测量管及其内流体组成的系统的固有频率,然后求取测量管中流体的密度。本发明通过采用悬臂梁来测量流体的密度,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外界振动对流体密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并且检测精度高,同时,在使用该悬臂梁式流体密度计检测流体的密度时,其检测精度不受流体温度及压力变化的影响。

    管路截止阀活塞推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501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94511.9

    申请日:2014-06-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122 F15B15/1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截止阀活塞推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中间连接套,第一连接杆包括中间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两端连接的第一外螺、第二外螺纹,中间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的第一外螺、第二外螺纹的外径;中间连接套在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端设有轴向的第一内孔,在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端设有与第一内孔同轴线的第二内孔,第一内孔设有第一内螺纹,中间连接套与第一连接杆两端面配合,第一外螺纹与活塞推杆外螺纹连接;第二连接杆包括连接头、连接体,连接体的外端部设有外螺纹,连接体的外圆与第二内孔为间隙配合,连接头安装于第一内孔中,外螺纹处设有螺母。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靠性高,能够保证阀芯的可靠地动作。

    一种平衡式高压耐磨角形调节阀

    公开(公告)号:CN108730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10759821.1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式高压耐磨角形调节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阀杆,所述的阀体内部设有上腔和下腔,在所述的上腔和下腔的分隔壁上设有用于平衡上腔和下腔的通孔;在所述的阀体上还设有上、下腔平衡吹扫孔。所述的上、下腔平衡吹扫孔包括设置在上腔侧壁上的通孔和设置在下腔侧壁上的通孔;两个通孔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且在两个通孔的连接通道上设有三通球阀,所述的三通球阀连接气源;保证上下腔压力平衡和避免粉尘堆积。

    一种四自由度重载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09895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33136.X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自由度重载机械臂。主要包括主大臂、辅大臂、小臂、手爪和姿势保持机构。其中主大臂和辅大臂末端分别通过支撑轴连接到腰部回转机构,腰部回转机构固定于底座上,底座通过螺栓与大地连接。辅大臂通过辅大臂拉杆轴实现与主大臂的连接,小臂安装在主大臂前端,手爪安装在小臂前端,姿势保持机构保证手爪末端的水平。该机械臂通过在手爪末端加装不同的执行机构完成不同工作,可以应用于码垛、搬运等各种领域。该机械臂负载提升能力可达3000kg。

    一种智能型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4110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295465.X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包括外壳体、主传动机构、手自动切换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两个立柱,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主传动机构,所述的主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一个与负载连接的连接螺母;且在主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在主传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两个立柱上下运动,在主传动机构的一侧设有手自动切换装置。可实现电动执行机构的直线位移输出智能控制,具有整体结构灵巧、推力大、效率高、精度高、噪音低、性能可靠等优点。

    一种基于扭振的流体质量流量计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06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89482.3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扭振的流体质量流量计及其检测方法,流体质量流量计包括壳体、测量管、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流体入口法兰、流体出口法兰、扭振梁、紧固装置、第一激振器、第二激振器和拾振器;检测方法通过拾振器拾取由扭振梁和测量管及其内流体组成的系统沿x轴方向的最大位移,从而得到单位时间内流经测量管的流体的质量流量。本发明通过采用扭振梁来测量流体的质量流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外界振动对流体质量流量检测精度的影响,并且检测精度高,同时,在使用该扭振式流体质量流量计检测流体的质量流量时,可显著降低流体温度及压力的变化对其检测精度的影响。

    一种智能型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41101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95465.X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包括外壳体、主传动机构、手自动切换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两个立柱,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主传动机构,所述的主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一个与负载连接的连接螺母;且在主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在主传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两个立柱上下运动,在主传动机构的一侧设有手自动切换装置。可实现电动执行机构的直线位移输出智能控制,具有整体结构灵巧、推力大、效率高、精度高、噪音低、性能可靠等优点。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综合测试台

    公开(公告)号:CN10285395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75084.8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邵海燕 葛毅

    Abstract: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综合测试台,包括S型力传感器、数字显示位移测量仪、磁粉制动器、齿轮齿条组、控制台;还包括一安装座;所述的S型力传感器的一端为电动执行机构输出轴连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齿轮齿条组中的齿条,该齿条沿S型力传感器的测力方向可移动的运行在齿条座上,所述齿条座固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的齿轮齿条组中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轮安装在一齿轮轴上,该齿轮轴的端部支撑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固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齿轮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磁粉制动器的输出轴联接;所述的数字显示位移测量仪的测量端与电动执行机构的输出轴对应连接;所述的控制台接收S型力传感器、数字显示位移测量仪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并输出,并为电动执行机构、磁粉制动器提供电压电源及电流控制信号。其实现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的推力和位移检测、检测范围广、检测精度高、实时在线。

    一种采用磁悬浮轴承的离心血泵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08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50595.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磁悬浮轴承的离心血泵及工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血泵体积大的问题,具有减小血泵体积,避免血栓形成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采用磁悬浮轴承的离心血泵,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具有第一凹部,安装座在第一凹部的周侧设置电磁线圈,安装座在第一凹部的内侧设置驱动线圈;蜗壳设置第二凹部,蜗壳位于第一凹部的一侧设置第一永磁磁环;泵盖与蜗壳可拆卸连接,并覆盖蜗壳的第二凹部,转子,转子位于蜗壳第二凹部处,转子包括转子本体,转子本体靠近泵盖的一侧设置叶轮结构,转子本体设置第二永磁磁环和第三永磁磁环,悬浮线圈对第二永磁磁环产生悬浮力,实现转子主动径向悬浮,驱动线圈对第二永磁磁环产生驱动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